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鄉村振興

——內蒙古自治區伊金霍洛旗以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探索與啟示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黨建部課題組

2022年01月12日14:36    來源:人民網-中國共產黨新聞網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強調,從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看,民族要復興,鄉村必振興。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依然在農村,最廣泛最深厚的基礎依然在農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充分體現了黨中央的戰略意圖和全黨的共同意志,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重大歷史任務。加強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鄉村振興的根本保証,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於脫貧攻堅,也給黨的領導帶來了新的挑戰和要求。當前,整體貧困得到解決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任務完成之后,在農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質大幅提高,各方面各層次訴求日益多樣化的情況下,如何加強和改進黨的領導,提高黨領導農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是擺在各級黨組織面前的一個重要課題。黨中央提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以來,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率先落實黨的決策部署,堅持加強和完善黨的領導,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鄉村振興,進行了一系列富有成效的探索,具有較強的借鑒意義。

一、全面推進鄉村振興迫切要求全面提升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水平

(一)沒有鄉村的振興,就沒有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農業農村農民問題是關系國計民生的根本性問題,我們黨歷來把解決好“三農”問題作為全黨工作的重中之重。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著眼黨和國家事業全局,深刻把握現代化建設規律和城鄉關系變化特征,順應億萬農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作出的重大決策部署,是我們黨在新時代解決好“三農”問題的重大戰略。在取得脫貧攻堅戰的全面勝利、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之后,我們黨在團結帶領人民創造美好生活、實現共同富裕的道路上邁出了堅實的一大步,正在朝著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奮勇前進。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最艱巨最繁重的任務在農村,最大的潛力和后勁也在農村。當前,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最明顯的短板仍然在“三農”,我國發展最大的不平衡是城鄉發展不平衡,最大的不充分是農村發展不充分。如果城鄉差距進一步擴大,“一邊是繁榮的城市、一邊是凋敝的農村”,那既不符合我們黨的執政宗旨,不符合社會主義的本質要求,也不能算是實現了中華民族偉大復興。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就是要從根本上解決城鄉發展不平衡、鄉村發展不充分的問題,更好滿足農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實現農業農村現代化,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歷史進程穩步向前邁進。

(二)實現鄉村振興的關鍵在黨

在黨的堅強領導下,我們已經成功打贏脫貧攻堅戰,在中華大地上歷史性地解決了絕對貧困問題。在“三農”工作重心實現歷史性轉移,從脫貧攻堅轉向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新階段,更要堅持和加強黨的領導。打響脫貧攻堅戰以來,各級黨組織的領導力、組織力、執行力得到鍛煉和提高,黨的領導得到加強和改善。同時,與農村形勢的快速發展變化相比,與黨所承擔的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歷史任務相比,地方和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水平和執政能力還有不小的差距。實現鄉村振興是前無古人、后無來者的偉大創舉,沒有現成的、可照搬照抄的經驗。習近平總書記在全國脫貧攻堅總結表彰大會上指出,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度、廣度、難度都不亞於脫貧攻堅。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是比完成脫貧攻堅、消除絕對貧困更加艱巨的任務,需要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基礎上,推動鄉村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和組織振興,鄉村“五大振興”是一篇大文章,涵蓋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等方方面面,給黨的領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必須全面提升黨對農村工作的領導水平

目前,我國鄉村治理體系還比較薄弱,一些地區黨組織領導農村工作的能力不高,領導方式、治理手段不能有效適應形勢發展變化。有的基層黨組織仍然採取行政化和命令式的工作方式,領導方式簡單粗暴,受到農民群眾的不滿和抵制。有的農村基層黨組織軟弱渙散,缺乏組織力、凝聚力,還有的甚至被宗族勢力、家族勢力左右,被黑惡勢力、非法宗教勢力滲透,無力承擔引領鄉村振興、帶動農民共同發展的重任。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對於黨的領導能力和執政能力來說是一場新的重大考驗,在現行標准下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區域性整體貧困得到解決之后,農民群眾的物質生活水平和文化素質大幅提升,對於民主、法治、公平、正義、安全、環境等方面的要求逐步提高,在數字化、網絡化時代成長起來的八零后、九零后逐漸成為鄉村治理對象的主要群體,他們的價值觀和需求更加多元化,如何滿足新發展階段條件下農民群眾日益提高的對美好生活的需要和期待,是直接領導“三農”工作的地方黨委和農村基層黨組織需要認真思考的重大課題。

