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以黨建引領提升城市基層治理效能

傅明先

2021年02月10日10:49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原標題:以黨建引領提升城市基層治理效能

●實施“黨旗覆蓋工程”,把黨的組織和工作延伸到城市最基層、各方面,變“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為“上面千條線、下面一張網”,通過黨建引領加強工作協同,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把矛盾化解在基層、把感情融洽在基層

●城市的核心是人,做好服務群眾工作不能“大水漫灌”、搞“大呼隆、一陣風”,必須堅持服務供給與群眾訴求精准對接,讓群眾切身感受黨組織的溫暖,增強群眾對黨的向心力

 

濟寧市位於山東省西南部,是著名的“孔孟之鄉、運河之都”。近年來,圍繞打造淮海經濟區中心城市目標,全面拉開中心城區大跨度發展框架,社會治理、民生保障面臨全新課題。我們順應新形勢新要求,牢固樹立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把加強城市基層黨建作為提升城市基層治理能力水平的關鍵,完善體制機制、織密織實網絡、匯聚多方力量、精准精細服務,努力實現城市發展與群眾福祉同頻共振、相融共進。

市、區兩級書記帶頭抓,推動街道管理體制改革攻堅。做好城市工作,黨的領導是根本保証。隻有植入動力強勁的“黨建芯”,才能激發城市基層治理“原動力”。但由於管理體制上的原因,我市基層治理長期處在九龍治水、多頭管理的狀態,街道黨工委缺乏必要的統籌協調功能,難以成為領導基層治理的堅強“軸心”。針對這一問題,我們堅持頂層設計、高位推動,將“深化街道管理體制改革,增強街道黨工委統籌協調能力”作為今年的市委書記突破項目。圍繞明責,規范街道黨工委8項職責,取消街道承擔的招商引資、協稅護稅任務,將街道黨工委的工作重心聚焦在抓黨建、抓治理、抓服務上。圍繞賦權,強化街道對縣(市、區)直職能部門的評價考核,健全“街呼區應、上下聯動”機制。圍繞強基,選優配強街道黨工委書記,設立城市基層黨建專項經費,加強黨群服務中心建設。各縣(市、區)黨委書記按照市委統一部署要求,將落實街道管理體制改革作為“書記領航”工程的首要任務,帶頭研究制定賦予街道“5項權力”的具體實施辦法,形成街道呼叫、部門迅速集結、一線解決問題的工作格局﹔帶頭優化街道黨政機構設置,設立“7辦5中心”,成立綜合執法平台,提升工作效能﹔帶頭包保聯系工作滯后的街道,強化責任落實,確保改革取得實質性進展。

健全基層黨組織網絡,打通城市基層治理堵點卡點。基層黨組織是黨執政大廈的地基,是黨領導城市治理的基礎。我們感到,城市基層治理之所以存在一些堵點卡點,關鍵還是在於黨的組織覆蓋不到位、黨組織作用發揮不到位、黨建工作引領不到位。針對這一問題,我們積極實施“黨旗覆蓋工程”,把黨的組織和工作延伸到城市最基層、各方面,變“上面千條線、下面一根針”為“上面千條線、下面一張網”,通過黨建引領加強工作協同,把問題解決在基層、把矛盾化解在基層、把感情融洽在基層。在社區,把綜治、城管、計生等各類網格整合成一張治理網格,將各部門涉及公共服務、公共管理的事務統一納入網格,明確39項為民服務事項,由網格黨組織統籌推動落實,社區“兩委”成員保留2—3人在前台窗口服務,其余全部下到網格協助抓好工作。在此基礎上,及時總結抗疫期間居民小區封控經驗,出台加強城市居民小區黨支部建設引領小區治理《實施意見》,通過開展共產黨員戶挂牌,合理設置小區黨支部,黨組織鏈條從社區延伸到小區,進一步健全了黨在社區的組織體系。目前,全市已在1336個居民小區建立黨支部,1.3萬余名黨員納入小區黨支部管理。商務樓宇、商圈市場是城市各類人員聚集區、都市經濟活躍區,也是基層治理的難點、薄弱點。我們及時組織開展“全域組織覆蓋行動”,在商圈市場、商廈樓宇等聚集區域組建綜合黨委,打造城市基層黨建綜合體,把城市區域內每一個組織都兜底管起來。比如,建設太白路商圈綜合黨委,把太白路沿線的8棟商業綜合體、19個黨組織融為一體,黨建聯抓、發展聯促、服務聯做,營造良好的營商環境,提升了商圈競爭力。

