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三力”齊發賦新能

——山西陽城縣做好農村換屆“后半篇”文章

2021年12月20日08:30    來源:農民日報

近日,一場別開生面的鄉村振興“擂台賽”在山西省陽城縣舉辦,22個村的黨支部書記,通過現場觀摩、座談交流、考核評分的方式,在一起比實績、晒亮點、學經驗、爭先進。

這些黨支部書記都是村“兩委”換屆后的新血液。陽城縣聚焦村“兩委”的素質和能力提升,著力做好農村換屆的“后半篇”文章,通過創建黨建聯盟,建立基層黨組織互幫互促的聯動機制,開展縣校共建,培育一支有擔當、能作為的農村基層干部隊伍。

素質提升強化干事動力

陽城縣是山西省農村換屆工作的試點縣,今年年初,村“兩委”換屆工作順利完成。換屆后,農村干部隊伍的平均年齡為41.7歲,擁有大專以上學歷的佔到近一半。

年輕化的新人補充農村基層干部隊伍的同時,也伴隨出現其工作經驗不足等問題。為此,陽城縣委啟動了基層干部素質提升工程。

今年6月,以“解放思想、對標一流、敢干干成”為主題,陽城縣組建了村黨組織書記鄉村振興專班,組織學員到山東、河南進行為期1個月的跟班實訓,依循學、思、踐、悟4個階段,提高村黨組織書記能力素質。

跟班學習后,演禮鎮柵村黨支部書記張鵬飛有了產業發展新想法。與班子成員討論后,形成了利用地處城郊的區位優勢發展特色果蔬的共識。經過1個月的努力,佔地60畝兼具觀光旅游功能的生態果蔬園建成,安置就業40多人。

為了激發農村干部干事創業的積極性,陽城縣出台了《激勵農村干部擔當作為十項制度》,從觀摩評比、專職專崗、上挂跟班、跨村任職、導師幫帶、常態化培訓等方面作出明確規定。其中,在每個鄉鎮擇優選聘一名村黨組織書記,參照鄉鎮事業人員管理辦法,優先推薦參加鄉鎮副科級干部、公務員、事業人員的評選。遴選一批政治素質好、帶富能力強、協調能力強的村干部進行跨村任職,選派一批村干部到發展強村、鄉鎮、農業龍頭企業、涉農部門挂職跟班。

與此同時,依托新成立的陽城開放大學,陽城縣拿出40萬元,優化提升農村干部學歷。此項工作完成后,全縣村“兩委”主干專科以上學歷的比例將提高到100%。

黨建聯盟集聚發展合力

好的基層黨組織往往會凝聚干群向心力,形成農村發展力。今年以來,陽城縣創新組織設置,組建黨建聯盟強化基層黨組織的引領作用。

從地域特征和產業結構出發,陽城縣因勢利導構建片區聯盟、城鄉聯盟、校地聯盟、產業聯盟4種形式的黨建聯盟,推進基層組織優勢互補、融合發展。目前,全縣已建立各類黨建聯盟29個。

北留鎮的皇城村與周邊的郭峪、史山、大橋、溝底等村創建“文旅康養”聯盟后,效果立竿見影。過去曾經因“各自為政”而陷入困境的郭峪古城、海會寺、華陽山森林公園等旅游項目,如今在聯盟的統籌、協調下,按照差異化的發展思路,整合資源做大做強,形成“五村一體化”的旅游發展格局。

橫河鎮橫河村圍繞“動感騎棲小鎮”建設,與周邊4村共建“運動康養”黨建聯盟,實現山地賽道、丹霞地貌、民居民宿等資源統籌配置,全面推進山地自行車運動、紅色文化遠古神話研學等6大基地建設,打造出300平方公裡運動康養板塊。

橫向整合特色產業集聚區農村和產業黨組織的同時,陽城縣引導上下游行業和部門黨組織縱向聯合,實現資源共享、互利共贏。

北留周村工業園區4企6村組建“服務園區”黨建聯盟,圍繞園區主導產業發展包裝、物流、保潔等配套產業,解決就業80余人,每年村集體收入增加近100萬元。

寺頭鄉7個蠶桑大村與省級農業產業龍頭企業山西禹珈豪絲業股份有限公司組建“農企蠶桑產業”黨建聯盟,成立寺頭鄉蠶桑農企聯合黨總支。目前聯盟內共有蠶農1880戶,高標准桑園4600畝,標准化養蠶大棚39棟,小蠶共育室27個,實現全程標准化蠶桑養殖,年養蠶6000張以上,蠶繭產量55萬斤,蠶桑產業帶動蠶農戶均收入達7800元。

“一個籬笆三個樁,一個好漢三個幫。黨建聯盟把各方力量匯聚起來,讓資源避免區域內同質化競爭,使競爭力最大化。”山西禹珈豪絲業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段麗說。

在聯盟組建上,陽城縣扶上馬再送一程。該縣縣委組織部專門成立了黨建聯盟工作室,向鄉鎮選派了黨建聯盟指導員,各聯盟定期召開聯盟大會進行議事、決策,形成了互幫互促、問題共解、成功共享的聯動機制。

縣校共建激活創新活力

董封鄉地處陽城縣西南山區,大山阻隔,以致秀麗的風光鎖在深山無人識。換屆后的村“兩委”在縣校合作的契機下,先后與太原科技大學、太原師范學院、運城學院共建了“校外實踐基地”“教學科研實踐基地”,用紅色資源和山水田園架起合作橋梁。

人才、技術是鄉村振興不可或缺的要素。在提升農村“領頭雁”能力的同時,陽城縣通過縣校合作為換屆后的村“兩委”引好外援。

今年以來,陽城縣開展省校合作、共建12大基地工作,為經濟發展引才引智,並把觸角向農村基層延伸,推進全縣農村同各級各類高校攀親結緣,彌補人才、技術短板。截至目前,全縣鄉村已同清華、浙大、同濟、南開、太原理工等36所高校簽約,挂牌共建基地57個。

鄉村產業隨著縣校共建開花結果,創新活力在新技術、新理念的注入后得以激發。潤城鎮和中國礦業大學建筑與設計學院開展產學研合作,積極創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江南大學幫助次營鎮晉岳文化旅游公司引進桑黃種植技術,建起全省首家桑黃種植試驗基地﹔吉林大學助力町店鎮綠野生態農業公司引進紅薯新品種和食品凍干技術,帶富鄉村網商216個、薯農2600余戶﹔橫河鎮與鄭州大學共建校外實踐教學基地,培育獨具特色的“寫生經濟”。

與此同時,陽城縣發揮財政資金的引導支撐作用,設立488萬元的基層黨建獎補資金,獎勵補助集體發展典型示范村,重點扶持打造51個集體經濟試點項目,撬動全縣村級集體經濟高質量發展壯大。

目前,該縣324個行政村的集體經濟收入全部達到5萬元以上,70%的村集體經濟收入達到10萬元以上。(白軍社 喬丹丹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馬玉)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