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雞鳴叫三省 旗紅映崆峒

——甘肅省平涼市扭住“六個關鍵”抓黨建促鄉村振興

2021年09月02日08:25    來源:農民日報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是一篇大文章,必須堅持黨建引領。

為做好這篇大文章,地處陝甘寧三省交匯處、境內以崆峒山而聞名的甘肅省平涼市始終把黨管農村工作、重視和加強農村基層黨組織建設作為優良傳統和寶貴經驗,堅持基層黨建工作在脫貧摘帽后不脫手、在鄉村振興中再發力,研究制定《平涼市抓黨建促鄉村振興規劃》等指導性文件,精准把握“六個關鍵”,切實推進組織、干部、人才、黨建項目等各類資源向鄉村振興一線匯聚,為推動全市鄉村全面振興夯實基礎、凝心聚力、提檔增力。

支部“引領定航”,鄉村振興強“堡壘”

走進華亭市安口鎮朱家坡村,田園牧歌式的美景讓人如在畫中游。誰能想到,昔日的朱家坡村,村“兩委”班子軟弱渙散、農業產業薄弱,全村硬化路不足2公裡,40%的群眾居住在土坯房,農民人均純收入不到2600元。

近年來,朱家坡村借助平涼市融合推進黨支部建設標准化和黨建統領“一強三創”行動,以黨建為抓手,興產業、樹形象、促振興,成為農村黨支部融合推進的先進典范,摘得了產業發展“明星村”、農村春晚“品牌村”、黨建引領“示范村”等榮譽。

“我們著眼於推動全村產業發展和群眾致富需要,始終堅持黨建引領,在建強支部堡壘上狠下功夫。”朱家坡村黨支部書記孔彥榮說,這幾年村裡充分發揮黨支部帶動作用。如今,朱家坡村逐步探索出了抱團發展、合作共贏的產業發展新模式,群眾人均純收入4800元,村級集體經濟積累達到50萬元。

提綱挈領,方能綱舉目張。平涼市著眼適應鄉村振興任務需要,扎實推進村干部專職化和“一肩挑”工作,累計考聘專職化村黨組織書記436名、大學生村文書985名,實現“一肩挑”的村佔到91.3%﹔全面完成村“兩委”換屆工作,換屆后,村“兩委”成員平均年齡比換屆前下降7.5歲,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比換屆前增加28.8%﹔充分發揮“黨組織+”的“庄浪模式”“靜寧模式”“靈台模式”帶動效應,研究確定每年抓建100個標准化建設示范黨支部等“五個一百”目標,先后創建涇川、靈台2個“整鄉推進、整縣提升”示范縣,培樹省級標准化先進黨支部66個、市級標准化先進黨支部292個,通過以點帶面示范引領,進一步增強了黨支部在鄉村振興中的戰斗堡壘作用。

干部“深蹲下沉”,鄉村振興派“尖兵”

剛參加完全國貧困地區鄉村旅游管理人才培訓班,汪肖肖就迅速返回涇川縣王村鎮朱家澗村,與村“兩委”交流心得。在他的帶動下,村“兩委”積極結合黨史學習教育,集思廣益,借助區位優勢,推出了“脫貧攻堅成果展+紅色景點”鄉村旅游模式。

朱家澗村曾是國務院挂牌督戰深度貧困村。2020年9月,作為甘肅省委選調生的平涼市工業和信息化局干部汪肖肖被選派到該村擔任村主任助理。在朱家澗移民新村和蔬菜園區,人們總能看到他腳步匆忙的身影。

鄉村要振興,關鍵看黨,根本在人。平涼市把鄉村振興一線作為檢驗干部成色的“賽馬場”和鍛煉培養干部的“主陣地”,先后選派62名優秀選調生到村任職,103名年輕干部到鄉村振興重點鄉鎮挂職鍛煉﹔調整駐村幫扶干部775人,其中第一書記246人、隊員529人,打造了一支能力素質過硬的鄉村組織振興骨干隊伍。

經濟“改薄倍增”,鄉村振興增“底氣”