堅持共建共治共享,匯聚多方力量奏響治理“大合唱”。城市治理千頭萬緒、紛繁復雜,如果僅僅依靠黨委政府唱“獨角戲”、說“單口相聲”,無法解決眾多燙手棘手的實際問題,必須整合公共資源,激發社會組織的內在活力,唱好群英會、打好合力牌。我們牢固樹立全面統籌、開放融合的理念,健全完善黨組織領導下的自治、法治、德治、智治機制,充分整合轄區內單位、社會組織、黨員群眾和志願者等各方面力量,由“等著難題找上門”變為“主動下沉解難題”。發揮自治基礎作用。創新“居民說事”“拉呱說事”等載體,由黨組織組織居民代表、街道社區干部、相關部門人員共同參與,協商解決小區停車難、廣場舞擾民等事項2000多件。注重德治先導作用。立足濟寧深厚文化根基,深入挖掘儒家“和為貴”“善為本”文化內涵,提出“和為貴”矛盾糾紛化解機制,開展“鄰居節”“濟寧好人”等活動,厚植基層道德底蘊,全面提升黨組織矛盾糾紛調處化解能力。強化法治保障作用。落實“一社區一法律顧問”“一社區一警務助理”制度,選聘120名律師擔任社區法律顧問,選派248名民警聯系社區、包保網格﹔開展“零上訪、零事故、零發案”街道社區創建,“零上訪”社區達到95%,“零事故”街道社區實現100%。用好智治支撐作用。以縣(市、區)為單位,建設智慧黨建平台,開發黨建E家、O2O便民服務平台、手機APP,實現“群眾點單、信息跑路”﹔建設社會治理網格化智能工作平台,推動“街呼區應”向網格延伸。

精准管理精細服務,讓群眾生活得更舒心更美好。習近平總書記強調,要把服務群眾、造福群眾作為基層治理的出發點和落腳點。我們體會,城市的核心是人,做好服務群眾工作不能“大水漫灌”、搞“大呼隆、一陣風”,必須堅持服務供給與群眾訴求精准對接,讓群眾切身感受黨組織的溫暖,增強群眾對黨的向心力。我們按照“10分鐘服務圈”要求優化黨群服務中心布局,在網格、居民小區建設1886個“紅帆驛站”,打造群眾家門口365天不打烊的“服務站”。推動“紅色物業”融入基層社會治理,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社區居委會、業主委員會、物業服務企業多方聯動機制,推動190家物業企業建立黨組織,街道社區自辦或聘請物業服務公司兜底管理小區343個,用高質量“紅色物業”提升居民幸福指數。在全市248個社區組建黨員志願服務隊,廣泛開展“紅心公益”志願活動,涌現了“愛心大媽”王福銀等300余名五星級志願者﹔在街道社區建設社會組織孵化中心,培育扶持社會公益類、生活服務類等社會組織,為居民提供專業化、多元化服務。全面開展機關黨組織、黨員到社區“雙報到”工作,組織全市14萬余名在職黨員到社區開展“黨員陪跑、紅色代辦”活動,為群眾辦好事實事1.3萬余件。疫情防控期間,依托“雙報到”機制成立1311支市直黨員抗疫先鋒隊,筑起了黨組織領導下的聯防聯控、群防群治社區防線。在此基礎上,大力實施“民意5來聽”行動,選派機關干部組成“民情書記”服務團,每月5日、15日、25日下沉到小區和企業,通過入戶走訪、拉呱說事等方式,和群眾坐在一條板凳上,察民情、聽民意、解民憂、匯民智。

(作者系山東省濟寧市委書記)

(責編:謝倩、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