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師長親友言傳身教,干部群眾身體力行,清明之際——

弘揚優良家風 厚植家國情懷

2021年04月06日08:2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慎終追遠,民德歸厚。清明時節,向先人遙寄久久追思,與家人重拾共同回憶,是我們的特有情感寄托和傳統文化賡續。在這個屬於家的節日,更要注重家庭、家教、家風,在師長親友的言傳身教中,在干部群眾的身體力行中,弘揚優良家風,厚植家國情懷。

一聲囑托,情深義重

時近清明,湖南石門縣南北鎮的六塔山上,油茶滴翠,鬆柏掩映。在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南北鎮薛家村原“榮譽村長”王新法墓前,不斷有村民自發前來悼念。

“父親生前最大的願望,就是薛家村的老百姓能脫貧致富。”王新法的女兒王婷說,父親2013年從河北平原走進這片湘西大山,帶領村民架設橋梁、修建山道,種植生態茶。幾年時間,村裡建成1200余畝生態茶園,村民實現增收,但王新法卻倒下了。“身教勝過言傳。”父親離世后,王婷毅然來到薛家村,繼續王新法未竟的事業。薛家村生態茶產業繼續發展,2020年年底建成了標准化茶葉加工廠。

今年2月25日,王新法、王婷父女同時被授予“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王婷說:“爸爸可能沒想到,我也扎根這片大山了。他有一個願望,‘與民共富’,這也是對我的囑托。”

山西陵川縣附城鎮台北村原第一書記郭建平,2019年8月2日因公殉職在扶貧一線。“父親是個做任何事情都要堅持到底的人。”女兒郭子涵想著,要幫父親完成未了的心願。

父親留下了一本工作日志,件件工作仿佛對女兒的諄諄囑托。郭子涵擔起了台北村第一書記的職責:繼續推進污水處理項目,建成新蓄水池解決村民用水問題﹔在父親打下的地基上貫通村路,方便村民出行﹔為了改善村居環境,建起衛生公廁、老年人日間照料中心、鄉村大舞台、文化活動中心……如今,村裡臨街的房屋進行了統一粉刷,完成煤改電實現電取暖,村貌煥然一新。今年2月25日,郭子涵被授予“全國脫貧攻堅先進個人”稱號。

一封家書,紙短情長

清明時節,雲南騰沖市和順鎮響應疫情防控工作要求,簡辦、緩辦各類活動,借助微信群,開展誦家書、憶家訓、傳家風活動。

“圖書館事業在發展文化的工作上是最重要的。家鄉人能熱心及此,我非常高興。”在和順圖書館的微信群中,全體館員重讀馬克思主義哲學家艾思奇寫給大哥李生庄的一封家書,感受到前輩對家鄉文化教育事業發展的牽挂。館長寸宇說,全體館員讀家書、品教誨,會肩負起辦好這座有90多年歷史的鄉村圖書館的責任。

一封家書,紙短情長。在遼寧丹東市市民顧偉看來,“一封家書妙不可言,是家庭情感的見証,也是以家書為代表的傳統家文化歷久彌新的原因。”兒子顧然上初中時,顧偉給他寫了第一封信,鼓勵孩子刻苦學習,也希望他給自己回信,用紙筆進行父子間的情感交流,同時鍛煉孩子的文字表達能力。沒想到,家書一來一回,堅持了這麼多年,顧然如今已經在沈陽一所大學任教了。

一場展覽,凝心聚力

一人高的鏡子貼著一個紅色的“思”字,這是甘肅臨夏市家風家訓館的“思考鏡”,旨在引導人們在“照鏡子、正衣冠”時,仰學先賢,反思教訓。4月1日上午,臨夏回族自治州紀委監委第四黨支部黨員干部來到臨夏市家風家訓館參觀學習。這間家風家訓館設“中國共產黨廉政准則”“清廉詩詞、世代相傳”“典范家風、歷久彌新”和“明鑒正冠、律己修身”4個板塊,通過“觀、學、思”,把黨性教育、廉政教育和家風家訓結合起來,運用文字、圖片等多種方式,展示歷史名人的家風家訓和優秀家庭的良好家風傳承。

“家風清則作風淳”“正家風養正氣”“爭當廉內助”……走進江西萍鄉市蘆溪縣源南鄉劉鳳誥家風家訓教育基地,一幅幅圖文並茂的“家風文化”展板挂滿牆面。源南鄉60多位村干部、家屬代表和群眾,正參加“傳承好家風 做新時代好干部”主題展覽。“好家風涵養好作風。作為一名基層黨員干部,隻有管好小家,才能服務好大家。”源南鄉垱下村黨支部書記曾子忠說。

家是最小國,國是最大家。家庭是傳統文化中的重要基礎單位,歷史上許多人通過承擔家庭、家族的責任,進而實現了對國家、民族的擔當,實現從個體“小我”到社會“大我”的轉變。義方既訓,家道穎穎。五千年文明興旺延續至今,更要重視家庭建設。家齊、國治、天下安,讓每個家庭為新時代凝聚更強活力。

(綜合本報記者申智林、鄭洋洋、葉傳增、辛陽、付文、周歡報道)

《 人民日報 》( 2021年04月03日 04 版)

(責編:謝倩、吳兆飛)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