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中國好人朱風波:“輪椅上的業余老師”17年義務輔導留守兒童

2021年11月25日10:04    來源:人民網-江蘇頻道

“中國好人”朱風波。人民網記者 王繼亮攝

雙腿不能行走,白天在家看看書,或是借助手搖式三輪車找人聊聊天,等學生放學后就成了輔導孩子們作業的“朱老師”。今年41歲的朱風波,是江蘇省南通市海門區悅來鎮耀昌村村民。難能可貴的是,這位因幼時小兒麻痺症造成身體殘疾的“80后”,過去17年如一日義務輔導村裡的留守兒童。2021年9月,他榮登“中國好人榜”,被人稱為“輪椅上的業余老師”。他說:“我這個校外家庭輔導站不會關門,我要努力做孩子們的知心朋友。”

從受助到幫人 殘疾小伙“飲水思源”

成為人們交口稱贊的“老師”,朱風波坦言自己有些惶恐。“我隻有初中畢業,可比不得學校裡的老師。”在他看來,成為“業余老師”既是偶然的巧合,也是自己對社會的回報使然。

朱風波的父母告訴記者,朱風波2歲時患上小兒麻痺症,導致雙腿殘疾。長大后的他沒有因為身體殘疾自暴自棄,反而越發懂事,小學、初中成績都不錯。

“由於在學校上下樓實在不方便,初中畢業后我沒有參加中考就輟學了。”提及學生時代,朱風波言語中透露出對同學、老師和鄰居濃濃的感激,“記得上初中時,我們一個班有40名同學,有20多名男同學都背過我上下樓梯,就連上廁所也是他們背,這種情分我一直沒有忘記。”還令他難以忘懷的是,家門口的鄰居對他家也格外關照,能幫的總會幫一把。

滴水之恩,涌泉相報。朱風波總想做點什麼,讓自己成為一個對他人、對社會有用的人。“直到2004年,鄰居老顧帶著他的孫子到我家問一道數學題。當時,爺孫倆爭得面紅耳赤,經過我的講解,孩子聽懂了,老顧也心服口服。”朱風波回憶。

就這樣,朱風波發現,因父母長期在外務工,村裡的留守兒童不在少數,他們大多由爺爺奶奶照顧,當孩子遇到不會的家庭作業就犯了難。朱風波腦袋一拍,這是個好主意。“過去,我得到過大家的無私幫助,黨和政府對我們殘疾人也照顧有加。如果我來義務輔導這些留守兒童,也算是回報社會的一個好途徑。”朱風波說干就干。

“我是來回報社會的,這個錢不能要”

沒有任何儀式,“朱風波校外家庭輔導站”開張了。朱風波告訴記者,要力所能及,不能好高騖遠,每次最多輔導五六個孩子,收多了照顧不到就是耽誤人家。

對於朱風波來說,雖然自己小學和初中成績不錯,學得也比較扎實,他還是找來教材和資料認真備課,遇到琢磨不透的問題,就上網查找或向上過大學的弟弟“求救”。

萬年小學六年級學生陸靈煊此前一直在朱風波家接受課下輔導。“每天的一個小時裡,朱老師除了檢查輔導家庭作業,還給我們講寓言和勵志故事。”陸靈煊說,朱老師身殘志堅、自強不息的精神深深打動了她。今年秋季開學后學校增加了延時服務,陸靈煊沒再去朱風波的輔導站寫過作業,但她有時間就會和爸爸陸健一起來看望朱老師。

“女兒從幼兒園開始就是朱風波的業余學生,除了周末和節假日,幾乎每天都過來,但朱風波從沒有收過一分錢。”陸健說。

最近,朱風波得到一個好消息,這讓他頗為自豪。原來,他輔導過的一名學生小蘭(化名)曾在初二時因叛逆耽誤學習,成績一落千丈。在朱風波的耐心開導下,小蘭認識到了自己的問題,奮起直追,最終考上了一所不錯的高中,如今在班級的成績也名列前茅。

“我沒有什麼大道理,都是小孩子聽得懂的話。”朱風波愛看書,這些也是他的知識之源。在他家裡,一個簡易書櫃裡有文學作品、科普書籍、思想理論書籍和教輔資料。“孩子們寫完家庭作業后,我會給他們講一些故事,讓他們從小故事中明白做人的道理。”

耀昌村村干部徐竹平曾是朱風波的小學老師。在他看來,“朱風波雖然腿不能走,但頭腦機靈,最重要的是,他始終保持著一顆善良的心、一顆感恩的心。”鄰居顧明飛說,“我是看著風波長大的,他從小就是個懂事的孩子,他的善舉能夠堅持17年確實可敬可貴,他獲評‘中國好人’當之無愧。”

朱風波的事跡在當地家喻戶曉。17年來,經他輔導的孩子超過20個,有的考上了大學,有的正在上中小學。曾有不少家長來當面酬謝朱風波,都被他拒絕了。“我是來回報社會的,這個錢不能要。”朱風波堅定地說。為支持他的公益事業,當地政府還為他定制了6套座椅,贈送了各類課外書籍。(人民網記者 王繼亮)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