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武漢市新洲區搭建社區治理平台——共享小屋,我們的安樂窩

2020年11月19日13:48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最近幾個月,武漢市新洲區陽邏街道天琴灣社區志願者程姣玉,經常和幾位年齡相仿的居民,在社區“共享小屋”練瑜伽。“我們原來都互不相識,現在成了閨蜜。”程姣玉說:“這都得歸功於‘共享小屋’。”

今年以來,天琴灣社區以“共享小屋”為基層治理抓手,讓居民行動起來,互融共促,建設“共享社區”。

有陣地有活動

居民來了 民心近了

今年6月,社區黨支部在充分征集居民意見的基礎上,將社區兩處架空層改造為居民娛樂、休閑、健身活動場所。一處供中青年使用,內設圖書角、健身室、刺繡坊等活動室﹔一處供青少年、兒童使用,內設游樂場,社區黨支部將它們命名為社區“共享小屋”。加上社區原有的老年人活動中心,天琴灣社區現有3個“共享小屋”。為把小屋用好用活,社區公示管理制度,推選居民管理志願者,實現居民自用自管。家門口的“共享小屋”,吸引居民主動走出家門,走進社區,拉近距離。

在社區居民微信群裡聽說“共享小屋”裡可以練瑜伽,一直在老年大學裡練瑜伽的程姣玉,在微信群裡一吆喝,將練習場所搬至“共享小屋”,十余名居民及時響應。居民彭臘香的旗袍秀也在“共享小屋”裡收獲一批“粉絲”。此外,社區聯合共青婦聯等群團組織,定期在小屋內開展文娛活動,通過黨建帶群建,激活共建。

有黨員有服務

黨徽亮了 治理活了

“探索基層治理新模式,天琴灣社區打造了線上、線下兩類‘共享小屋’。”社區黨支部書記陳敏介紹。其中,線上“共享小屋”指的是網格微信群,社區依照網格劃分共建立10個微信群,包含社區網格員、戶主、下沉黨員干部、業委會、物業企業等成員。

“共享小屋”作為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創新載體,社區黨組織引領,發揮社區黨員干部的頭雁作用,帶動居民通過線上線下“共享小屋”平台,分享閑置資源、反映居民需求、積極建言獻策,激發熱情、整合力量,讓居民在參與中爭取需求、獲得需求、享受需求,實實在在當上社區“主人”。

50多歲的張德生雙腿殘疾,獨自居住,出門買菜不便,在網格微信群裡提出希望有居民幫忙。住對門的老黨員楊火伢主動“接單”,承擔服務,他還動員老伴每周為張德生家打掃衛生。疫情期間,黨員包樓、志願結對等互幫互助、鄰裡守望,通過“共享小屋”得以常態化。同時,社區將下沉黨員干部拉入群內,主動亮出身份、帶頭領辦服務、參與社區議事。

70多歲的金利民是天琴灣小區42棟樓棟長,也是一名退休黨員干部,他平日無償修理社區損壞的公共物品,有居民看到后將照片發至群內,群友紛紛點贊,積極學習。社區報到黨員佔偉得知結對幫扶困難戶趙前進的孫子被開水大面積燙傷、久治未愈,購買米、食用油等物資上門關心慰問。網格員“群主”將暖心瞬間分享到“共享小屋”,宣傳典型、溫暖民心、凝聚人心。

有聯動有平台

三方“動”了 難題少了

不少居民在微信群裡反映29棟架空層每逢汛期積水嚴重,存在安全隱患。社區黨支部組織業委會、物業企業在“共享小屋”召開“三方聯席會議”,迅速制定解決方案,改造該架空層地下管網,今年7月已完工。2018年底,天琴灣小區被列為武漢市重大消防安全隱患小區,需要啟動維修資金進行整改。社區黨支部牽頭成立6個紅色工作隊,由樓棟長擔任隊長,通過“共享小屋”線上廣泛宣傳,實時公開工程進度、資金使用,線下進門入戶講解消防安全知識和維修資金使用政策,並於今年8月順利完成整改。

新洲區委組織部以天琴灣社區為試點,抓牢“三方聯動”機制,汲取抗疫經驗,打造小區“124”聯動議事平台。“1”即小區黨支部,“2”即小區物業企業和業主委員會,“4”即下沉單位代表、駐社區單位代表、網格員代表和居民代表。新洲區委組織部還將完善“共享小屋”,健全體制機制,積極推動“共享社區”走向常態化,營造溫馨互助的社區家園。(通訊員 劉伶 羅緣琦)

(責編:梁秋坪、呂騰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