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記者 劉維濤 江 琳
2020年12月01日07:0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圖①: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大型雕塑《旗幟》。 |
2015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主持召開全國黨校工作會議並發表重要講話。習近平總書記深入闡述了做好新形勢下黨校工作的重大意義,突出強調了黨校必須堅持的正確政治方向,對於開創黨校工作新局面、建設高素質干部隊伍產生了深遠影響。
5年來,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重要講話精神和黨中央部署要求,堅持黨校姓黨,堅持從嚴治校,堅持高標准辦學,展現了新面貌,呈現出新氣象。近日,本報記者走進各地黨校(行政學院)和干部學院採訪調研,推出系列報道,敬請關注。
——編 者
11月7日,立冬,位於北京西郊的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大院內,銀杏成林,秋色正盛。下午兩點剛過,學員們便三三兩兩輕聲交談著,趕往大禮堂。
下午是一堂大課,中央有關負責同志作輔導報告,主題是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空軍西安飛行學院政治工作部主任梅德沛對即將開始的課充滿期待,他是廳局級干部進修班“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研究專題的學員。一個多月下來,筆記記了一大本。梅德沛坦言:“系統的理論學習讓我在理論上更清醒,黨性教育課讓我在思想上更堅定,更心明眼亮了。”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黨校姓黨,決定了黨校工作的重心必須是抓黨的理論教育和黨性教育。領導干部到黨校學習,主要任務是學習黨的理論、接受黨性教育。近年來,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和干部學院把黨校姓黨原則貫徹落實到辦學治校的全過程和各方面,特別是把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作為中心內容和首要任務,著力抓好主業主課, 辦學水平和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聚焦主業主課
黨的旗幟亮出來
學習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前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各類班次的教學中心內容
中國共產黨人依靠學習走到今天,也必然要依靠學習走向未來。
翻看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廳局級班(第76期)的課表,教學重心躍然紙上。粗略算來,一個半月的培訓,總計56課次,其中理論教育單元31課次,黨性教育單元13課次,二者佔比達78.6%。
2019年頒布的《中國共產黨黨校(行政學院)工作條例》對理論教育課和黨性教育課佔比劃出了不低於70%的“硬杠杠”。同時規定,各級黨校(行政學院)主體班次都應當設置黨性教育課程,黨性教育課程的比重不低於總課時的20%。
為什麼要劃定底線?一位長期在黨校任教的老師說,曾經有一段時間,一些地方的黨校教育培訓黨味不夠、定位不准,教學內容安排與普通學校和社會培訓機構區別不大。
2015年12月召開的全國黨校工作會議,在黨校事業發展史上有著非凡意義。
習近平總書記在會上的重要講話,回答了為什麼辦黨校、辦什麼樣的黨校和怎樣辦黨校等一系列重大問題。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校(院)長何毅亭說,“很多重大問題,很多期待已久的問題,都有了答案。”
採訪中,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和干部學院的教師們普遍反映,會議以后,干部教育培訓事業迎來了新的春天,“明確了方向,清楚了任務,心裡透亮了,精力集中了,教學質量水漲船高”。
理論創新每前進一步,理論武裝就跟進一步,是我們黨加強自身建設的基本經驗。學習貫徹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當前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干部學院各類班次的教學中心內容。
