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科學把握和運用系統觀念(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

何毅亭

2021年02月03日08:2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把“堅持系統觀念”作為我國“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必須遵循的一個重要原則,這充分反映了自覺運用系統觀念統籌推進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現實緊迫性和極端重要性,充分體現了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對社會主義建設規律的認識和把握達到了一個新境界。

  堅持系統觀念是我們黨的基礎性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黨的十八大以來得到卓有成效的運用

  堅持系統觀念,客觀地而不是主觀地、發展地而不是靜止地、全面地而不是片面地、系統地而不是零散地、普遍聯系地而不是孤立地觀察事物,是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証法的內在要求。恩格斯指出:“當我們深思熟慮地考察自然界或人類歷史或我們自己的精神活動的時候,首先呈現在我們眼前的,是一幅由種種聯系和相互作用無窮無盡地交織起來的畫面。”

  中國共產黨始終堅持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証法,始終把黨從事的事業作為一個系統來認識、來把握、來謀劃,強調解決問題既要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又要照應系統的方方面面,注意統籌兼顧、協調配合。毛澤東同志提出統籌兼顧、“彈鋼琴”等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論十大關系》是我們黨運用系統觀念認識和處理經濟社會發展問題的典范。鄧小平同志始終把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作為一個系統工程來設計,在他的謀劃和主導下,我們黨無論改革、發展、穩定方針的形成,還是沿海與內地、東部與西部、先富與共富關系的處理,都體現出深刻的辯証法和縝密的系統思維。“三個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學發展觀,同樣貫穿和體現著馬克思主義唯物辯証法的系統思維和系統方法。實踐証明,堅持系統觀念是我們黨領導革命、建設、改革的基礎性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也是我們黨理論素養深厚、政治智慧高超的重要體現。

  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們黨運用系統觀念和系統方法全面協調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面對錯綜復雜的形勢和艱巨繁重的任務,習近平總書記指出:“全面深化改革是一項復雜的系統工程,需要加強頂層設計和整體謀劃,加強各項改革關聯性、系統性、可行性研究”,並強調“做到全局和局部相配套、治本和治標相結合、漸進和突破相銜接,實現整體推進和重點突破相統一”。

  在治國理政實踐中,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堅持系統謀劃、統籌推進黨和國家各項事業,形成一系列新布局和新方略。堅持以系統觀念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確立新時代堅持和發展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戰略規劃和部署﹔堅持以系統觀念對全面深化改革進行頂層設計,注重改革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以經濟體制改革為主軸,努力在重要領域和關鍵環節改革上取得新突破,以此牽引和帶動其他領域改革,使各方面改革協同推進、形成合力﹔堅持以系統觀念沉著有力應對各種風險挑戰,堅持底線思維,增強憂患意識,提高防控能力,著力防范化解重大風險,保持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和社會大局穩定。特別是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工作,把人民生命安全和身體健康放在第一位,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加大宏觀政策應對力度,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戰略成果,三大攻堅戰取得決定性成果,經濟增長好於預期,人民生活得到有力保障,社會大局保持穩定。黨的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事業之所以能夠取得歷史性成就、發生歷史性變革,很重要的就在於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牢牢把握我國發展的階段性特征,堅持用系統觀念處理好改革發展穩定的關系,整體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各項事業。

  我國新發展階段面臨的新矛盾新問題增多,尤其需要堅持系統觀念加以謀劃和解決

  我國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將進入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新發展階段。自覺運用系統觀念和系統方法全面統籌和協調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各領域工作,確保我國發展行穩致遠,是立足國內國際兩個大局,根據我國發展階段、發展環境、發展條件變化提出的要求,具有很強的現實針對性和戰略引領性。

  經過長期奮斗,我國已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繼續發展具有多方面優勢和條件。同時,我國發展也面臨不少困難、挑戰和問題,歸結起來就是發展不平衡不充分。發展不平衡,主要是各區域各領域各方面存在失衡現象,制約了整體發展水平提升﹔發展不充分,主要是我國全面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還有相當長的路要走,發展任務仍然很重。推動解決這些問題,必須堅持辯証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根據新發展階段的新要求,堅持問題導向和目標導向,堅持運用系統觀念和系統方法觀大勢、看問題、作決策,著力固根基、揚優勢、補短板、強弱項,推動經濟社會全面協調可持續發展。

