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10月03日08:43 來源:河南日報
圖④10月1日,在確山竹溝革命紀念館,游客在感受紅色歷史。 本報記者 聶冬晗 攝
□本報記者 楊曉東 祁道鵬
秋日的竹溝,群山翠綠環抱,街上紅旗飄飄。
國慶假期第一天,一大早,許多游客便驅車來到確山縣竹溝鎮,將這裡作為假期出游的第一站。
“烏雲之中見青天,竹溝就是小延安。抗戰時期,大批黨、政、軍干部曾在此培養並分配到抗日前線。在民族危亡之際,他們接力擎起革命火炬,奏響‘不做亡國奴’的中原抗戰最強音。”10月1日上午,在竹溝革命紀念館,“95后”講解員段雯雯帶領游客邊看實物邊講述。
羊皮褥子、斑駁槍炮、《拂曉報》印件、窯洞開會場景……革命文物與一幕幕歷史情景,再現了那段難忘珍貴的歷史。許多參觀者邊走邊看,邊聽邊思。
“歷史是最好的教科書。趁著假期,帶孩子來實地參觀並聆聽感悟先輩們的初心故事,希望他從小涵養深厚的愛國情懷和社會責任感與使命感。”來自漯河的游客李倩說。
穿過一片茂密竹林,看到一座座青磚灰瓦的明清民居錯落有致,便是經過修復的中共中央中原局舊址。在劉少奇曾居住過的舊瓦房前,一棵挂滿石榴的果樹吸引了眾多游客合影拍照。
“這是1939年春,擔任中原局書記的劉少奇親手所栽,盡管部分樹干中空,但整棵樹仍不斷生長,是這兒的‘鎮館之寶’。”竹溝革命紀念館館長魯金亮感慨,當年劉少奇曾講,我們的黨員干部要像石榴樹那樣,扎根、開花,映紅竹溝,映紅中國。如今,當時的願景一一實現,為民的初心始終未變。
紅色故事可親可感,體驗形式也有創新。今年國慶期間,為讓更多游客能觀看聆聽竹溝紅色故事,竹溝革命紀念館還推出VR線上展館、智能機器人講解服務等,讓游客在互動體驗中接受心靈洗禮,打開紅色旅游新方式、新路徑。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