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伊金霍洛旗在較早完成脫貧攻堅任務、率先大力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在改善黨領導鄉村振興的體制機制、強化基層黨組織的政治引領功能、提升黨對農民工作的領導能力等方面進行了超前探索。伊金霍洛旗堅持以高質量黨建引領高質量鄉村振興,不斷提升黨組織的富民強村水平,促進黨的領導與村民自治有機融合,將基層黨組織建設與鞏固脫貧攻堅成果、推進鄉村振興緊密結合,為新時代抓黨建促進鄉村振興提供了較好的范例。

二、內蒙古自治區伊金霍洛旗的探索實踐

伊金霍洛旗以“煤海綠洲、天驕聖地”而聞名於世。全旗總面積5600平方公裡,轄7個鎮、138個行政村,常住人口25萬,其中農牧區常住人口5.8萬。全旗共有37個基層黨委,530個黨支部,共有12050名黨員。近年來,伊金霍洛旗聚焦支部建設、聚力產業發展、聚效基層治理,以組織振興為保障,以產業振興為抓手,以人才振興為支撐,圍繞“黨建+”推動基層黨建和鄉村振興深度融合,探索出一條獨具特色的鄉村振興之路。

第一,聚焦組織建設,強化基層黨組織政治引領功能。

堅持以黨建促振興,關鍵在於基層組織體系建設。伊金霍洛旗按照“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要求,在全市率先成立鄉村振興戰略推進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產業振興、人才振興、文化振興、生態振興、組織振興六個工作組,全旗一類嘎查村(行政村)黨組織達到87%,軟弱渙散黨組織實現動態清零。圓滿完成嘎查村“兩委”換屆,支部書記和村主任全部實現“一肩挑”,為鄉村振興提供強有力、精而優的骨干隊伍,真正發揮戰斗堡壘的政治引領作用。

機制“提優”,讓組織體系實起來。在“城鄉互聯、村企共建、百村結對、萬戶幫扶”的政策引領下,形成旗直屬機關與嘎查村結對包聯工作機制,全旗135個機關單位部門與138個嘎查村建立非建制的聯合黨支部,萬余名干部與群眾形成幫扶共同體。通過創新包聯單位、幫扶企業和嘎查村組織機構聯建、組織生活聯過、產業發展聯手、鄉村振興聯幫、文明示范聯創、服務群眾聯動,將機關黨組織的政治優勢、資源優勢下沉到嘎查村,有效增強農村基層組織的創造力、凝聚力、戰斗力,發揮了黨組織在鄉村振興中的政治引領功能。

隊伍“提純”,讓骨干隊伍活起來。不斷優化組織資源下沉,強化鄉村振興隊伍建設,真正讓“懂農業、愛農村、護農民”的骨干力量充實到鄉村振興最前沿。基層戰線上形成駐村包聯干部、駐村第一書記、社會服務人員三種力量,分工負責又相互配合,各司其職又形成合力。伊金霍洛旗擇優選派450名鄉鎮干部到138個嘎查村開展駐村包聯,同時再配屬2-3名包村干部,定點對接服務1-2個嘎查村,幫助引進項目、協調爭取資金、扶助成立專業合作社和農牧企業、全方面推進美麗鄉村建設﹔駐村第一書記圍繞建強村黨組織、推進強村富民、提升治理水平、為民辦事服務的四大職責任務,“抓支部帶支書”,繼續鞏固基層黨建基礎,從派駐村實際出發,解決突出問題,與村“兩委”共同做好各項工作﹔公開招聘161名社會服務人員到嘎查村一線開展工作,為鄉村振興隊伍補充了一批年輕化、學歷高、見識廣的新生代力量,既提升了基層應對新難題新挑戰的能力,又能夠憑此有針對性回應青年一代農牧民的生活訴求﹔同時每年還選派一定數量的科技特派員,實現專家到鎮、技術到村、指導到戶,提升農牧民生產生活技能。

