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於漪:教育不是結果,而是生命展開的過程

本報記者 顏維琦

2021年09月10日08:16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於漪:教育不是結果,而是生命展開的過程

93歲的於漪老師,是個傳奇。

自稱是“鮐背之年的老教師”,登上講台,便秉持一貫的風格,演講全程脫稿,思路清晰,聲音洪亮,而且全程腰背筆挺,工作人員放在她背后的靠墊完全沒派上用場。

9月8日下午,在第37個教師節即將來臨之際,人民教育家於漪來到上海浦東新區竹園小學,為現場和線上的51000多名浦東新區基礎教育界的教育工作者上了一堂45分鐘的課。

“教育是為了提高人的素質,而教育質量說到底是教師質量。再忙再累,不能忘記教師隊伍自身的建設,不能忘記教師自身的修為。”她勉勵教師們:做“大先生”!

“中國人的造字妙不可言。‘大’就是一個人張開雙臂擁抱祖國、擁抱人民、擁抱世界,做‘大先生’就要有這樣的氣派,這樣的格局。”說到這兒,她的聲音頓挫有力。

每每談起孩子,談起和教育有關的一切,她的眼中總會綻放不一樣的光彩。生在舊社會,於漪對家國苦難有著切膚之痛。1951年,於漪從復旦大學教育學專業畢業,成為一名教師,最初教歷史。一年半后,學校語文組缺少教師,她便“轉行”教語文,靠自學啃完大學中文系課程,不斷豐富知識圖譜,日復一日打磨出屬於自己的教學風格。20世紀60年代,憑借出色的課堂教學改革,於漪成為上海語文教育界的一面旗幟。

面對榮譽,於漪總是淡然:“我本身也是學生。與其說我做了一輩子教師,不如說我一輩子學做教師。”

躬耕基礎教育事業70載,教師這份職業的責任和使命,在她眼裡卻有千鈞重。“如果將人生比作一張單程票,孩子人生的每一站,都有權接受良好的教育。作為教師,任何一環都不能有絲毫懈怠。”於漪說,“教師就是一個肩膀挑著學生的現在,一個肩膀挑著國家的未來。”

於漪至今仍清楚地記得,1965年8月13日,光榮地成為共產黨員的那一天。單位組織部門的一位前輩與她談話:“組織上入黨,當然要經過很多年的考驗,但思想上入黨更重要,因為思想上入黨是一輩子的事情!”

這句話被於漪種在心裡。“一名共產黨員在任何崗位上,都應該是一面旗幟,要盡心盡力把工作做好,永遠向上、永遠進取!”這些年,教育領域的新課題、新挑戰,她始終關注,總在思考。對於當下的“雙減”,於漪認為:“‘雙減’不光要減課外,學校的效率也要提高。”“課堂裡要減負,關鍵是教師要能夠抓住教學的本質。”

在於漪看來,教師要真正做到“教在今天,思在明天”。對於成立已滿一周年的人民教育家於漪老師教育教學思想研究中心,她說:“這個平台對我的研究只是一個引子和原點,搭建這個平台是為了讓廣大教師尤其是優秀教師能夠交流思想、傳播育人經驗,我們要團結一致,群策群力、攻堅克難,共同研究新中國教師成長規律,並付諸行動,讓我們的基礎教育隊伍涌現出大量的卓越教師,才不愧對這個偉大的時代。”

(本報北京9月9日電 本報記者 顏維琦)

(責編:王珂園、宋美琪)
相關專題
· 黨的建設數據庫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