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廣州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

為城市發展提供人才支撐(深度關注·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①)

本報記者  羅艾樺  賀林平

2021年10月12日08:2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辦好中國的事情,關鍵在黨,關鍵在人,關鍵在人才。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強調,要堅持黨管人才,堅持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經濟主戰場、面向國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全方位培養、引進、用好人才,加快建設世界重要人才中心和創新高地,為2035年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提供人才支撐,為2050年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打好人才基礎。

“深入實施新時代人才強國戰略”系列報道,將聚焦各地在全面貫徹新時代人才工作新理念新戰略新舉措,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方面的新舉措、新成效,敬請關注。

——編  者  

兩次踏足中新廣州知識城,高嵩的心境天壤之別。

第一次是10年前,除了光禿禿一座山,別無所有。高嵩當時心想:“什麼人會願意來這裡工作生活?”

第二次是去年8月,高嵩作為華南腫瘤學國家重點實驗室黃埔院區負責人,與實驗室一道進駐知識城,當年成功引進4名國家級人才。

高嵩的“小歡喜”,乘的是廣州人才工作的“大東風”。建機制、搭平台、優服務、強生態……廣州近年來不斷深化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為廣州城市發展引來源頭活水,注入強勁動力。

習近平總書記在中央人才工作會議上提出,可以在北京、上海、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作為粵港澳大灣區核心引擎城市,廣州倍感振奮。“我們將堅持黨管人才,緊扣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發展大局,為建設高水平人才高地貢獻更多廣州力量。”廣東省委常委、廣州市委書記、市人才工作領導小組組長張碩輔說。

以改革紅利催化人才紅利

若不是廣州市率先推動用人單位職稱自主評審改革,廣汽集團的韓麗很難想象,自己能順利評上汽車項目管理專業工程師。

2010年研究生畢業至今,韓麗一直從事工程咨詢、汽車行業規劃和汽車產業園區規劃等工程類工作,也一直想申報工程師職稱,但由於並非畢業於工程相關專業,不符合申報標准。直到2018年,公司通知可開展工程系列汽車工程專業職稱自主評審,且評審標准主要看工作實績等實際產出成果。2020年,經過充分准備的韓麗提交申請,順利通過了評審,圓了一個非工程專業出身人的“工程師之夢”。

為解決傳統職稱評審流程較長、程序繁雜,且多取決於學歷高低、發表論文數量等單一化、公式化評判標尺的痛點,廣州推動向高校、科研院所、高新技術企業和大型企業等單位下放評審權限,支持用人單位自主開展職稱評審,實行符合科研創新、企業發展的業內評價,優化選才引才生態。目前,廣州汽車集團、廣州建筑集團、廣州地鐵集團、廣州港集團等大型骨干企業中,已有3613名專業技術人才通過單位自主評審,獲得了正高級或副高級職稱。

作為改革開放前沿和粵港澳大灣區中心城市,廣州在人才發展體制機制改革和政策創新上一直敢為人先。新時期如何進一步以改革紅利催化人才紅利?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廉奕提出:“聚焦人才引進、培養、流動、評價、激勵等關鍵環節,進一步向用人主體放權、為人才鬆綁,賦予創新領軍人才更大的用人權、用財權、用物權、技術路線決定權和成果轉化收益權﹔堅決破除‘四唯’,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實效、貢獻為導向的科技人才評價體系。”

改革東風綠了灣區熱土,引得良禽擇木而棲。如今,廣州全市具有大專及以上學歷的人才資源總量約510萬人,人才保持淨流入且持續穩定增長。

用干事創業成就人才發展

9月13日,位於廣州市黃埔區的禾信儀器股份有限公司成功登陸科創板,成為廣州第十家科創板上市企業。禾信儀器是專注高端質譜儀器研發、制造、銷售及技術服務的國家級高新技術企業、國家級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擁有超過800人的人才隊伍。

事業因人才而興,人才因事業而聚。重大平台載體是吸引和涵養人才的最佳沃土,近些年來,廣州不斷探索人才發展和自由流動的體制機制,圍繞“高精尖缺”人才扎實干事創業的平台。

突出產業導向集聚人才,廣州實施“羊城創新創業產業領軍人才計劃”,通過股權資助、經費獎勵、薪酬補貼等方式給予靶向支持。目前,已累計遴選領軍團隊80個、領軍人才和杰出產業人才250人、產業高端人才和緊缺人才近8000人。

通過產業創新平台給人才“壓擔子”,通過成果轉化平台讓人才“收果子”,廣州依托黃埔生物島、天河人才港等創新創業載體,大力推動科技成果落地,百濟神州創始人王曉東團隊、小鵬汽車創始人何小鵬團隊等一大批領軍人才團隊迅速發展,印刷OLED顯示技術、載人級自動駕駛飛行器等創新技術實現突破。

今年5月,廣東省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印發文件,在廣州市南沙區創建全國首個“國際化人才特區”。當前,南沙正重點推進香港科技大學(廣州)、中國科學院大學廣州學院等高校建設,加快吸引和培育一批國際一流學者、學科帶頭人和高水平創新科研團隊,鼓勵南沙積極創新人才聯合培養機制。

靠優質服務強化人才黏性

推出人才住房,建立人才子女幼兒園,創新提出給予人才及其配偶父母商業醫療保險補貼、重點項目帶頭人免費高端體檢……在廣州,各類人才的獲得感、幸福感、歸屬感在一項項政策實施中不斷增強。

2019年,廣州出台實施“廣聚英才計劃”,將完善人力資源產業發展引導機制作為一項重要創新舉措,有力推動了本地人力資源服務業規模化發展,全市現有人力資源服務機構超過2000家,從業人員近5萬人,形成了一支“服務人才的人才”的龐大隊伍。今年8月18日,廣州人才集團揭牌成立,在人才服務市場化、專業化、信息化、科學化方面探索改革新路,全面提升人才公共服務的能級。

記者從廣州市人才辦了解到,今年4月以來,廣州市委組織部通過牽頭開展全市人才數據摸查和人才問卷調查12次,主動電話、短信問需1000余次,深入實地開展實地調研30次,廣州累計梳理出25項人才需求事項清單,如針對新引進人才住房保障問題,協同住建部門籌集人才公寓超過2.5萬套。

當前,廣州正規劃建設一批“類海外”國際人才社區,營造國際一流的“營智環境”。南沙設立全國首個“大灣區國際人才一站式服務窗口”,將涉及戶政、通關等12個部門的93項人才服務事項整合到一個平台集中辦理,累計辦理各項人才業務2.5萬件﹔設立首個“大灣區(廣東)國際人才驛站”,為各類人才在南沙創新、創業、生活提供全鏈條、全方位的一站式服務﹔實施“南沙人才卡”服務保障措施,累計發放12344張,為持卡人提供包括醫療、教育、消費等14類29項個性化公共服務和市場化服務。

《 人民日報 》( 2021年10月12日 19 版)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相關專題
· 黨建周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