“窮則變、變則通。”以前,崇信縣黃寨鎮白新庄村受立地條件制約,產業基礎薄弱,村集體經濟發展嚴重滯后。近年來,白新庄村黨支部趁著紅牛養殖產業高速發展的良好勢頭,因勢利導,爭取10萬元村級集體經濟發展扶持資金,入股崇信縣康源農業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帶動全村建辦規模化肉牛養殖小區3個,引進紅牛養殖公司1家,成立農業公司2家,養殖肉牛1300余頭,白新庄村成了千頭肉牛養殖示范村,村集體經濟收入累計達到32萬元。

村裡產業發展了,集體經濟壯大了,改變村庄環境面貌也就有了資金。近年來,白新庄村黨支部全力推進基礎設施建設,村社道路硬化和生產道路砂化實現全覆蓋,安全飲水入戶率達到100%。投入資金10萬元,開展清潔村庄行動,安裝太陽能路燈59盞,綠化美化5000平方米,呈現出了一幅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新圖景。

村集體“有錢辦事”,在助推鄉村振興中才更有“底氣”。村級集體經濟普遍薄弱曾是平涼市基層黨建工作的關鍵短板,也是制約抓黨建促鄉村振興的關鍵因素。近年來,平涼市積極探索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有效途徑,在全市開展村集體經濟“改薄倍增”行動,累計爭取資金1.24億元,深入實施中央和省、市扶持壯大村集體經濟項目401個,扎實推進靜寧縣界石鋪鎮繼紅村紅色村組織振興試點工作,目前全市1456個行政村中,年收入2萬元以上的達到1241個、佔85.2%,5萬元以上的427個、佔29.3%。同時,平涼市不斷健全完善村集體經濟項目資金管理辦法,實行季度動態監測,督促引導項目資金用於創辦實體經濟,有效發揮項目資金撬動作用和放大效應,全市村集體經濟保持穩步發展。

黨員示范帶動,鄉村振興有“頭雁”

黨員李兄裡是庄浪縣水洛鎮吊溝村的黨員致富帶頭人。近年來,他在村裡帶頭成立了農夢緣種植養殖專業合作社,搭建蔬菜大棚31座、建成花椒基地150畝、肉牛養殖場1處,為50戶群眾提供了就業平台。

“我們實行‘1+2’幫帶機制,每一名務工能手傳授2名徒弟、務果能手幫助2名群眾、養殖大戶帶動2戶脫貧戶,我幫帶村民李兵兵承包土地15畝,搭建8座蔬菜大棚,幫帶李三柱承包土地10畝,並種植花椒10畝,2戶群眾年收入均達到了5萬元以上。”李兄裡說。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記者了解到,跟李兄裡一樣,吊溝村黨員李志強、李小林、李尚文、李小輝也都承擔著幫帶脫貧戶的任務,他們或培訓技術、或傳授經驗、或幫助就業。

一名黨員就是一面旗幟。平涼市注重在抓黨建促鄉村振興中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大力實施黨員致富能力提升工程,在青年農民、致富能手中發展黨員871名、建立黨建聯盟69個、產業鏈黨組織405個、創辦領辦專業合作社361個,培養“三個帶頭人”1.8萬名,引導黨員在推動鄉村振興中走在前、作表率﹔廣泛開展黨員聯系農戶、黨員戶挂牌、承諾踐諾等活動,示范帶動廣大農民群眾支持參與村庄規劃、基礎建設、環境整治、生態保護等工作,以實際行動帶著群眾干、做給群眾看。

人才“五個一批”,鄉村振興賦“動能”

“全國優秀科技特派員”“甘肅省科普工作先進工作者”“全省經濟作物推廣先進工作者”“平涼市領軍人才第一層次人選”……當“靜寧蘋果”享譽全國,眾多果農依靠蘋果產業脫貧致富的時候,靜寧縣果樹果品研究所所長李建明已經從事果樹栽培技術推廣工作達32個春秋。