基礎“提質”,讓戰斗堡壘強起來。按照“人往基層走、錢往基層投、政策往基層傾斜”的思路,伊金霍洛旗以充足的經費保障,為基層黨建工作提供強力后盾。嘎查村“兩委”干部基本報酬、離任嘎查村干部生活補助、老黨員生活補助和村級組織運轉經費全部列入財政預算,並實現村級組織運轉經費大幅提升。同時,建立健全嘎查村干部激勵機制,“兩委”干部基本報酬按照全區農牧民人均可支配收入逐年提升,先后有41名擔當實干的駐村干部得到提拔重用,多措並舉激發了基層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主動性、創造性。

第二,聚力產業發展,增強基層黨組織富民強村水平。

鄉村振興,重點是產業振興。伊金霍洛旗充分發揮黨組織在產業發展中的政治引領作用,千方百計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把基層黨組織建設成為帶領群眾增收致富的堅強戰斗堡壘,讓鄉村振興迸發出新的活力、展現出新的面貌。

做實“精准幫扶”,助推鄉村振興事業全面鋪開。將黨的政治優勢和組織優勢轉化為鄉村振興的服務優勢,伊金霍洛旗建立了“常委包鎮、縣級領導包片、部門包村、干部包戶”的四級包聯機制,把產業興旺作為實現鞏固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重要手段,確保黨建最大政績和鄉村振興頭號民生高度融合。在發揮人才振興作用、激發農牧民建設家鄉事業方面,伊金霍洛旗不斷優化人才待遇和生活保障,打造了“青青客舍”和多功能勞動力資源市場等綜合服務型人才安居保障項目,打造了綜合服務型人才安居保障項目,以優質服務和廉價租金,營造良好人才聚集氛圍,吸引更多優秀人才來旗發展﹔支持鄉土人才牽頭組建農民專業合作社,鼓勵農牧民在鄉村基礎設施建設上投工投勞,對財政支持的小型項目(如城市園林綠化、市政維護等),優先安排村集體經濟、農牧民合作社作為建設管護主體﹔著力培養本土人才隊伍,依托敏蓋白絨山羊、紅慶河蔬菜、蒙泰烏驢等特色產業,帶動400余名農牧民就地創業就業,打好了“鄉情牌”,念對了“人才經”,不斷激發外來優秀人才和本土農牧民投身鄉村建設、共筑美好家園的奮斗熱情。

做優“村企共建”,助推嘎查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伊金霍洛旗堅持把產業發展作為鄉村振興工作的重中之重,做足產業振興的基礎文章。創新推行“紅色領航”和“百企幫百村”行動,自2018年以來每年設立1億元產業引導資金,培育扶持樂享百萬頭生豬養殖、敏蓋絨山羊育種等一批特色產業項目,市級以上農牧業龍頭企業達到39家,與農牧民利益聯結率達到75%,大幅提升農牧民年均收入。與此同時,全面推廣“國有公司+龍頭企業+合作社+農牧戶”增收模式,全旗138個嘎查村集體經濟全面實現“破五清零”,經營性收入達到3.3億。伊金霍洛鎮的龍活音扎村創新利用農村閑置資源,打造鄉村振興文旅新特色新體驗,成為“村企共建”振興鄉村經濟的一大亮點。依托便利區位交通優勢,推出“幸福田園——土地認養、果樹認養、家畜認養”項目,帶動村集體經濟發展,先后有5個嘎查村被農業農村部評為“中國美麗休閑鄉村”﹔與旗文旅集團合作,實施“自然見學基地”項目,接待學生團隊到村研學,創造鄉村就業崗位﹔在具備條件的情況下,村企聯合流轉閑置宅基地並改造成為具有一定特色、舒適、現代的居所,打造“居養游植商”的新型鄉村社區群落,發展鄉居公寓式物業,確保農民閑置宅基地持續穩定收益,讓農村集體經濟火起來,讓農民百姓兜裡鼓起來。此外,伊金霍洛旗還大力發展採摘體驗、休閑觀光、研學旅行等生態產業,打造一批田園休閑項目,建成自治區首條音樂公路,推動旅游業與農牧業深度融合。

