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河北灤南縣李營村:夯實鄉村治理根基

2020年12月31日09:14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河北灤南縣李營村:夯實鄉村治理根基

栽花、種草、植樹,萬棵樹木、萬平花草把村庄渲染成綠色,織成一幅美好畫面:三季鮮花盛開,四季綠色蔥蘢,樹在林中,房在樹中,人在綠中。這是全國文明村、全國衛生村河北省唐山市灤南縣李營村的景象。

上世紀80年代,“四難三少”是李營村的真實寫照:支部是擺設,作用發揮難﹔賺錢無門路,群眾致富難﹔集體實力弱,花錢辦事難﹔管理沒章法,村庄治理難。村民收入少,過好日子的少,鄰裡團結的少。這種狀況制約著村庄發展,阻礙著鄉村振興。那時候的李營村,私搭亂建,污水橫流,治安亂,民風差,是遠近聞名的窮村、亂村。

基層黨組織的治理能力直接決定著鄉村治理成效。1987年,李志剛接任村黨支部書記后,帶領全村群眾開展扎實有效的鄉村治理。李營村黨支部獲得全國先進基層黨組織稱號,李志剛也被評為全國勞動模范,當選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隻有村集體經濟足夠強大,才能為村子干實事、為集體辦公益、為群眾謀福祉。否則,鄉村治理就沒有底氣、缺少根基。”李志剛說。

刀刃向內,自設緊箍咒。村黨支部向村民公開了兩委班子“約法五章”:送禮不要、吃請不到、辦事講公道、待客自己掏腰包、親戚朋友不許沾光。村庄建設中,黨員帶頭、群眾出義務工已成常態:2000年安裝管灌節省資金1萬元,2008年新民居加裝紅頂節省資金12萬元,2012年建人工湖節省資金125萬元……幾十年來,累計出義務工達10萬多個,節省資金五六百萬元。2018年村裡建農村黨員培訓基地,黨員干部連續70多天出工出勞,提前了工期並節省了開支,被群眾稱為“老虎隊”。

產業升級,調整結構拔窮根。村裡接連完成拱棚蔬菜、冷棚蔬菜、中棚蔬菜、溫室棚菜、豬沼菜一體化生態棚菜和現代農業示范園跨越升級。如今村裡已啟動第八次結構調整,現代農業發展進入一個嶄新階段,村民人均年收入增長到6萬多元。

李營村是典型的棚菜種植區,一家一戶獨立經營,水電自己解決,道路自己鋪設,導致成本高且極為不便。村兩委決定,集體出資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提供基本公共服務,水、電、路通到蔬菜大棚,統一管理,優化服務。硬化路面進地頭,基礎設施進大棚,村民開著汽車種菜,擰開龍頭澆水,既解放了勞動力又釋放了活力,在李營村“快樂農業”成為一道亮麗風景。

創新路徑。傳統種植方法、家庭經營模式造成土地升值潛力越來越小,而棚菜種植區土地流轉困難,難以實現規模經營。李營村在家庭經營基礎上,對全村土地統一規劃、統一標准、統一施工、統一管理,在不改變承包經營關系前提下,繞過土地流轉實現了規模經營,提升了農業效益。

在推進鄉村治理過程中,李營人發現觀賞林替代經濟林、栽小樹賣大樹滾動發展的商機,便整合村內零散邊角地建成高檔綠化苗木基地,流轉鄰村閑散土地栽植高檔綠化苗木,村中廢棄的育苗室轉為經營鮮花綠植,讓閑散土地升值,給集體經濟“造血”。把簡單的栽樹、賣樹過程,循環成滾雪球式發展的“綠色銀行”。現在,李營村擁有500畝高檔綠化苗木培育基地,僅此一項村裡每年收入幾十萬元,蹚出了一條通過內涵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的成功路徑,筑牢了鄉村治理的“壓艙石”。(本報記者 喬金亮)

(責編:劉尤罕、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