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麗
2021年10月29日08:32
日前,西藏自治區林芝市委原常委、政法委書記、市公安局黨委書記朱江被開除黨籍和公職,經查,其長期沉迷帶有賭博性質的娛樂活動。梳理發現,雲南省退役軍人事務廳原黨組書記、廳長張勝震追求低級趣味,多次到澳門賭博﹔中國兵器工業集團有限公司原黨組書記、董事長尹家緒痴迷打高爾夫球……細查貪腐官員違紀情節,許多權力出軌、行為出格、道德失范,發生在“八小時以外”的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
具體來說,個別黨員干部在社交圈,耍特權、逞威風,稱兄道弟,搞江湖習氣﹔在生活圈,大操大辦婚喪壽宴以借機斂財,或默許縱容配偶、子女及身邊工作人員接受賄賂等﹔在朋友圈,搞“傍大款”與“攀高枝”的官商勾結,接受管理服務對象邀約的高消費娛樂活動……事實証明,個別黨員干部這些“八小時以外”的言行,已經嚴重違紀違法。
“八小時以外”的腐敗隱蔽性更強,危害巨大。這些打著人情往來、節日問候、滿足個人愛好等幌子的行為,會影響公權力的正確行使。對黨員干部個人來講,如果什麼飯都吃、什麼酒都喝、什麼人都交,特別是心生羨慕、盲目攀比之后,就容易心態失衡,忘記初心使命,繼而由違紀變成違法,走上不歸路。對組織來講,很多鑽營分子為了逃避監督,煞費苦心地“創新”腐敗形式,變換形式掩蓋腐敗行為,污染了政治生態,從而加大了反腐敗的難度。對社會來講,黨員干部“八小時以外”的行為舉止會成為公眾的“參照系”,“八小時以外”的貪腐不僅損害了黨和政府形象,而且影響社會風氣。
危害如此之大,卻依然有人“冒天下之大不韙”,一個重要原因,在於缺乏有效的監督。“八小時以外”,這段時間由黨員干部自我調控,對於一些自律意識不強、定力不牢的干部來說,就可能陷入“人見利而不見害,魚見食而不見鉤”的陷阱。更有甚者,一些人錯誤地認為,“八小時以外”是個人時間,組織管不著﹔自己做得隱蔽,組織發現不了,於是思想越界、行為越軌。
黨和人民賦予黨員干部權力,“八小時以外”並不意味著權力及其影響力就已自動休眠。必須加強對“八小時以外”的監督。無論是黨章,還是《關於新形勢下黨內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則》《中國共產黨問責條例》《中國共產黨黨內監督條例》等法規,都進行了嚴格的規定。作為黨員干部,要端正思想認識,明確公職人員權力受到限制和監督,嚴格規范自己在“八小時以外”的言行,堅決抵制潛規則,自覺淨化社交圈、生活圈、朋友圈,慎獨慎微。同時,黨組織和紀檢監察機關要把厚愛寓於嚴管之中,防患於未然、施方於病初,形成更加科學、更加完整、更加有效的監管鏈條,把黨紀國法在八小時內外都立起來、嚴起來,讓黨員干部真切感受到組織嚴密有效的監督。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