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蘇 濱 喬 棟 肖家鑫
2021年03月22日08:4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要求,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作用,持續抓黨建促鄉村振興。要推動鄉村組織振興,打造千千萬萬個堅強的農村基層黨組織,培養千千萬萬名優秀的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
記者日前在貴州、山西、山東採訪,各地著力加強基層黨組織建設,提升黨員隊伍能力,積極探索黨員聯系群眾、優化便民服務等舉措,用黨建激活了鄉村振興的一池春水。
——編 者
組成一支帶不走的工作隊
1650戶5665人,34個村民組,專職村干部僅有5名,“到最偏的組,不下20分鐘車程。啥事全指望村干部,一個人當5個人用,還是忙不過來!”如此大的管轄半徑,怎樣做好各項工作,貴州省龍裡縣洗馬鎮羊昌村黨總支書記李仁宏頗為苦惱。
“此前,全村有99戶244人的貧困人口,2019年全部脫貧,多虧了10多名幫扶干部過來幫忙。”李仁宏琢磨,要想鞏固脫貧成果,得讓黨組織強起來,組成一支帶不走的工作隊。羊昌村探索黨員聯系服務群眾機制,一名黨員就近聯系多戶村民,負責政策宣傳、信息收集等工作。經自願申請、群眾推選,黨員們動了起來,村民們稱他們為“戶長”。
退役軍人肖明江便是其中一員,負責聯系15戶。平時這家有疑惑、那家有困難,肖明江總是肯傾聽、盡力幫,讓大伙很是信服。
此前村民種地隻肯守著“水稻、玉米、土豆”老三樣,搞其他種植,形不成氣候,容易錯過季。去年村裡提出試種紅米,肖明江將作物優勢、種植方法等一一跟村民解釋清楚。他聯系的村民裡,超半數同意了。
“后來紅米大豐收,一畝比往年多賺500元以上,實打實的數字最有說服力。”肖明江說。前段時間,15戶村民主動找到肖明江,預訂了今年的紅米種子。
隨著黨員聯系服務群眾機制的深入開展,李仁宏嘗到了甜頭:“村子要振興,黨建的重要性我體會到了。”近期,羊昌村黨組織主動吸納大學生、退役軍人以及致富帶頭人等力量,探索成立合作社,以支部領辦、能人領業、企業領銷的模式,帶動村民積極參與,爭取實現抱團發展、強村富民。
龍裡縣委常委、縣委組織部部長劉偉告訴記者,“我們會持續強化基層黨組織建設,堅持和完善一半以上的鄉鎮干部在村工作制度,分類精准組建鄉村振興駐村工作隊,抓實農村黨員聯系服務群眾機制,以鞏固脫貧成果、銜接鄉村振興。”
村裡的黨員是最活躍的人
“你咋親自跑來了?有啥事打電話,我過去。”張朋珍很詫異,趕忙開門把范降印老人招呼進來。
這兩天的降溫,讓晉南的清晨寒冷異常。早上8點多,山西省運城市河津市西磑村便民服務站站長張朋珍像往常一樣趕到便民服務站,發現村裡80歲的老人范降印拄著拐杖等在門口。
范降印坐在服務台前的椅子上,從兜裡掏出一個存折:“給我看看這養老保險的存折,怎麼取不出錢來了?”
張朋珍接過來一看:“之前幾個月的錢都在上面,說明這個存折沒錯呀。”她一邊讓老人別著急,一邊給社保打電話問詢情況。電話一挂,張朋珍明白了:“現在都轉成社保卡直接領取了。”她攙起老人,熱情地說:“社保卡需要重新激活,現在人不多,走,帶您把社保卡給激活啰。”
這是西磑村便民服務站裡常見的一幕,村裡的黨員是這裡最活躍的人。西磑村背靠巍峨的呂梁山,南邊則是一望無際的運城盆地,村裡2630口人,常住人口達2300人,要做好服務不是容易的事。村支書薛龍志指著牆上的字說:“成立便民服務站的初衷,就是這幾個字:急群眾所急,想群眾所想。誰來服務?當然是黨員了。”
薛龍志接著說,“說起這便民服務站的雛形,得追溯到10多年前。那會兒村裡的兩名黨員義務為群眾編快板、寫對聯、調處糾紛。后來村裡設了固定場所,為群眾開証明蓋公章、繳電費、免費沖洗照片。”發展到現在,小到打印、復印考試題,大到代辦業務,便民服務站裡都可以完成。張朋珍說:“有了服務站,就是要讓村裡人放心出去上班、下地干活。”
在便民服務站的發展中,西磑村始終把加強基層黨建與方便群眾辦事緊密結合起來:支部委員每天輪流在便民服務站值班,辦事大廳設立黨員模范崗,明確政策咨詢、代辦等四大類31項服務事項……為調動黨員積極性,村裡實行“一月一考核、一月一公開”,“合格一顆星、良好兩顆星、優秀三顆星”,在村務公開欄上張榜公示。
截至目前,在黨員的努力下,西磑村便民服務站累計為村民辦理各類服務事項上萬件。“現在,河津市各村都開始推廣便民服務站。黨建引領、支部帶頭、黨員先行,把村民的事辦實辦好。”河津市委常委、組織部部長高瞻說。
聚人心先從加強組織建設開始
3月20日下午5點,山東省平陰縣東阿鎮北市村依然游人如織。這天正值北市村第一屆櫻花節開幕,村裡的黨員齊上陣,穿上黃馬甲,成了櫻花節的志願者。北市村黨支部書記史興順一邊介紹著村中情況,一邊撿拾著路邊偶爾散落的零星垃圾。“今天是第一屆櫻花節開幕式,來了得有萬把人,難免有一些不周到不完善的地方。”
沿著村中櫻花大道走,沿途房屋錯落有致,街道干淨整潔,既保留了石頭村居的傳統特色,也融入了現代設計理念。很難想象,10年前,北市村是“省級扶貧工作重點村”,財務不公開、服務不到位,黨員和群眾有意見,連續5任村支書都干不滿一屆。
史興順原本在外做生意,后來在鎮黨委的動員下回村擔任黨支部書記。他發現,北市村最大的問題不是沒錢辦事,而是人心渙散。史興順說:“聚人心先從加強組織建設開始,從支部書記到黨員,都要以身作則。”后來,村裡“約法三章”:土地承包費黨員先繳、“三資”清理黨員先退、亂搭亂建黨員先拆。
在史興順看來,治理軟弱渙散村,歸根結底還是“公心”二字。清理土地承包費欠款問題時,村民史明(化名)共欠款1314元。史興順不厭其煩,多次上門做工作,陸續收繳1310元后,史明便不接“茬”了。有村干部提議,“這4塊錢,我給他出上算了。”史興順卻堅持:“4塊錢看似很少,但是關系到咱們辦事是否公平公正,容不得退讓。”最終,這項工作在全村圓滿完成。“村裡風氣正了,工作就好開展了。”史興順說。
近年來,北市村先后建起中藥材產業基地、花卉生產基地,還引進了阿膠加工廠等企業。通過美麗鄉村建設,北市村又發展起鄉村旅游,今年辦起了“櫻花節”。史興順兌現了當年作出的承諾:讓北市村從一個亂村、窮村,變成“全國文明村”。“沒有黨員的帶頭、沒有群眾的支持,這些成績都不可能獲得。”史興順說。
《 人民日報 》( 2021年03月22日 11 版)
相關專題 |
· 黨的建設數據庫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