做好“消費幫扶”,助推全旗廣大農牧民增收致富。伊金霍洛旗充分發揮黨委政府居中協調、信譽保障、技術指導、方向引領的宏觀調控作用,著力提升農牧民生產和對外經營銷售“兩個組織化”水平,不斷改善百姓的收入情況。旗級層面以旗屬國有企業雲東集團為平台,統一訂單收購、統一銷售配送、統一質量檢測,創立“天驕臻品”區域公用品牌,培育發展了壕賴蘇羊肚菌、雲嶺小雜糧、布拉格肉鴿等現代農牧業精品,讓優質農畜產品賣上好價錢。鎮級層面組建非盈利化的專業合作服務社,組織種養殖大戶和農牧民開展訂單化生產,做到穩定供應。村級層面組織農牧民與合作服務社簽訂訂單協議,落實訂單任務。2020年,旗屬國有企業雲東集團與駐地央企、國企和能源企業簽訂了長期合作協議,協議金額3.2億元,帶動貧困戶年均增收5000元以上。由此推動“農民種什麼賣什麼”向“市場需要什麼種什麼”轉變,把農牧民緊緊關聯到產業鏈、供應鏈、價值鏈上,並形成黨委政府居中信譽擔保、生產方質量產量可靠、採買方價格規模穩定的良性循環,助力鄉村振興。

第三,聚效基層治理,提升基層黨組織服務群眾能力。

黨建引領鄉村振興,還需注重提升基層黨組織的服務能力。如何進一步釋放基層治理效能,不斷提升鄉村治理現代化水平,滿足鄉村振興過程中人民群眾的多元訴求,並將黨的領導與村民自治深度融合,伊金霍洛旗圍繞以上方面也作出了持續探索。

著眼群眾個性化需要,滿足百姓多元化訴求。在脫貧攻堅取得全面勝利,物質生活日益富足的同時,滿足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成為黨建引領鄉村振興的重要目標。伊金霍洛旗在推進鄉村文明提升行動的過程中,通過黨組織引領、財政資金購買、社會組織提供服務的方式,創新政府購買社會組織服務載體,充分發揮社區自治活力,最大限度的滿足居民群眾日益增長的個性化、專業化服務需求。阿勒騰席熱鎮全域推出“社區暖心事”,將其作為創新基層黨建和社區治理的制度載體,重點圍繞社區基礎設施建設、扶貧救助、文化素質教育、創業就業幫扶等多個領域,以解決居民群眾身邊的小事、急事、難事為切入點,不斷提升社區居民幸福指數。

凝聚文化振興的思想共識,提升鄉村治理現代化水平。伊金霍洛旗各鄉鎮不斷健全完善村規民約和紅白理事會等“一約四會”管理機制,在村一級推廣“文明實踐+積分管理”的激勵約束機制,組織開展道德模范、最美家庭、“十級文明戶”等選評典型活動,多措並舉培育文明鄉風、推進移風易俗。以紅慶河鎮烏蘭淖爾村為例,為提升鄉村治理效能,村“兩委”推動實施“樹鄉風、強民智”工程,通過配套專項經費,設置了村居衛生保持、鄰裡友愛互助、矛盾糾紛調解、溫良恭儉與人為善等多項獎勵性標准,同時還明確涉黑涉霸、信奉邪教、品行低劣等“一票否決”因素,通過引導全村村民融入基層治理,既提升了村規民約的實操性,又使農村陳規陋習得到有效遏制,切實提高了農民群眾的整體素質。蘇布爾嘎鎮敏蓋村同樣創新建立“文明實踐積分兌換超市”,通過物品禮遇、評選禮遇、政治禮遇等多種方式,將村民遵紀守法、文明善行等實踐活動與參評典型、發展黨員等個人榮譽相挂鉤,推動鄉村文明建設。

