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海門區率先在全市探索把黨小組建在宅院上,讓老百姓有話可以找黨說,有事可以找黨辦,有難可以找黨幫——

“宅上黨小組”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米”

2021年08月27日15:32    來源:南通日報

黨小組是黨組織開展工作的“最小單元”,也是聯系群眾的“神經末梢”和“毛細血管”。

今年6月,海門區率先在全市探索“宅上黨小組”建設。本月初,海門區委下發《關於強化黨建“五個作用”引領鄉村全面振興的意見》,創新首提“宅上黨小組”建設,明確把黨小組建在宅院上,黨旗插在群眾家門口,打通為民服務的“最后一米”,助力鄉村全面振興。25日,海門區委召開基層黨建工作現場巡查觀摩會,在全區推廣“宅上黨小組”工作。

黨小組建在宅院上

“鄰裡的地界糾紛昨天已解決了,這兩天下雨我們要留心村裡積水的地方……”25日一大早,在海門區三廠街道孝威村第五“宅上黨小組”的活動陣地,兩位老黨員陳萍和張生康熱烈地討論著這兩天的工作內容。組長顧學貴認真記錄了黨員們反映的問題,仔細梳理好后反饋給村黨總支,並把問題清單寫在了民生小事小黑板上。

和常見的黨員活動中心不同,海門區三廠街道孝威村第五“宅上黨小組”的活動陣地建在該村村民黃少泉閑置的小院裡,處於孝威村中心位置,服務半徑涵蓋4個村民小組。經修葺,這個農家院落煥然一新,大門邊橙色的凌霄花開得熱烈,小院裡擺滿了粉色的六月蘭,屋裡懸挂著黨旗黨徽,擺放著黨報黨刊,配備了便民設施。自6月以來,這裡成了18名黨員就近參加黨員學習、開展活動、服務群眾、化解矛盾的“微堡壘”。

“讓基層黨建的基礎更扎實,為鄉村振興提供保障,這是我們探索的初衷。”海門區委組織部常務副部長、“兩新”工委書記范燕燕介紹,在黨建網格與治理網格全面並網融合的基礎上,海門組織部門進一步劃小服務和治理單元,延伸基層黨建觸角,把黨小組選址在農民集居的宅院上。選擇孝威村和頤生村先行試點,突出“宅”的村落特色、“黨”的教育引領、“小”的空間利用和“組”的組織功能,充分發揮“宅上黨小組”帶動群眾、凝聚人心的作用。“讓老百姓隨時能看到黨的組織在哪裡,聽到黨的聲音是什麼,有話可以找黨說,有事可以找黨辦,有難可以找黨幫,在增強獲得感和信任感中強化跟黨走的堅定與自覺。”

據悉,海門區已因地制宜設置“宅上黨小組”2500多個,每個黨小組覆蓋2~3個村民小組,平均服務聯系100戶左右的農戶。在黨小組組長家中或“黨建小場心”等室外區域設置活動陣地2600余個,進一步夯實基層黨建基礎。

責任扛在肩膀上

“各位同志,今天我來領學一下中國共產黨簡史的部分內容……”25日下午,在常樂鎮頤生村第二“宅上黨小組”活動室內,老黨員袁友祖和13名黨員一起完成了本周的集中黨史學習,並重溫了黨小組五項任務和黨員作用發揮六條措施。穿過開滿鮮花的木棧道,褐色的“聊聊吧”驛站映入眼帘,第二“宅上黨小組”的黨員和村干部們就村級事務進行了溝通交流。

近年來,頤生村發展的步伐不斷加快,先后落地了3000畝高標准農田、張謇故裡小鎮、頤生酒廠二期等項目。該村既處於鄉村振興的發展期,也處於問題矛盾突出的關鍵期。

“宅上黨小組”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米”