李建明把自己多年總結的“蘋果早果優質豐產栽培技術”“提質增效栽培技術”和“病虫害防治技術”編寫成科普手冊發給果農,每年免費培訓果農1.5萬人次以上。在12個果園大鄉60個果園重點村,與5100戶果農建立了技術協作關系和果園檔案,建立示范園1.2萬畝。去年以來,他帶領技術人員在甘肅省內率先建起了3.8萬畝標准化蘋果出口基地和4000畝GAP基地,幫助果農建立經濟合作組織32個,幫助5家果品龍頭企業完成出口認証,引領廣大果農和果品龍頭企業進入國際大市場,為“靜寧蘋果”出口歐盟、俄羅斯和東南亞市場開辟了通道。

鄉村振興、人才先行。平涼市大力實施以簽約一批高端人才服務鄉村振興、引進一批緊缺人才支撐鄉村振興、培養一批鄉土人才推動鄉村振興、選派一批優秀人才助力鄉村振興、宣傳一批人才典型引領鄉村振興為主要內容的“五個一批”人才計劃,制定出台平涼市鄉土人才認定辦法,依托北京、西安、蘭州3個駐外人才工作站與31所知名院校建立校地人才交流平台,緊盯鄉村振興,加大人才引進培養力度,推動人才向基層一線流動,2019年以來,圍繞現代農業發展、基層醫療教育衛生事業等引進人才1216名,向基層選派科技特派員1006名,培養認定鄉土人才100名,厚植鄉村人才成長土壤,以人才引擎激發鄉村振興新動能。

治理創新手段,鄉村振興煥“新風”

“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不能光看大家口袋裡的票子有多少,更要看精神風貌怎麼樣。”靈台縣西屯鎮白草坡村黨支部書記任銀珠在受訪時說。

白草坡村是甘肅省級文明村、全省抓黨建促脫貧攻堅先進基層黨組織。該村深入推進黨支部建設標准化工作和黨建統領“一強三創”行動,充分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和黨員示范引領作用,規范落實“主題黨日”制度,推廣28項“小微權力”清單,持續開展以“致富星、孝愛星、守法星、誠信星、新風星”為主要內容的“和諧五星”創評活動,建成了新時代文明實踐站,組建了6支志願服務隊,成立了村級“紅白理事會”,推廣紅事新辦、白事簡辦規范,在深化鄉村治理上摸石過河、探索創新,培育涵養了文明鄉風、良好家風和淳朴民風。

省級美麗鄉村、省級文明村、省級鄉村旅游示范村……近年來,崆峒區白廟回族鄉賈窪村收獲了一個又一個“省”字號招牌。該村充分發揮基層黨組織引領作用,全力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基層社會治理新格局,建立健全小微權力、村級事務、便民事項等清單,村干部法紀意識、服務能力明顯增強,建成賈窪虎山生態園、康養農產品加工基地、賈窪陽光採摘園、白廟花海觀賞園等鄉村旅游生態觀光區,通過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增加群眾收入,實現支部強、環境美、群眾富。

鄉村治理是鄉村振興的前提所在。去年以來,平涼市全力推進鄉村治理現代化,按照“一核多元”組織構架,不斷完善黨組織領導的“三治融合”鄉村現代化治理體系,創新治理手段,全面實行村級重大事項決策“四議兩公開”,建立完善了村“兩委”聯席會議、村民會議、村民代表會議等制度,創新協商議事形式和活動載體,開展村民說事、民情懇談、百姓議事、婦女議事等協商活動,激發廣大群眾參與鄉村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持續深化拓展“千村黨組織引領·萬名黨員承諾·共樹文明新風”行動,全市1456個行政村全部成立紅白理事會、制定村規民約,開展法制宣講6000多場次,5.9萬名黨員帶頭推動移風易俗,帶動群眾簽訂“婚事簡辦承諾”“婚喪事宜公約”,有效引導群眾參與到鄉村治理實踐中來,農村高價彩禮、厚葬薄養、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等陳規陋習得到有效遏制,鄉村治理工作取得明顯成效。靈台縣被列為“全省鄉村治理體系建設試點示范縣”,崆峒區白水鎮高溝村、靈台縣西屯鎮白草坡村被評為“全國鄉村治理示范村”。

(董燁 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吳曉燕 魯明)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