促進黨的領導與村民自治有機統一,共建共治共享助力鄉村振興。加強黨對基層治理的領導,必須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的領導核心作用,並不斷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讓人民民主體現在村民自治的全過程。伊金霍洛旗堅持把發展“楓橋經驗”作為社會治理的總抓手,構建“一站多元績效三九五”基層矛盾糾紛化解模式,在全旗形成了“小事不出村、大事不出鎮、矛盾不上交”的矛盾糾紛化解新格局。以蘇布爾嘎鎮為例,建立起嘎查村“兩委”領導、群眾參與的議事協商形式,組織群眾民主推薦村民代表,努力實現村民代表社會身份多元化、社會角色多樣化。在應對化解鄉村矛盾糾紛中,提升村民民主協商、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的積極性、主動性,創新推廣用老百姓的“法”平老百姓的“事”新鄉賢模式,組建成立矛盾糾紛調解服務中心,吸納“兩代表一委員”(黨代表、人大代表、政協委員)、“五老人員”(老黨員、老干部、老教師、老知識分子、老政法干警)、專家學者、專業技術人員、城鄉社區工作者、大學生村官等參與矛盾糾紛化解,用以案定補的形式發放相應的案件補貼,既提升了村民自治民主化程度,又盤活了鄉村智識力量,在基層黨組織的領導下,進一步釋放村民自治的民主效能。

三、啟示與意義

內蒙古自治區伊金霍洛旗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進行了一系列有益探索,加強黨對鄉村振興的全面領導,改善黨對鄉村振興的領導方式,在推進鄉村振興全過程充分實行人民民主,創新鄉村治理體系,發揮組織資源優勢,這些探索對於完善黨領導鄉村振興工作體制機制具有較強啟示意義。

第一,必須加強黨對鄉村振興的全面領導,完善黨對鄉村振興的領導方式。

加強和改善黨對“三農”工作的全面領導,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根本保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任務難度不亞於脫貧攻堅,必須以更高的標准、更大的力度、更實的舉措來推進,這就要求各級黨委和基層黨組織加強領導,扛起政治責任,匯聚起全黨上下、社會各方的強大力量。各級黨組織要落實鄉村振興戰略領導責任制,主要負責同志親自謀劃政策舉措,親自督促政策落實,把鄉村振興變成一把手工程。《中國共產黨農村工作條例》明確規定了五級書記抓鄉村振興的領導機制,地方各級黨委和政府主要負責人、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是本地區鄉村振興工作第一責任人。縣鄉村三級黨組織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直接實施者,要把脫貧攻堅工作中形成的良好有效的工作機制運用到推進鄉村振興。鄉鎮黨委和村黨支部是農村各個組織和各項工作的領導核心,要選優配強鄉鎮領導班子、村“兩委”成員特別是村黨支部書記,切實增強基層黨組織活力和戰斗力,把農村基層黨組織建成堅強戰斗堡壘。縣級黨委在我們黨的組織結構和國家政權結構中處在承上啟下的樞紐位置,是推進鄉村振興戰略的“一線指揮部”,是決定鄉村振興成敗的關鍵環節。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農村工作會議上要求,縣委書記要把主要精力放在“三農”工作上,當好鄉村振興的“一線總指揮”。伊金霍洛旗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取得的顯著成績,與旗委主要領導同志的高度重視和有力領導是分不開的。農業在伊金霍洛旗的GDP中比重不足2%,但是旗委主要領導在“三農”工作上投入了巨大精力,擔任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工作領導小組組長,把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擺在優先位置,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對涉及鄉村振興的項目親力親為,在全旗起到了很好的導向作用,引導全旗干部和資源真刀真槍、真金白銀地投入到鄉村振興工作中。縣委書記是我們黨在縣域治國理政的重要骨干力量,是直接承擔推進鄉村振興任務的領導干部,要把願做“三農”工作、真懂“三農”工作、會抓“三農”工作的干部安排到縣委書記崗位,而不能單純把縣委書記崗位當成干部提拔晉升的鍛煉台階。

