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寧夏固原市西吉縣單家集:

紅旗飄揚單家集

2021年07月28日08:40    來源:農民日報

地處六盤山西麓、葫蘆河東岸的單家集,三山環抱,兩川相連。

在這裡,能看見新農村的白牆紅瓦房,聽見牛羊市場的繁忙,柿餅餅、油馓子、蓋碗茶、生汆面,這些泛著香氣的名字,如同這裡的人們,淳朴善良、熱情活力。

曾經的古絲綢之路上的一處驛站,在歷史的長河中,續寫了一幕又一幕動人的紅色往事。

累累彈痕訴往昔

從寧夏固原市西吉縣城向東南沿著川道區公路行進40多公裡,來到單家集。隻見街上車水馬龍,商鋪林立。在主街一側,單家集革命紀念碑巍然挺立、庄重肅穆,碑體正面“人民救星偉大領袖”八個大字在陽光下熠熠生輝。

單南清真寺古朴大氣,寺前的五星紅旗高高飄揚,在一處保存了84年的灰磚布瓦建筑,鑲嵌方格窗子的西廂房木柱子、木窗格上,記者看到各處散布的不規則彈痕,隔壁房子木門上也有多處彈孔。單家集單南村黨支部書記單雲介紹,“這些小洞,是毛主席離開單家集后,國民黨部隊飛機轟炸留下的。”

1935年9月20日,紅一方面軍一、三軍團和中央軍委縱隊在甘肅岷縣哈達鋪改編為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彭德懷任司令員,毛澤東任政治委員。部隊根據革命形勢作出了聲東擊西、佯攻天水、北上陝甘革命根據地的戰略方針。《中共寧夏黨史大事記》中記載:1935年10月5日,中國工農紅軍陝甘支隊(中央紅軍)一縱隊到達興隆鎮、單家集一帶,毛澤東等中央領導隨一縱隊行動,當晚宿營於單家集。

當毛澤東率領部隊行進到離村子約二三十裡地時,夾道歡迎的回族群眾端著水迎面而來,進村后,毛澤東顧不上行軍勞累,就去拜訪陝義堂清真寺,與阿訇促膝共敘軍民情誼,並詳細了解當地的風土人情。毛澤東給阿訇和在場的回族群眾講解中國共產黨和中國工農紅軍尊重回族群眾的風俗習慣、保護清真寺、保護回文經典、主張民族平等的民族政策。阿訇聽了非常高興,馬上招呼村民給紅軍騰房子,糧食也照市價賣給紅軍,並盛情邀請毛主席在清真寺吃飯。毛澤東道謝說:“不打擾了!”便同其他領導一起走出了清真寺。

當晚,山區10月寒氣逼人,可是大部分紅軍指戰員都露宿街道兩旁的屋檐下,這讓回族群眾深受感動,有的把自家的棉襖、毛氈拿出來蓋在紅軍戰士的身上,還有的生起了火為紅軍戰士驅寒。毛澤東住在清真寺旁張春德家中的西廂房裡。“村民敬重毛主席,當晚炕燒得太熱,毛主席不習慣睡熱炕,張春德就把門板拆下來墊在羊毛氈下。”單雲指著門板的彈孔告訴記者,毛澤東和紅軍離開單家集3個小時后,國民黨的飛機投下7枚炸彈轟炸單家集陝義堂清真寺,爆炸地點離毛澤東住過的房子不足3米,在西廂房的門板上留下20多處彈痕。

在西廂房中望去,土炕上鋪了幾塊木板和羊毛氈,一張不足80平方厘米的餐桌,摸上去厚實,掂著沉重。“外牆的泥巴涂了好幾次,貼在窗櫺上的白紙也經常更換,但廂房和毛主席住過的房子的主構架及室內陳設從沒有動過。”單雲說,室內一切都保持了紅軍過單家集時的原樣,今年4月,單家集還建成了單家集村史館,5月份出版了西吉縣第一部村志——《單家集村志》,以銘記歷史,教育后人。

紅色基因代代傳

在單家集,有這樣一個紅色家庭,這個家庭追隨中國共產黨的百年歷史,四代人傳承紅色文化、塑造紅色家風,成為了當地一面鮮紅的旗幟。

單秀明老人是這個家庭的長者,今年73歲的她精神矍鑠,滿面笑容。“我在1964年12月加入了中國共產黨。”單秀明告訴記者,之所以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不僅因為她生長在紅色革命聖地單家集,也源自從小受到母親紅色基因的熏陶和影響。

單秀明的母親許維英18歲時從甘肅秦安縣討飯到了單家集,嫁給了一位單姓人家。1935至1936年,毛澤東、吳煥先、程子華等紅軍領導人率紅軍三過單家集,撒下了紅色的革命火種,單秀明的母親就是在此成長起來的黨的女兒。在抗日戰爭、解放戰爭和新中國成立后,這位女性都勇敢擔當了村婦救會主任和村貧協主席。她發動單家集的婦女為紅軍做軍鞋,為抗美援朝炒炒面,也是單家集第一個入黨的婦女,在她的帶動和影響下,一大批婦女先后加入了中國共產黨。這位母親在1965年國慶節時,隨少數民族代表團登上了天安門觀禮台,受到了毛主席、劉少奇、周恩來等黨和國家領導人的接見。

接續奮斗促發展

在時空輪替裡,不斷傳承的是單家集發揚光榮傳統的紅色基因﹔在歷史推進中,始終堅定的是單家集人團結互助奮斗的鏗鏘足音。

近年來,在上級黨委、政府的堅強領導和大力支持下,單家集依托區位和資源優勢,堅持多種經營,大力發展牛羊販運和屠宰加工產業,經過多年的發展,單家集清真牛羊肉產品已遠銷新疆、內蒙古、陝西、河南等十多個省(區)和周邊地區,形成了以牛羊販運、屠宰、加工、銷售為一體的產業化格局,並向著精深加工方向發展,著力打造了寧南山區最大的牲畜交易市場和西北地區最大的村級畜產品交易市場——單家集活畜交易市場,目前年交易肉牛約20萬頭,交易額近40億元。2021年,引進龍頭企業建設年屠宰量10萬頭的標准化屠宰場,做好肉牛分割加工、冷鏈物流等配套產業,進一步延伸產業鏈。與此同時,還大力推動草畜產業、特色冷涼蔬菜、“三粉”加工和商貿物流等產業發展,走出了一條富有特色的脫貧致富路。

如今,在黨的惠農政策支持下,單家集山鄉面貌日新月異,人民生活蒸蒸日上,人均收入在西吉縣乃至南部山區都名列前茅,先后榮獲全國民族團結先進集體、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國精神文明建設示范村、全國文明村、全區先進基層黨組織、全區歷史文化名村等稱號。“我們村現在可‘牛氣’了!”單家集單南村村民單志義說,村民養牛、種青貯玉米、建腌草池、貸款買牛都有各種扶持政策,老百姓的日子越過越“攢勁”!(農民日報·中國農網記者 張國鳳)

(責編:王子鋒、宋美琪)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