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寧夏推動城市基層黨建邁上新台階
以網格密度提升治理精度

2020年12月18日14:04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原標題:以網格密度提升治理精度

本報銀川訊 (通訊員 寧組軒)今年初,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大考”,寧夏城市基層黨建工作暴露出一些短板問題,引發各級黨委深刻思考。在疫情防控工作進入常態化后,寧夏自治區、市、縣三級黨委迅速行動,主動檢視問題,進一步織密基層組織體系,精准劃分網格,強化街道社區黨組織領導,努力推動城市基層黨建上新台階。

組織體系由“疏”變“密”。自治區黨委、各地級市相繼出台制度,指導社區及時調整設置黨組織,全面構建“社區黨委(黨總支)、網格(片區)黨支部、院落(樓棟)黨小組”三級社區黨組織鏈條。將黨員人數100人以上的社區黨支部改設黨委或黨總支,因地制宜建立網格(居民區)黨支部、院落(樓棟)黨小組,不斷壓實黨的工作,推進各項工作覆蓋小區、滲透網格。同時,在“無物業、無安保、無封閉”的“三無小區”、背街小巷、兩新組織設置黨組織,構建“一應俱全”的組織體系,提升“一呼百應”的政治功能。吳忠市在80個社區共組建17個社區黨委(總支)、43個小區(網格)全部成立黨支部,設立小區(網格)黨小組199個、樓棟黨小組60個、黨員中心戶186個,推動城市基層組織體系由“小支部”向“大黨委”轉變。

網格黨建由“粗”變“細”。寧夏各地把合理劃分網格作為城市基層黨建和社會治理的基本手段,充分運用抗疫工作收集整理的居民信息數據,根據地域、居民、駐區單位、黨組織和黨員等情況,優化調整網格設置。推行多網合一,加強網格資源配置,將黨支部或黨小組建在網格上,補充專兼職網格員隊伍力量,整合各級黨建信息平台與政務信息平台、城市管理服務平台等,打造集基層黨建、社會治理、民生服務等為一體的“全科網格”,推動網格化治理從粗放向精細轉變。今年以來,全區共新增劃分網格721個、新增網格黨支部489個﹔新增網格員1828名,其中專職網格員1299名﹔新增樓棟長13321名、新增單元長20693名。中衛市將120個城市大網格細分為369個小網格,組建督導員、網格長、網格員、樓棟(單元)長四級服務隊伍,通過公益性崗位招聘等形式補充專職網格員,下沉機關企事業單位干部擔任居民小區樓棟(單元)長,同步建立健全“5+6”精細化服務工作機制,確保網格內的問題得到閉環處理。

區域化黨建由“虛”變“實”。疫情初期,面對街道社區人員力量不足的問題,各地組織駐區單位黨組織和黨員積極參與社區報到,服從社區黨組織統一調度,成為基層戰疫一線的重要力量。疫情防控工作進入常態化后,各地及時把疫情期間的好做法轉化為黨建工作的常態化制度機制。截至目前,全區48個街道、564個社區全部成立了“大工委”和“聯合黨委”,轄區內非公企業和社會組織黨組織集中調整隸屬關系,統一由街道黨工委管理。石嘴山市大武口區人民路街道建設社區推行“紅色物業”治理模式,健全黨組織領導下的居委會、業委會、物業公司多方聯動工作機制,並組建以社區“兩委”成員、社區民警、物業服務人員、城管中隊、黨員中心戶、樓棟長、黨員志願者等為成員的紅色物業理事會,協力改善社區環境,提升居民滿意度。

黨建引領治理由“軟”變“硬”。疫情發生之初,群眾對居家隔離、小區封控有意見分歧。社區黨組織連續召開黨組織會議,發揮各類組織聯系不同群體優勢,分頭做群眾工作,迅速統一了思想,凝聚了抗疫共識﹔一個個黨員如一面面鮮紅的旗幟走在前、作表率,讓群眾感受到黨的溫暖。自治區黨委制定出台《關於完善基層治理體系提高基層治理能力的若干意見》等“1+6”的制度體系。自治區黨委組織部印發《關於進一步加強黨建引領基層治理的若干措施》,就城市基層黨建引領社區治理提出7條具體措施。銀川市興慶區滿春社區突破傳統的“政府一攬子、社區全兜底”治理模式,通過打造市民驛站,引導居委會、社會組織、專業機構、企業協同運作,圍繞轄區居民黨建團建、健康醫療、文化娛樂、就餐用餐、事務辦理等服務需求,提供集約化、開放式“合伙服務”,構建“15分鐘”黨群服務圈和便民生活圈,同時利用陣地和資源優勢,提供“社區警務、矛盾糾紛處理、法律顧問”等個性化特色功能。

(責編:謝倩、閆妍)
相關專題
· 黨的建設數據庫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