加強黨對鄉村振興的全面領導,必須完善黨領導“三農”工作體制機制,改善黨的領導方式。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必須提高黨把方向、謀大局、定政策、促改革的能力和定力,提高新時代黨全面領導農村工作的能力和水平。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解決絕對貧困問題之后,農民群眾物質生活水平大幅提高,如何領導擺脫貧困逐漸富裕起來的農民群眾進一步聽黨話、跟黨走,是各級黨組織迫切需要解決的一個重要問題。農民群眾富裕起來之后,視野更加開闊,交往更加廣泛,接觸的社會思潮更加多元化,利益訴求更加多樣化,對黨的領導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不能把黨的領導簡單等同於管理,而要善於用非權力領導力去駕馭和提升權力領導力本領。提升政治領導力的關鍵在提高順應民心贏得民心的能力,從事鄉村振興工作的各級干部要與農民群眾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聽得懂農民的話,了解農民的心,真正深入群眾,真情關愛群眾。加強和改善黨的領導,不能靠人數多、嗓門大、拳頭硬來實現,而是要依靠科學決策、民主決策的能力水平,依靠調查研究和群眾路線的政治優勢,依靠黨員干部的模范工作,依靠耐心細致的群眾工作,隻有這樣,才能使農民群眾真正擁護黨,心悅誠服地接受黨的領導,投身鄉村振興。

第二,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必須實行全過程人民民主。

加強黨對鄉村振興的全面領導,並不意味著由黨代替人民當家作主,而是在黨的領導下通過人民民主實現人民意志,保証人民民主發展的正確方向。習近平總書記在慶祝中國共產黨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重要講話中提出了“發展全過程人民民主”的重要論斷,全過程民主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民主政治建設的重要成果,是推進國家治理現代化和農業農村現代化的重要動力。鄉村振興是涉及全體農民群眾的事情,要充分實行人民民主,在農民群眾中廣泛商量、發揚民主、集思廣益,找到全體農民群眾的意願和要求的最大公約數,在黨的領導下統一思想、凝聚共識,進行科學決策、民主決策,實現人民當家作主,這也是黨的群眾路線在農村工作中的重要體現和內在要求。推進鄉村振興不能由基層黨組織包打天下、大包大攬,而要在黨的領導下創新村民自治的有效實現形式,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重心向基層下移,通過基層民主協商引導村民自我管理,推動鄉村治理模式由管理向服務、從“為民做主”向“由民做主”轉變。

在推行鄉村振興戰略中,全過程人民民主的“全”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參與主體的全面,二是參與內容的全面。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必須發揮好農民的主體作用,不能本末倒置,把農民當成鄉村振興的局外人,出現農民“等靠要”“干部干、農民看”的現象。基層黨組織要動員組織全體農民參與到鄉村振興戰略中,引導農民辦好自己的事,讓農民自己“說事、議事、主事”,做到村裡的事村民商量著辦,促進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農民群眾的參與應當體現到鄉村振興的方方面面,健全農民參與農村基層民主選舉、民主決策、民主管理、民主監督全過程的機制,讓農民群眾能夠直接參與鄉村振興的各項管理和決策,保障農民群眾具有充分行使民主的權利和表達合理訴求的機會,調動廣大農民參與鄉村振興的積極性和創造性,在全過程人民民主中實現鄉村善治和鄉村振興的戰略目標。

第三,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必須實現鄉村治理現代化。

鄉村治理是國家治理的重要基礎和有力支撐,也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實現鄉村善治的基石。鄉村振興離不開和諧穩定的社會環境和秩序,良好的社會環境和秩序則源自有效治理。鄉村振興,治理有效是基礎。治理有效是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總要求的重要內容,沒有鄉村的有效治理,就沒有鄉村的全面振興。隨著我國農村經濟社會結構發生深刻變化,鄉村社會正在經歷重大的社會轉型過程,農村社會管理面臨社會階層和利益主體日趨多元化、社會事業發展滯后、人居環境不適應、民主管理制度不健全、公共管理和社會服務能力不強等突出問題,原有鄉村治理體系中的某些成分,已難以適應社會變化的要求,必須創新鄉村治理體系,走鄉村善治之路。

