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03月08日13:16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編者按
農村要發展,農民要致富,關鍵靠支部。前不久出台的《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的意見》明確提出,要充分發揮農村基層黨組織領導作用,持續抓黨建促鄉村振興。如何進一步發揮黨支部作用,推進產業振興,成為各地推動鄉村振興的著力點。貴州從江、山東陽谷以支部為引領,立足當地特色資源,不斷推動鄉村產業發展壯大,讓更多農民分享發展紅利。
貴州從江
支部聯動 基地落戶
本報從江訊 (通訊員 龍珍霓 符愛波)3月初的一個清晨,走進貴州從江縣月亮山腹地的高仟侗寨,磚木結構的新式民居被薄霧環繞,山間平壩上連綿的食用菌棚若隱若現,一陣微風拂過臉頰,帶著春的氣息。
“每天早晨,我們倆都會准時到食用菌基地來,我負責菌棚搭建、開溝、搬運,媳婦負責菌棒注水、香菇採摘。我倆一個月能掙1萬多呢,年底還有分紅,日子過得越來越踏實了。”宰俄村村民石老良咧著嘴笑著說。
“我們家有7口人,老的老,小的小,全靠我們夫妻倆,要不是有這個基地在,我們都不知道怎麼辦了。”一旁宰養村村民石昌輝跟著說道。
短短一年時間,村民口中的“食用菌基地”已成為增收致富的“聚寶盆”。食用菌基地佔地87.3畝,由宰俄村、宰養村兩村黨支部共同打造,宰俄村流轉農田45.39畝,宰養村流轉農田41.91畝,建成菌棚177個,每季可培植食用菌100萬棒,每年可生產培植兩季共200萬棒,可解決周邊村寨170余人就業問題。
去年年初,食用菌基地建成后,探索採取“黨支部+企業+基地+農戶”發展模式,與貴州以漁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合作,成功破解產品銷售和技術指導等問題。同時,依托生產基地與龍頭企業,由宰養村黨支部領辦成立產業合作社,實現貧困戶利益聯結,由宰俄村黨支部領辦成立勞務合作社,謀劃基地用工安排,有效實現扶貧產業發展到什麼地方,黨組織就覆蓋到什麼地方。截至去年年底,食用菌基地累計分紅4次,入股建檔立卡農戶每戶累計分紅4800元﹔累計用工11800余人次,建檔立卡農戶用工累計4800余人次,共發放薪資140.2萬元,人均收入達到1.3萬元。
食用菌基地的探索是從江縣開展支部聯動共致富,引領鄉村振興的生動實踐。近些年來,從江縣堅持對症下藥、精准滴灌,探索推行“支部聯動”共同發展模式,選取村級黨組織班子強、集體經濟積累有一定實力、產業發展較好的68個先進村與68個貧困村結對子,引導先進村運用黨建工作中總結出的好經驗、好做法,幫助被幫扶村進一步加強班子建設、黨員隊伍教育管理和村級事務管理,建立健全長效機制,及時解決影響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中的突出問題和困難,並將幫扶村產業發展統籌納入本村現有產業發展規劃,打造全產業鏈條,著力介紹發展經驗、謀劃發展思路、提供技術指導、完善發展措施,特別是指導被幫扶村建立合作社、完善產銷對接機制、利益聯結機制等,成功奏響共同致富“交響曲”。
山東陽谷
支部領辦合作社
本報陽谷訊 (通訊員 徐道泉)剛入3月,魯西大地乍暖還寒,但陽谷美麗村庄生態農業有限公司的蔬菜大棚內早已暖意濃濃。“村集體建的新式大棚採光好、升溫快,配套設施齊全,種出的東西產量高、品質優,不愁賣不上好價錢。”看著長勢正盛的豆角,山東陽谷縣張秋鎮王庄村菜農王士昌面露喜色。
蔬果飄香,給公司的股民們吃了一顆“定心丸”,也為該村產業振興帶來新的希望。王庄村黨支部書記劉丙旺算了一筆賬:目前村集體共流轉土地50公頃,採取公司化運作的方式,發展糧食種植、大棚蔬菜等產業,增加村民收入的同時,也壯大了集體經濟。2020年,村級集體經濟收入突破10萬元大關,王庄村一舉摘掉了“空殼村”的帽子。
談到公司取得的效益,劉丙旺說的最多的還是社會效益。“村集體有了‘紅利’,黨支部想的是讓村民得到更多實惠,我們從集體收入中拿出2萬元,為全村50多名70歲以上老人每人發放300元慰問金﹔拿出5萬元,為76名兒童每人發放700元補助金,解決了近幾年新出生人口沒有口糧地的問題,同時為土地流轉到集體公司的成員每人增加100元的紅利分配。”劉丙旺說。
近些年來,張秋鎮黨委帶領各黨支部學習各地鄉村振興先進經驗,以黨支部當主心骨領辦合作社的方式,因地制宜、盤活資源,採取“支部引領—集體注資—村民入股”的模式,成立陽谷美麗村庄生態農業有限公司。在村集體外出學習考察的基礎上,結合村庄發展實際,投資建設高標准蔬菜大棚,推動糧食規模化種植,助力村級集體經濟發展。王庄村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以每畝土地每年700元租金的標准,分兩次把750畝土地流轉到公司統一管理,將村級集體經濟組織打造成為群眾增收致富的主陣地,村民也實現了家門口就業。“跟著村集體干,收入有保証,大家參與產業發展的積極性越來越高,越干越有信心。”大棚承包戶張瑞偉高興地說。
相關專題 |
· 黨的建設數據庫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