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奏響鄉村治理“三部曲”

——雲南滄源佤族自治縣創新基層治理模式

2021年12月16日08:35    來源:農民日報

雲南省臨滄市滄源佤族自治縣(以下簡稱滄源縣)勐來鄉勐來村聚居著佤族、傣族、漢族群眾。兩年前,熊院平從縣公安局到勐來鄉勐來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在熊院平看來,不論是鞏固脫貧攻堅成果,還是發展產業推動鄉村振興,都離不開鄉村治理有效,他和村“兩委”在這方面下了不少功夫。近兩年,勐來村探索出了“特色民居共同建、大事小事共同幫、公益事業共同干、產業發展共同謀、人居環境共同治、文明村寨共同創、林中墓地共同用、民族節日共同過”的鄉村治理經驗,激發鄉村治理的內生動力。

在滄源縣,像勐來村一樣的村庄還有很多。不論是“80后”“90后”的年輕村干部,還是已經退休的老一輩﹔不論是佤族、傣族,還是漢族,大家心往一處想,勁兒往一處使,奏響了治理鄉村“三部曲”。

基層治理“聚心曲”

做好農村基層黨建工作,對治理好鄉村有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正所謂“求木之長者,必固其根本”,一個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既是村庄發展的“火車頭”,也是村庄治理的“穩壓器”,還是農民生活的“主心骨”。

近年來,滄源縣堅持通過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充分調動農村黨員參與村庄治理積極性,發揮農村黨員先鋒模范作用,打造了一批黨建引領鄉村治理的試點示范村庄。勐董鎮龍乃村就是其中的典型之一。

上世紀60年代,黨的光輝照進了龍乃村,這裡的佤族群眾開始走出刀耕火種的落后狀態。而后,隨著危舊房改造、興邊富民、佤山幸福工程、脫貧攻堅等一系列民生福祉工程的實施,如今的龍乃村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現代化邊境小康村。

前不久,記者走進這個美麗的佤族寨子,與大家一起暢聊如今的幸福生活。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滿滿的佤族村民,心底的感恩都濃縮成一句話,“黨的光輝照邊疆,邊疆人民心向黨。”

在龍乃村黨總支書記、村委會主任趙愛軍看來,基層黨建工作必須常抓不懈,隻有黨組織的能力強了,黨員的帶頭作用發揮出來了,才能實現村庄的有效治理。

龍乃村建立了“五戶聯保、十戶聯防”守望相助的網格化治理體系,並細化四級網格15個,指定黨員中心戶13戶,定點聯系黨員2名。不論是疫情防控、巡邊固邊,還是村庄治理、糾紛調解,處處都有黨員的身影,真正實現了小事不出組,大事不出村。

在距離龍乃村不遠的永和國門新村,由當地邊防檢查站、城市管理、海關、衛生院、中小學等部門組成的永和國門新村聯合黨支部,更是展現出強大的凝聚力。

永和國門新村聯合黨支部實行黨員關系所在黨支部和聯合黨支部“雙重管理”,樹牢國門形象,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切實解決群眾的操心事、揪心事、煩心事。

產業發展“富民曲”

鄉村治理是個復雜的工程,其中,發展好產業,對提升農民群眾幸福感有重要作用。在滄源縣班洪鄉班洪村下班壩自然村,像楊艾少一樣回來支持家鄉建設的年輕人越來越多。現在,楊艾少是班洪村村集體開辦的蜂蜜加工廠的負責人。經營兩年多時間來,蜂蜜加工廠的生意越來越好,帶動群眾增收的效果也不錯。

楊艾少告訴記者:“去年收購村民們的花蜜差不多20噸,按每公斤80元計算,直接帶動大家增收160多萬元。加工后的蜂蜜產品,一些直接賣給游客,一些則借助電商平台銷售到了很多大城市。”

班洪村下班壩自然村借助獨特的生態資源優勢,挖掘“班洪抗英、班洪四大嫂”歷史革命文化故事,大力發展鄉村旅游。今年十一“黃金周”期間,接待游客近1.2萬人,收入10.6萬元。

滄源縣農業農村局局長劉世珍說:“縣裡這兩年在推進鄉村治理示范點建設工作中,始終把發展產業作為重頭戲,或是依托紅色文化、民族特色、生態資源發展鄉村旅游,或是打造田園綜合體走農旅融合路子,讓農民群眾實現持續穩定增收。”

糯良鄉班老村班鴿自然村打造的田園綜合體將要對外開放。除了流轉出去的335.8畝土地能帶來穩定租金收入外,群眾還有什麼增收致富的途徑呢?糯良鄉鄉長馬志堅告訴記者,為了能帶動更多的村民,鄉黨委、政府很早就開始謀劃,組織村民開展廚藝、電瓶車駕駛等技能培訓,並成立了旅游專業合作社,開發了消防員、治安管理員等崗位,讓群眾在家門口就能務工增收。

糯良鄉在增收致富的同時,還調動了村民融入產業發展的積極性,激發了大家參與村庄治理的主動性,這首“富民曲”唱得真好。

民族團結“固邊曲”

2021年8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給滄源縣邊境村的老支書們回信,勉勵他們發揮模范帶頭作用,引領鄉親們建設好美麗家園,維護好民族團結,守護好神聖國土。班老鄉下班老村的賽金就是其中的老支書之一。

說起收到習近平總書記回信時的情景,有著近39年黨齡的賽金心情依舊很激動。他說:“是黨的政策好,我們邊疆人民才有了今天的幸福生活。我要把自己經歷的事情講給佤族后人,讓大家知道建設好美麗家園,維護好民族團結,守護好神聖國土是每一個佤族兒女的責任。”現在,老支書們自發組成了宣講團,兩人一組,定期為全縣人民開展宣講,讓民族團結進步之花越開越艷,讓守邊、固邊、穩邊、興邊功夫越下越深。

在佤族群眾中流傳著這樣的一句話,“一棵竹子不成蓬,兩三棵竹子才成蓬﹔一戶人家不成寨,兩三戶人家才成寨﹔一人做事難成功,眾人做事才成功……”民族團結,守邊固邊,需要的正是這樣的力量。

如果說勐來鄉勐來村是佤族、傣族、漢族民族團結的典型,那麼該村的大寨自然村二組的趙秀蘭一家便是佤族傣族一家親最生動的詮釋。

講起自己的故事,趙秀蘭還有些羞澀,流露出傣家女子的溫婉。她說:“嫁過來30多年了,從來都沒有發生過不愉快的事情。你想呀,要是一個‘小家’的團結都做不好,‘大家’該怎麼辦。我們在邊疆,更要從自己做起。”

現在,趙秀蘭和愛人在村子裡經營一家農家樂,日子過得有聲有色。一家人默默地譜寫著民族團結“固邊曲”。(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郜晉亮)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