鄉村治理現代化是黨中央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的重要任務,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內在要求。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是一個系統工程,涵蓋社會治理、環境治理、文化治理、村庄治理等諸多領域,迫切需要建立健全黨委領導、政府負責、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現代鄉村社會治理體制。在治理主體上,要積極搭建各類組織有效參與鄉村治理的平台和渠道,構建“一核多元”的多主體協同治理格局,使農村基層黨組織成為村民自治組織、村集體經濟組織、農民合作組織和其他經濟社會組織等多元主體的領導核心。在治理方法上,要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提高農民主動參與村庄公共事務的積極性,用法治為鄉村有效治理提供保障,以道德倫理、村規民約、家規家訓和鄉風民俗等引導村民自律向善,弘揚正氣。把德治納入鄉村治理范疇,是我們黨從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中汲取的重要治國理政思想精華。農耕文明和耕讀文明是中華傳統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鄉土文化中蘊藏著豐富的鄉村治理智慧,鄉村社會人們大多“生於斯、死於斯”,熟人社會特征明顯,德治不僅能夠大大降低社會治理成本,還能達到春風化雨的效果。調研中發現,伊金霍洛旗敏蓋村在開展環境衛生整治過程中創造性地建立了“一頓飯懲罰”的鄉風文明式管理機制,如果發現農戶亂倒垃圾、衛生環境臟亂差的情況,第一次給與警告,督促打掃﹔如該農戶仍不打掃,則由該社社長、黨員和村民代表共同幫助其打掃衛生,該戶需要為所有幫助打掃衛生的人員提供“一頓飯”作為懲罰,並取消該戶年度各類評選資格。這種治理方式很好地利用了鄉土熟人社會中“講面子”的規則習慣,為解決好農村治理中出現的問題提供了新的治理模式和思路。要深入挖掘和利用鄉村熟人社會蘊含的道德規范,結合時代要求進行創新,強化道德教化作用,發揮德治在鄉村治理中潛移默化的滲透力和影響力,增強鄉村發展的軟實力。

第四,發揮組織資源優勢,以組織振興推動鄉村振興。

組織振興是鄉村“五大振興”的重要內容。推動鄉村組織振興,既要充分激發鄉村黨組織的內生組織力量,也要善於引用外部組織資源,充分發揮各方面組織資源優勢。廣大長期扎根農村的基層干部是推動農村發展和鄉村振興的基本力量,許多經驗豐富、了解農村、群眾工作本領高強、領導藝術高超的村干部、老支書是我們黨的寶貴財富,要充分依靠和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帶頭人的引領力和帶動力,建強基層黨組織領導班子,培養農村干部隊伍。同時,還要注重整合引入村庄外部組織資源,推動現有組織資源下沉。伊金霍洛旗在鄉村治理中引入了多種組織資源,包括從旗直機關企事業單位中選派優秀干部駐村擔任協助推進鄉村振興的第一書記,鄉鎮黨委領導班子成員包村聯戶,公開招聘社會服務人員到嘎查村一線工作,選派科技特派員深入鄉村指導等,為加強農村社會治理服務充實了新生力量。干部人才是推進鄉村振興的中堅力量,對於扎根農村基層、推進鄉村振興工作表現突出的干部,上級黨委組織部門要及時培養,打破不同身份干部晉升“天花板”,真正讓想干事的有機會、能干事的有舞台、干成事的有地位。伊金霍洛旗在推進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就發現了一名長期扎根鄉村的優秀年輕村干部,據旗委書記介紹,這位青年干部干勁十足,“能文能武”,既會開拖拉機和老百姓一起種地,又會給村裡貧困戶做飯,表現十分突出,組織部門將其破格提拔為副鎮長。面對一些人的異議,旗委書記說,如果沒有這種機制,就很難鼓舞和激勵廣大奮戰在農村基層的黨員干部。推進鄉村組織振興,要堅持激勵干部人才向農村基層流動的用人導向,提拔重用、職級晉升、評先評優向鄉村一線傾斜,不斷拓寬優秀村干部的晉升渠道和發展空間,把鄉村振興作為培養鍛煉干部的廣闊舞台。

(課題組組長:張志明,成員:梁麗萍,李俊偉,陳其光,楊柳,姬旭輝,周雁冰,張海濤,許芷浩。)

(責編:王珂園、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