組織編寫研究闡釋馬克思主義基本原理和黨的理論創新成果的權威教材,是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的優良傳統。黨的十九大召開后,編寫出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基本問題》成為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實施的頭號工程。舉全校(院)之力,組織52位具有較強代表性和較高學術造詣的專家學者共同參與編寫的這部教材,一經出版就被全國黨校(行政學院)系統廣泛使用。學員們普遍反映,教材對於幫助廣大黨員干部在讀原著、學原文的基礎上,更好領悟原理、把握要義,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此外,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還組織出版了《習近平的七年知青歲月》《習近平在正定》《習近平在廈門》《習近平在寧德》《習近平在福州》《習近平在福建》系列採訪實錄,也被廣泛應用於黨校(行政學院)和干部學院的課堂教學。
中國浦東、井岡山和延安干部學院同樣結合自身辦學特色,圍繞推動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進教材、進課堂、進頭腦,自主編輯出版了系列教材,開發了相關課程,總論、分論和特色課程相結合,形成一個完整而豐富的課程體系。
各地黨校(行政學院)也都積極探索,如浙江省委黨校(行政學院)聚焦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在浙江的萌發與實踐,開發忠實踐行“八八戰略”、奮力打造“重要窗口”系列課程﹔河南省委黨校(行政學院)已開發相關案例教學專題20余個……
“黨校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精心安排了豐富的課程,既從總體上把握其科學體系和思想精髓,也從各個領域深入理解其基本內涵和基本要求,切實增強了我們學習貫徹的理論深度、實踐力度和情感溫度。”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廳局級班(第76期)“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和黨的建設”專題研究班學員、湖南湘潭市委書記曹炯芳說,同學們都十分珍惜這次學習機會,認真讀原著、悟原理﹔課余飯后,師友們一起邊散步邊交流,“整個校園充滿了學習之風、朴素之風和清朗之風。”
強調入腦入心
理論教育活起來
用理論的力量、思想的力量引導學員對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成果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
如何增強理論教育的吸引力和說理性、做到入腦入心,是理論教學工作者共同的課題。
牢牢抓住干部學員的注意力並非易事。如今領導干部大都具有較高學歷,熟悉黨的理論,很多不是第一次進黨校,並且具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照本宣科式的教學方式,顯然無法滿足他們的需求。
記者在採訪中發現,這些重回校園的干部學員們,都在認真聽課、深入研討,注意力高度集中。這樣的效果,無疑與“用學術講政治”的教學理念分不開。
今年春季學期,因疫情防控需要,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沒有安排班次,但教務部和各教研部門並沒有輕鬆多少,圍繞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系列專題開了10多次集體備課會。大家集思廣益、集體攻關,按照“用學術講政治”的要求,打造樣板課。
用學術講政治,就是要對黨的思想理論和重大決策部署進行學理闡釋,用理論的力量、思想的力量引導學員對馬克思主義及其中國化成果做到真學、真懂、真信、真用。
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教務部負責同志說,“講政治”要求必須講全、講准,講深、講透每個專題﹔用學術講,要求拓展途徑和方式,充分運用馬克思主義立場觀點方法來講。“關鍵是要把理論的現實依據和歷史邏輯講出來,把政策背后的學理支撐、學術框架講出來。”
達到這些要求,就必須加大教學的科研含量。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科研部負責同志介紹說,他們圍繞“教學出題目,科研做文章”,加強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研究中心建設,實施教學和智庫建設創新工程,制定並實施校(院)科研發展規劃等,推動教師坐下來搞科研,用創新成果進一步提升教學質量。
