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從事眼科研究及臨床實踐70余年,百歲老人張效房——

“永遠站在為病人服務的第一線”(講述·一輩子一件事)

本報記者  任勝利

2021年02月09日08:44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人物小傳

  張效房:1920年出生,中共黨員,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教授。1939年他進入當時的河南大學醫學院學習,在此后70多年的眼科研究及臨床實踐中,完成了幾十項革新,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眼內異物定位和摘出方法﹔曾獲“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等榮譽稱號。

  

  100歲的張效房,每周一、三、五到《中華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編輯部上班,每周二坐診,每周四查房——這是他日常的安排。在一次研討會上,張效房婉拒了坐在座位上致辭的建議,堅持走上講台,講話鏗鏘有力……

  “那時我們發奮讀書,是為了學醫救國,而不是為了自己考學位”

  “晚上在菜籽油燈下復習,早晨在山上的樹林裡背誦——條件雖然艱難,但大家都很刻苦。”回憶起80年前的求學經歷,張效房思路清晰,娓娓道來……

  1939年,張效房以第一名的成績被錄取到當時的河南大學醫學院。鑒於抗戰形勢,學院遷至偏僻山區,既無現成的校舍,也來不及興工修建,隻能租賃舊房辦學。由於戰亂,很多學生的家裡無任何經濟來源,自己僅靠學校發放的“貸金”補貼生活。張效房自入學起,就進入了半工半讀的狀態。

  6年間,寫講義、畫挂圖、當家教、任代課老師……張效房每天晚上都會在昏黃的燈光下復習到很晚﹔第二天天剛亮就又起來學習。沒有筆記本,就買雜貨店裡的粗紙裁制成小本子﹔沒有鋼筆和墨水,就把染衣服的染料調成墨水,把小木棍的一頭削尖當鋼筆,蘸著染料水寫作業。就這樣,張效房度過了艱苦的大學生活,也奠定了堅實的專業基礎。

  “有些情景,至今還記憶猶新。我們這一代人,經歷過戰爭年代,更加明白沒有富強的國家、沒有偉大的黨,人民過不上好日子……”張效房說,“那時我們發奮讀書,是為了學醫救國,而不是為了自己考學位。”

  “手術刀重量很輕,卻寄托著病人的希望,代表著醫學的神聖”

  “新中國剛成立時,河南的眼病患者很多,尤其是沙眼及其並發症、后遺症,給許多人的生產生活帶來不便。病人的呼喚,國家的需要,就是我們的責任。”張效房說。

  張效房在做好本職診治工作外,還帶著眼科醫護人員,利用節假日,深入農村、工礦、學校,為當地百姓進行眼病普查和沙眼防治,並且研究沙眼的病因,改進了沙眼局部用藥方法,簡化了瞼內翻矯正術,取得了很好的效果。

  “眼睛是否健康,影響著一個人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作為眼科醫生,凡是危害眼睛的病,我們都要想盡治療辦法。”1955年,張效房決心首先攻破眼內異物摘出的難題,經過50余年的實驗研究及臨床實踐,他完成了35項革新和發明,建立了一套完整的眼內異物定位和摘出方法,其中薄骨定位、方格定位摘出法等最為業界所稱道。

  20世紀末,白內障是我國眼疾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當時國際上通行的手術方法復雜,效果也不盡如人意,還需要特殊設備支持。種種限制條件致使我國很多基層醫院難以進行白內障手術。

  “選擇了眼科醫學,無論如何都不能放棄。手術刀重量很輕,卻寄托著病人的希望,代表著醫學的神聖。”張效房查閱了國內外資料,對各種同類手術進行對比研究,將國外的一種小切口手術,在實踐中逐步加以改進和簡化,形成一種不需特殊設備支持的簡易手術。這種方法不僅費用低廉,也可將手術時間控制在10—15分鐘,最快的隻需6分鐘,大大減輕了患者的痛苦和經濟負擔。20多年來,這種“小切口手法白內障摘除術”在基層醫院得到普遍應用,各地進行這項手術不下2000萬例。

  張效房傾其一生幫助無數眼疾患者重見光明,1991年被授予“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榮譽稱號,1997年被授予“全國優秀科技工作者”榮譽稱號。70多年來,他還培養了大量的眼科臨床人才,先后培養眼科碩士、博士70余人,其中不少人已成為業界和學術界的權威。“他對患者的仁心、大愛,使廣大眼病患者收獲了很多溫暖和感動。他對眼科事業的執著,值得每一位醫務工作者學習和踐行。”中華醫學會眼科學分會孫興懷教授說。

  “少活幾年沒關系,我一定要抓緊時間報答祖國”

  退休后,本可以安享晚年的張效房,始終沒有離開為患者服務的崗位。“我現在年紀大了,臨床工作少了,就分擔一下年輕大夫的負擔,做好《中華眼外傷職業眼病雜志》的工作。”翻開他審看過的論文,每一頁都滿是精心修改的痕跡,印証著他對醫學嚴謹的態度,對病人真摯的關愛。

  每次他坐診,慕名而來的患者常常擠滿候診廳。他顧不上喝水,也沒時間上廁所,長時間待在診室裡,傾力為患者診治。為了盡可能幫助更多患者,他還像年輕時候一樣加班加點,盡量滿足患者的就診需求。“有的病人是大老遠趕來的,就等我診治。我給人家解決不好,對不起病人。”他說。

  其實,張效房是一位做過10多次手術的癌症患者。一次手術前,他自知其中風險,於是把畢生積攢的120萬元捐贈出來,用於建立眼科醫學學術基金,資助和獎勵年輕醫生。手術后,他幾乎每天都在門診、查房和教學中度過,晚上回到家后還要繼續修改論文。張效房說:“少活幾年沒關系,我一定要抓緊時間報答祖國。”

  去年,適逢張效房教授百歲誕辰,鄭州大學第一附屬醫院舉辦了“張效房教授從醫從教75周年學術思想研討會”。回首百年,壯心不已,張效房說:“今天的成就,離不開黨的引導和教育。活著一天,工作一天,服務一天,奉獻一天,永遠站在為病人服務的第一線,永遠站在為眼科事業服務的第一線。”

  

  記者手記

  永葆奮進姿態

  採訪張效房,印象最深的是他火熱的激情和奮斗的力量。他的學生們及科室的所有人,也有同感。大家都說:“看到他在,就有激情,就有力量,就有膽量”“不像個百歲老人,像個充滿朝氣的青年”……

  這種力量,來自哪裡?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善作善成、一往無前。我想,是初心,拓展了他生命的長度,讓他永葆青春的力量,永葆奮進的姿態。

 

  《 人民日報 》( 2021年02月09日 10 版)

(責編:謝倩、閆妍)
相關專題
· 黨的建設數據庫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