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4月02日08:16 來源:光明日報
湖南省長沙市芙蓉區瀏陽河西岸東屯渡渡口,1949年8月5日,中國人民解放軍第46軍138師渡河從這裡上岸,進駐長沙城,掀開湖南和平解放的歷史篇章。
渡口旁,枝繁葉茂的一棵古樟樹迎風矗立,樹干上挂著的“湖南省古樹名木保護牌”顯示:樹齡兩百年。這棵樹被群眾稱為“迎解古樟”。
3月24日,湖南久雨放晴。一場以“東屯渡上憶百年崢嶸 芙蓉國裡續時代榮光”為主題的黨史學習教育課,在“迎解古樟”樹下開講。黨員、群眾相聚,聽黨史故事,憶紅色往昔,談為民服務。
人群中,92歲的老黨員曾干龍,是那段歷史的親歷者。72年前,20歲的曾干龍和兩岸百姓一道,拆下自家門板搭浮橋,為解放軍進入長沙城鋪就便捷通道。入了城的解放軍不驚擾一宅一戶,靠著岸邊的老樟樹歇息。數十年來,共產黨和老百姓魚水情深的佳話,一直在這裡流傳。
曾干龍的外孫女肖英是芙蓉區“百姓宣講團”的成員,也是本場黨史學習教育課的講述者之一。湖南和平解放的故事,她聽外公從小講到大:“外公那輩共產黨員,親歷了革命年代的波瀾壯闊,又見証了翻天覆地的社會發展變化。現在外公講不動了,但黨的光輝歷史和光榮傳統要永遠銘記,紅色記憶和紅色精神更需要我們代代傳承。”
作為一名基層老黨員,曾干龍常常和后輩、年輕黨員講起黨的解放戰爭史、黨領導下的社會發展進步史。如今,聽外孫女肖英來講這段歷史,他仍然忍不住濕了眼睛。
兵不血刃、湖南和平解放的這段歷史,立刻引起了大家共鳴:“就是要為了群眾、依靠群眾、團結群眾。”圍繞如何辦好實事、解決難題,現場還展開了熱烈討論。
“開展黨史學習教育,要讓黨員干部在重溫歷史中振奮精神。同時列出困難幫扶、公共服務、環境治理等服務清單,黨員干部下沉到基層,集中智慧和力量為群眾辦實事。”芙蓉區委常委、宣傳部部長伍艷飛介紹,在黨史學習教育過程中,芙蓉區通過“百姓宣講團”講理論,職能部門辦實事,志願服務隊解難題,以實實在在的民生成果檢驗學習成效。
轄區內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醫療水平享譽全國,院內日均人流量過萬,外地就醫群眾多,停車難、吃飯難、找診室難等問題亟須解決。
今年2月,芙蓉區政府設立了與中南大學湘雅二醫院周邊融合發展志願服務站。服務站成立1個多月,列出了導診服務、寄存服務等服務清單﹔提供共享雨傘、共享儲物櫃、免費口罩領取機等便民服務資源﹔摸排出醫院周邊藥店、酒店、超市、銀行等便民信息70余個﹔盤活企業、銀行、政府機關等停車資源6個,盤活停車位700余個,為就醫群眾提供更精准、便捷的服務。
目前,依托新時代文明實踐所、站、基地和志願服務隊,芙蓉區已經發布各類服務清單120余個,解決了老舊小區安裝電梯、房地產遺留辦証、增設停車位等民生實事180余件。
微鄰裡面對面環節,居民群眾現場“點單”,老兵工作室的志願者當場“接單”。邱波是東屯渡街道金科社區的一名退役老兵,也是社區老兵工作室的負責人。每年汛期,他組織老兵們自發巡河守堤﹔居民難免有個頭疼腦熱,他派遣曾經的醫務兵立刻上門問診。老兵工作室成立5年,已經有了112名老兵志願者。
黨史學習教育開展以來,芙蓉區明確了六大學習重點、十項黨史學習教育內容。同時,充分挖掘區內紅色資源,打造了多個黨史學習教育示范點和現場學習點,把黨史學習教育課“搬”進社區廣場、紅色陣地。
瀏陽河碧波蕩漾,黨史教育熱潮奔涌。黨史學習教育熱潮不僅涌動在紅色基地、政府機關、基層社區,也涌動在群眾的心坎上。
“充分運用好紅色資源,打造紅色教育基地,讓干部群眾在紅色現場體會百年艱辛歷程,在感動感悟中砥礪初心使命,汲取奮進力量。”芙蓉區委書記、區長周春暉說,“芙蓉區將立足學史明理、學史增信、學史崇德、學史力行的要求,在學黨史中踐行為民之本,奮力實施‘三高四新’戰略,全面推進高質量發展,著力打造現代化新長沙建設的標杆區。”
(本報記者 龍 軍 本報通訊員 陸祝玲)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