3年來,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持續打造“用學術講政治”的樣板課,相關課程備受學員好評:“學術氛圍很濃,黨校教學更加生動、更加深刻了,紅色殿堂的真理味道更加濃郁。”“黨校學習充電,信仰更加堅定。我更加深入地理解和認識了黨的理論的科學性。”……
為了提升教學質量,中國延安干部學院探索建立了“兩輪驅動”的工作機制——同一門課的老師組成課程項目組,持續推進理論研究,在深度和厚度上做文章﹔同一個班次的所有任課教師又組成教學項目組,進行集體備課,實打實地解決學員思想上的“疙瘩”。
理論與實踐相結合,也是干部教育培訓工作的重要原則。10月15日上午,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陸元兵老師講授“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基本立場觀點方法”課程,3個小時下來,學員們的筆記本記得密密麻麻。這堂課廣受學員好評,就因為它不僅講案例,還幫助學員掌握在科學理論指導下開展工作。
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長梅黎明介紹,學院通過多種形式打出“組合拳”,努力讓理論教育活起來、實起來,引導學員學而信、學而用、學而行,更好用科學理論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
用好永久教材
黨性教育強起來
依托紅色資源,增強史料支撐,增加思想含量,促進廣大學員知之深、信之篤、行之實
黨性教育是共產黨人修身養性的必修課,也是共產黨人的“心學”。講好這門必修課,提高黨性教育的時代性、針對性和有效性,是干部教育培訓的重大課題。
近年來,各級黨校(行政學院)和干部學院在黨性教育方面增加分量、優化質量,在歷史與現實、理論與實踐、感性與理性的融會貫通上做文章,促進廣大學員知之深、信之篤、行之實。
10月26日晚,中國井岡山干部學院禮堂,一堂“品讀紅色家書”黨性教育課程正在進行。“如果有天收到的是空白信,說明我已經犧牲。”4位教師在台上深情朗誦陳毅安的《無字書》、趙一曼的《示兒書》等紅色家書及其背后故事。容納近500人的禮堂,無一人離場,不時傳出抽泣聲。
與此同時,中國延安干部學院一號會議室,傳出了豪邁的合唱聲,這裡正在上一堂激情教學課。《東方紅》《繡金匾》……授課老師曹琨教授用陝北方言唱出洪亮的男高音,讓學員們自然進入延安時期的歷史情境。“這些民歌裡有延安精神、有黨的優良作風、有水乳交融的黨群、軍群、干群關系,是黨性教育的豐富教材。”曹琨說。
井岡山、延安都是革命聖地,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在那裡留下了優良傳統和作風,形成了井岡山精神、延安精神,都是我們黨的寶貴財富,是干部教育的永久教材。如何用好這筆財富、這本教材,是一個必答題。
近些年來,兩所干部學院依托紅色資源,把革命舊址轉化為新課堂,把實物史料轉化為新教材,把資源優勢轉化為教學優勢。
在中國延安干部學院的馮建玫教授看來,黨性教育從來不是抽象的,她在“四·八”烈士陵園講授一堂關於初心的現場教學課,讓學員陷入了短時的沉默。“我們就是要通過教學,打開學員感情的閘門,讓他們從感性出發,拾級而上獲得理性認識。”馮建玫說。
“現場教學課我們過去是‘有’,近年來追求一個‘好’字,要講好共產黨人的心學。”中國延安干部學院分管日常工作的副院長李國喜說,這就要同時在“史”和“論”上下功夫,既要有豐富史料的支撐,又要增強課程的思想含量,才能真正做到入情入理又入心。
而在位於改革開放前沿陣地的上海,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則探索融入了時代精神的黨性教育。學院開展“沿著總書記的足跡,牢記總書記的囑托”“航天強國”“核電強國”等主題黨日活動。學員既可以置身一大會址感悟中國共產黨的“開天辟地”,又可以到上海中心大廈俯瞰城市繁榮景象,領略改革開放帶來的巨大發展變化。
嚴肅黨內政治生活,既是加強管理之舉,也是強化黨性教育的重要途徑。如今,進入黨校(行政學院)的學員,首先成立臨時黨支部,學員在支部帶領下,堅持“三會一課”,為學員過“政治生日”﹔學制在一個月以上的班次,還要結合學習內容開展黨性分析。
黨的十九大閉幕第二天,中國延安干部學院“認真學習貫徹十九大黨章”的專題課程就走進了課堂。目前,這門課也成了每個班次的必修內容,是很多學員培訓的“第一課”。
如今,在各個院校的課程設置中,都有專門的黨性教育板塊,有黨章黨規黨紀和有關理想信念教育、黨的宗旨教育、黨史國史教育、革命傳統教育、反腐倡廉教育等一系列課程,引導黨員領導干部解決好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這個“總開關”問題。
《 人民日報 》( 2020年12月01日 19 版)
相關專題 |
· 人民日報黨建組記者專欄 · 黨建周刊 |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