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遼寧省丹東市元寶區金山鎮山城村村民孫景坤——

初心如磐終不改(全國道德模范)

本報記者  辛 陽

2021年12月10日08:0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我是在替戰友們活著。”病床上,看著電影《長津湖》中一幕幕熟悉的戰斗場景,今年97歲的孫景坤老人雙眼濕潤,思緒回到了70多年前戰火紛飛的朝鮮戰場。

1948年1月,24歲的孫景坤報名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隨部隊南征北戰。

回憶剛入伍參加的戰斗,孫景坤仍歷歷在目。子彈密集飛來,棉襖裡的棉花四處亂飛。半個月,他換了4件棉襖。

短短數月,他練出一身本領。從黑山阻擊戰、遼西大會戰,直至全殲廖耀湘兵團,遼沈戰役中他立了兩個三等功。

1948年11月,孫景坤所在部隊從九門口入關,包圍北平、轉戰天津。平津戰役,他又立下了二等功。

1950年6月,朝鮮戰爭爆發。剛從海南島戰場上撤回的孫景坤,待命過江。朝鮮龍水洞地區戰斗,孫景坤所在團與美軍展開了激烈的爭奪,子彈擊傷他的左臂,他沒退縮,子彈擊中他的腿部,他仍沖鋒,直至重重地跌倒才被抬下戰場,回國療傷。

在丹東養傷一個多月,他就提出歸隊申請。第二次跨過鴨綠江,他奔赴前線,追趕部隊。途中,火車遭遇美軍轟炸,孫景坤與部隊失去了聯系,隻好第二次回國。

兩天后,他第三次過江追趕部隊。孫景坤隻有一個信念,打了勝仗,才能回家過好日子。

1955年,孫景坤退伍復員,回到家鄉遼寧丹東山城村。沒多久,山城村成立生產隊,他擔任第一生產隊隊長,一干就是26年。在辦理黨組織關系時,他塵封了自己所有的戰功和榮譽。

他帶領社員挖淤泥,造台田,台田上種玉米,台田下種水稻,玉米水稻雙豐收。直到今天,老人們依然在傳頌:山城一隊大亞灣,當年就是爛泥灘,一遇水澇就不收,如今變成米糧川。

孫景坤帶領山城一隊社員到東溝縣(今東港市)學種水稻時,看到那裡種植著當時人們還十分陌生的草莓,便把草莓種植技術也學到手。草莓迅速成為山城一隊的副業,會計曲華成至今還記得,那時山城一隊光草莓苗每年能賣出五六千元。

年近不惑的孫世陽,忘不了多年前挨爺爺孫景坤踢的一腳。1989年,村裡組織村民集體觀看電影《上甘嶺》。孫世陽嚷著:“我不看,要是放動畫片我就去。”可7歲的他沒想到,爺爺突然踢了他一腳,大聲呵斥:“這是講抗美援朝的片子,必須去看!”

那時,他不懂爺爺為什麼生氣。在孫世陽的印象中,爺爺是個地道的農民,更是一個嚴肅而倔強的老頭兒,對父親和自己要求非常嚴格。

這麼多年,孫景坤從沒向組織伸過一次手、張過一次嘴,子女們也沒跟著他沾過一分光。“我8歲上學,家裡連4元錢的學費都拿不出。我爸是生產隊長,隻要開個介紹信,學費就可以免了,可他堅決不給開。”女兒孫美麗說。

孫美麗回憶,在她16歲時,電話局選電話員。但當她報上名時,卻被父親拿下來給了別人。父親說,你文化水平低,別耽誤了事兒。“兩年前,父親的一句‘我對不起你’,讓我知道他一直是愛我的。”

孫世陽如今常把爺爺的英雄故事講給自己的兒子聽,他越來越理解爺爺的內心世界——經歷過生死,從不計較個人得失,總想著更多地回饋社會。“爺爺留給我們的精神財富,值得我們永遠傳承下去!”孫世陽說。

《 人民日報 》( 2021年12月10日 07 版)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黨的建設數據庫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