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燃盡自己 照亮他人

——追記重慶市大渡口區育才小學教師王紅旭

2021年09月16日08:30    來源:中國青年報

“一分鐘有60秒,旭哥有40秒都是笑瞇瞇的。”在重慶市大渡口區育才小學體育教師張亞眼中,同事王紅旭愛笑,一笑眼睛就瞇成一條縫,即使不說話,也有一股親切感。

在育才小學,無論是臨退休的老教師,還是剛入職的新教師,甚至是熟悉的學生,都愛稱呼他“旭哥”。王紅旭常挂在嘴邊的話也是“沒嘚啥子事,有旭哥在”。

今年6月1日,王紅旭正和家人朋友帶著孩子在長江邊玩耍,聽到有人呼救“有孩子落水”,這位體育老師以近乎百米沖刺的速度跳入江中,將兩個落水的孩子救起,自己卻被江水吞噬。6月3日,重慶市文明委追授王紅旭為“重慶好人”。(詳見本報6月4日報道《體育老師最后的“百米沖刺”》)

張亞在岸邊目睹了王紅旭救人的全過程,“旭哥肯定會做這樣的事情,這是他的性格”。

在准備救生員資格証考試時,教材裡的一句話被王洪旭用波浪線著重做了標記:“拯溺救難、向生命負責”“生命守護者”。

這已不是王紅旭第一次救人。讀大學時,他曾在游泳館中兩次救起溺水的人﹔在學校附近,一輛接送孩子放學的小車不慎翻車,他和妻子陳璐希第一時間趕到現場,將受傷的孩子送到醫院救治……

“我們倆都是內心柔軟的人,能給別人幫上忙,會盡力去幫一把。”陳璐希說。

王紅旭的父母及爺爺、奶奶都曾當過鄉村教師。從教幾十年,爺爺王世才和奶奶范信秀曾定下“教良心書,不誤人子弟”“不搞歪門邪道”“始終把學生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家規。

兒時,王紅旭跟著父母親在學校生活。母親李永蘭記得,在身高隻比課桌高一點的年紀,兒子就會在深秋降溫的日子,跑回家把自己的衣服拿給班上沒有御寒衣服的同學穿。

“農村學生的家長多忙於生計,老師教得好不好,大多數人並不在乎。但是爸爸媽媽常說,要對得起每一個學生。”陳璐希說。

和父輩一樣,在學校田徑隊執教的王紅旭,也經常自掏腰包買小零食獎勵學生。天氣熱時,面對學生讓他請吃雪糕的提議,他也不會拒絕。

旁人不解,田徑隊幾十個孩子,這麼買下去每個月該是多大的一筆開銷。陳璐希理解丈夫的做法:重慶天氣熱,孩子們訓練辛苦,訓練完了總要喝瓶水吧﹔我們做爸爸媽媽的都知道,孩子們吃一根雪糕的時候多開心呀。

陳璐希是語文老師,在她看來,體育課是門“豆芽課”(在重慶話裡意為“副科”——記者注)。入職第一年,體育老師王紅旭就被安排在她的班裡擔任副班主任,他們成了工作上的搭檔。在這個體育老師口中,體育運動能“野蠻其體魄,文明其精神”,每個學生都應該全面發展。

在王紅旭的指導下,這個班級陸續獲得校運動會第一名、校籃球賽第一名、校足球賽第一名……陳璐希慢慢發現,體育訓練並不會耽誤學生學習的時間,反而給了孩子們另一個展示自己的平台。

王紅旭常和陳璐希說,每個孩子都有優點和缺點,但是不要把這個孩子和另一個孩子比較,我們隻需要把他的今天和昨天比、明天和今天比,看看有沒有進步就可以了。

“不要有偏見,更不要給學生貼標簽。有的小孩看上去特別調皮,但其實不過是天性活潑而已,要善於發現他的閃光點,調皮孩子的思維是很活躍的,很多是能學體育的。”王紅旭說。

他的學生謝靈巧說,王紅旭是她的“伯樂”。在很長一段時間內,沒人相信謝靈巧會成為田徑場上的佼佼者。因為學習成績不穩定,父母也勸她放棄田徑。

但王紅旭堅信,這是一個短跑的好苗子,鼓勵她堅持訓練。他還勸謝靈巧的母親,並承諾“保証不會影響學習”。

2016年,謝靈巧在第五屆重慶市運動會上一鳴驚人,奪取了100米、200米短跑雙料冠軍,多所重點中學向她拋來橄欖枝。

在張亞的記憶中,為學生報名比賽時,就是王紅旭“排兵布陣”的時候。“他就像‘田忌賽馬’一樣,報名時前前后后思考三四天,總能讓學生在比賽時發揮出優勢,拿到名次。”

校運會時,王紅旭總是盯著田徑比賽,從賽場上挑“苗子”,甚至從其他運動隊“挖牆腳”。

“要做一個事情就要把它做好。我不是跑得最快的,但爭取教出跑得最快的學生。”王紅旭常說,作為老師,能幫助一個沒有找到特長的孩子發現自己的特長,是最有成就感的事情。

“上課有勁兒”和“從不批評學生”是王紅旭的課堂給同事留下的印象。坐在辦公室的時候,陳璐希經常聽到從操場上傳來的王紅旭的叫聲:“對頭,就是這樣。”第一次沒有完成好動作或沒跑出好成績的學生,會在這種節奏和鼓勵下再去沖一把。

王紅旭認為,自信心對孩子特別重要,隻要教出來對生活保持樂觀和自信的學生,他們不管做哪一行,都會激發出內動力,努力去做好每一件事情。

陳璐希說,育才小學田徑隊的很多學生,學習成績名列前茅,甚至原本成績不佳的學生,也會把賽場上的拼勁兒帶到課堂上,再沖一沖、搏一搏。

在田徑隊師生的聊天群中,很多畢業多年的學生仍會與王紅旭分享成績或學習生活中的困惑。學生們說,雖然王老師走了,但這個群不能解散,他們還會繼續在這裡和老師說說話,就像老師在群裡時一樣。

除了教學工作,2015年起,王紅旭還擔負了學校的人事工作。評職稱時,他會在放學后留在學校裡,為同事講解申報細則,幫助大家審核材料。陳璐希建議他做一個模板讓老師們自己填寫,王紅旭卻說:“我是‘表哥’,我一分鐘能完成的表格,別人從頭開始學要20多分鐘。”

但其實,初接觸人事工作時,王紅旭也是個“小白”。辦公軟件不熟悉,他買書自學﹔人事政策不清楚,他查閱資料,做到心中有數,有問必答﹔新教師政審工作嚴格復雜,他一天連軸轉七八個小時﹔他還創新推行“愛薪工資條”小程序,讓大家在手機上就能查看工資明細……王紅旭去世后,學校找了3個人才接替了曾經由他一個人承擔的工作。

在王紅旭的追悼會上,擠滿了素不相識、自發趕來送他最后一程的市民。他救人的江邊,擺放著緬懷英雄的鮮花。送別途中,學生們呼喊出一聲聲“王老師一路走好”。

明年,謝靈巧將參加高考。她希望自己也能成為一名老師,“像王老師一樣”。(實習生 馬曉晴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王鑫昕 )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