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9月01日09:38 來源:福建日報
講述人:樊麗麗(華能集團霞浦核電公司派駐霞浦縣鬆山街道古縣村黨支部第一書記)、甘家旺(霞浦縣鬆山街道黨工委書記)
孫麗美(左)陪同街道干部調研古縣村文物點。(資料圖片)
霞浦縣古縣村村民大多以種植蔬菜為生,產業基礎較為薄弱。作為土生土長的古縣村人,孫麗美從上任那天起,就立志要帶領鄉親們致富,不再過靠天吃飯的日子。
發動村裡黨員和能人合力建起蔬菜冷庫、對接農業開發公司、爭取資金進行水利修復和農田改造……一件件實事在孫麗美的推動下落地。3年來,古縣村人均年收入從1.8萬元增長到2.4萬元。
然而,古縣村人多地少,種菜季節性強,除了蔬菜種植,還得謀劃其他出路。
“我們古縣村有豐厚的文化底蘊和優越的地理條件,要好好規劃一下,把這些好東西都挖掘出來,讓村裡的老百姓也賺上旅游錢,吃上旅游飯。”古縣村駐村第一書記樊麗麗至今仍記得她剛到崗時,孫麗美與她說的這番話,“麗美書記那副胸有成竹的模樣,我到現在都記憶猶新。”
古縣村背靠葛洪山,是“溫麻船屯”的故址,歷史悠久。村中不僅留有70多棟明清時期的古厝,還保留著明代的古城牆。
“她經常拉著我一起探討,如何挖掘溫麻文化、船屯文化、道教文化,打造田園綜合體,開發鄉村旅游。”回憶起與孫麗美共繪古縣村美好藍圖的情景,樊麗麗始終難以忘懷,“我們一起規劃,卻不能共同實現,想起來真是無比心痛和遺憾……”
“麗美書記對村裡的發展一直都有想法、有干勁。”鬆山街道黨工委書記甘家旺說,在孫麗美犧牲的前一晚,他們還在討論未來幾年古縣村的發展,“她打算年底前把主村一條200多米長的土路進行硬化﹔開發后山的100多畝荒地,用於建設現代農業項目……我們一直談到凌晨1點多才結束。沒想到,這竟然成了她的遺願”。
(本報記者 朱子微 通訊員 盧偉 整理)
相關專題 |
· “時代楷模”孫麗美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