  從更大時空背景看,當今世界正經歷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我國正處於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關鍵時期。經過不懈奮斗,中國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中華民族從來沒有像今天這樣接近偉大復興的目標。我們必須乘勢而上、一鼓作氣,堅定不移、排除萬難向著民族復興這個既定目標邁進。同時必須清醒看到,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絕不可能輕輕鬆鬆、一帆風順。歷史事實表明,越是取得成績的時候,越是要有如履薄冰的謹慎,越是要有居安思危的憂患,絕不能犯戰略性、顛覆性錯誤,特別是要防控那些可能遲滯甚至中斷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的重大風險。從國際環境看,當今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既不是一時一事之變,也不是一域一國之變,而是世界之變、時代之變、歷史之變。國際力量對比深刻調整尤其是“東升西降”是大變局發展的主要方向,新冠肺炎疫情全球大流行是加劇大變局演進的催化劑,世界進入動蕩變革期是大變局的基本特征。能否應對好這一變局,關鍵要看是否有識變之智、應變之方、求變之勇。

  順利實現“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主要目標和2035年遠景目標,要求立足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戰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自覺運用系統觀念和系統方法,深刻認識我國社會主要矛盾變化帶來的新特征新要求,深刻認識錯綜復雜的國際環境帶來的新矛盾新挑戰,有效破解制約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的重大問題,確保在新發展階段實現新的更大作為。

  堅持系統觀念,全面協調推進“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工作

  “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之后,乘勢而上開啟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新征程、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的第一個五年。這五年,如期完成“十四五”規劃確定的目標任務,對我國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至關重要。要堅持運用系統觀念來觀察形勢、謀劃發展、深化改革,全面協調推進“十四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各方面工作。

  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戰略性布局、整體性推進,是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提出的堅持系統觀念的重要內涵,揭示了處理好當下與未來、全局與局部、戰略與戰術、重點與非重點等重大關系對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重大意義,為我們在實踐中堅持系統觀念指明了方向和路徑。

  加強前瞻性思考,要求我們堅持用全面、辯証、長遠的眼光看問題,把歷史、現實、未來貫通起來審視,把近期、中期、遠期的目標統籌起來謀劃,充分認識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的決定性成就,牢牢把握“十四五”時期我國發展環境面臨的深刻復雜變化,准確識變、科學應變、主動求變,努力在危機中育先機、於變局中開新局,推動我國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加強全局性謀劃,要求立足國內國際兩個大局看問題,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的要求,統籌改革發展穩定、內政外交國防、治黨治國治軍,統籌穩增長、促改革、調結構、惠民生、防風險、保穩定,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自覺把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工作放到大局中進行思考和定位,積極服務大局,以卓有成效的工作推動大局持續發展。加強戰略性布局,要求著眼在社會主義現代化基礎上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這一戰略目標,系統謀劃黨和國家重大戰略問題,以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為根本目的,堅定不移貫徹新發展理念,著力構建新發展格局,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深入實施科教興國戰略、人才強國戰略、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可持續發展戰略等,為實現高質量發展提供戰略支撐。加強整體性推進,要求始終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堅持發展這個黨執政興國的第一要務,加強政治建設增強治國理政能力,加強文化建設匯聚精神力量,加強社會建設提升治理服務水平,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推動綠色發展,注重各項工作的關聯性,在統籌兼顧中實現協同發展,在揚長避短中提升整體效能。

  堅持全國一盤棋,更好發揮中央、地方和各方面積極性,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必然要求。前進道路上,面臨的風險挑戰隻會越來越復雜,甚至會遇到難以想象的驚濤駭浪。面對各種風險挑戰,知難而進、迎難而上並取得勝利,必須充分發揮社會主義制度集中力量辦大事的顯著優勢。這就要求始終堅持和加強黨對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全面領導,既要不斷提高政治判斷力、政治領悟力、政治執行力,不斷提高把握新發展階段、貫徹新發展理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政治能力、戰略眼光、專業水平,增強全黨思想上的統一、政治上的團結、行動上的一致,又要有效化解社會矛盾,廣泛凝聚社會共識,全力畫好同心圓,凝聚黨心軍心民心,集合人力物力財力,把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凝聚起來,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因素,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力量,確保黨中央決策部署有效落地落實,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

  (作者為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 人民日報 》( 2021年02月03日 09 版)

(責編:謝倩、秦華)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