該村相關負責人表示,通過發揮黨小組的陣地平台作用,讓機關干部、村干部、老黨員來講政策、聽民意、作疏導,黨員群眾共商議,切實將一些問題做到“日清日結”。

目前,頤生村第二“宅上黨小組”共有黨員23名,覆蓋9個村民小組、260戶村民。自6月份試點以來,頤生村第二“宅上黨小組”明確了政治引領、聯系群眾、整治環境、化解矛盾、塑造新風五項具體任務,通過黨員在愛黨愛國、遵紀守法、美化家園、攻堅克難、志願服務、弘揚新風六個方面發揮帶頭引領作用,帶動黨員身邊無雜音、無違法、無臟亂、無梗阻、無差評、無陋習,共建美麗家園、維護和諧環境。“23名黨員每人負責聯系周邊14戶農戶,把責任扛在肩上,帶領群眾一起干,助推鄉村振興戰略落地落實。”村經濟合作社副理事長曹丹介紹。

“試點工作通過進一步強化黨小組政治功能和組織力,著力做深‘黨建+’文章,把‘宅上黨小組’建設融入鄉村治理、建設,推動黨建引領與鄉村振興同頻共振。”海門區委常委、組織部部長楊江華介紹,“宅上黨小組”圍繞政治引領“周習月講”,組織黨員群眾每周一次理論學習、每月一次微黨課宣講,讓黨的聲音入腦入心。圍繞村庄環境“三包一帶”,推動“共產黨員戶”帶頭參與農村人居環境“全域整治、示范先行”行動,帶動群眾共建美麗宜居家園。圍繞矛盾糾紛“日結日清”,引導黨員干部把好安全穩定“第一道關口”。圍繞文明鄉風“常塑常新”,引導黨員干部帶頭投身文明實踐,推進移風易俗,弘揚和諧民風。

群眾放在心坎上

今年6月以來,海門區以“宅上黨小組”為單位,組織開展“一戶十聯365”行動,每名黨員和村干部聯系10戶以上農戶,做好組織、教育、服務群眾工作,形成“黨員+群眾‘責任共同體’”21000多個。同時,建立健全“宅上黨小組”首問負責、限時辦結等工作制度,每天安排黨員輪值服務,打通鄉村匯民情、聽民意、議民事、惠民生的“最后一米”,將“宅上黨小組”建成聯系群眾、引領群眾、服務群眾的“微堡壘”。

“你在外面要保重,出門要戴好口罩啊……”在頤生村第二“宅上黨小組”的幫助下,村民邱俊發和在外打工的兒子通過頤生未來村視頻系統進行了視頻通話。

目前,頤生村人口老齡化問題較為突出。這些老人普遍不會使用智能手機。該村“宅上黨小組”每天安排1名黨員值班服務,作為黨群服務的“微陣地”,提供視頻通話、車票代購、生活用品代購等各類便民服務,並為3戶“五保”人員安裝了“紅管家”緊急呼救系統,系統直通網格員的手機和第二黨小組組長家裡,一旦發生突發狀況,可以確保第一時間實施報警、送診等救助措施。“他們為我們五保戶做了很多好事。隻要村民需要他們,他們隨叫隨到。”五保戶張其忠對“宅上黨小組”贊不絕口。

“10-15分可兌換肥皂一塊,16-20分可兌換牙膏一條,50分以上可兌換健康體檢一次……”頤生村第二“宅上黨小組”設立“道德銀行”,把村民在美潔庭院、移風易俗、垃圾分類、公益奉獻、志願服務等方面的表現量化成積分,存入各個家庭的賬戶,積分可從道德超市換取等值物品或者服務。今年1-7月份,第二“宅上黨小組”聯系的260戶村民累計獲道德積分22100分,平均每戶85分,道德積分量化獎勵激發了村民向上向善的良好風尚和強大力量。

面對復雜的疫情防控形勢,第五“宅上黨小組”的15名黨員主動在村裡當起了志願者,從早上5點堅守到半夜12點,沒有一個人喊累。“村級事務繁雜,‘宅上黨小組’把群眾利益放在心上,幫助村黨總支解決了很多問題。黨員和群眾的關系比以前更加緊密了。”孝威村黨總支書記、主任施翠華感嘆地說。

孝威村村民袁素芳說,成立“宅上黨小組”后,大家真切地感受到黨就在身邊,“有困難找‘宅上黨小組’,老百姓更放心。”

(本報記者 張燁 通訊員 趙勇)

(責編:王子鋒、王珂園)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