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時代先鋒)

尼瑪扎西選育良種帶動農牧民脫貧致富——高原留下青稞香

本報記者  申  琳  袁  泉  鮮  敢

2020年11月05日08:37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這個秋天,雅魯藏布江兩岸的青稞又迎來了豐收,但選育高產青稞的尼瑪扎西卻再也看不到了。

尼瑪扎西,西藏自治區農牧科學院(以下簡稱“西藏農科院”)原黨委副書記、院長,被譽為“青稞博士”。作為西藏青稞科技重大專項、西藏農作物育種的首席科學家,尼瑪扎西帶領團隊,先后選育出了20多個青稞新品種(系),其中“藏青2000”品種平均畝產達350公斤,為西藏年糧食總產量突破100萬噸做出了重要貢獻,惠及雪域高原上百萬農牧民。

今年9月5日,尼瑪扎西在西藏阿裡出差途中,不幸遭遇車禍,經搶救無效逝世,終年55歲。

“讓村裡人都能吃飽,不再為糧食發愁”

尼瑪扎西的家鄉,在西藏山南市扎囊縣扎塘鎮雜玉村,那裡土地貧瘠、干旱少雨。“村裡種的青稞長得矮矬矬,收割時還得跪在地上收。”尼瑪扎西的哥哥桑杰洛布回憶,“青稞品種不好,籽粒長不熟,不能當糧食吃,隻能拿去喂牲畜。”

那時候,尼瑪扎西一家人隻能靠燒制陶器的手藝,去澤當、瓊結等地用陶器換糧食。常常一走就是八九天,難賣的時候要半個月,才能換回三四袋青稞。

“我小時候就和媽媽說,希望爸爸和哥哥不用四處去以土陶制品換取青稞種子,想讓青稞長得好、產量高。”尼瑪扎西曾回憶那段艱苦歲月。“讓村裡人都能吃飽,不再為糧食發愁”的願望在他心裡默默生根發芽。

天資聰穎,加上勤奮好學,1982年尼瑪扎西懷揣兒時的夢想考入西北農大農學系,雜玉村走出了第一個大學生。后來他又考取了中國科學院研究生碩博連讀,成為西藏歷史上第一個農學博士。

1992年,他以優異成績獲得前往加拿大沙斯克春恩大學進修深造的機會。尼瑪扎西曾說,“當單位來信希望我學成回國時,我知道這是家鄉人民在呼喚我,我心中陡然升起強烈的責任感,我應當回國。”無論身在何處,他始終眷戀著高原熱土,學業完成后,放棄了國外科研機構的高薪聘請,毅然回國,從事高原農業和青稞育種研究。

一顆種子,扎根在高原,開始慢慢地發芽。

“做一名受農民歡迎的‘土專家’更值得驕傲”

深秋時節,扎囊縣孟卡榮村的青稞剛剛豐收,農民們正駕駛著拖拉機深鬆耕地。

“出苗時,尼瑪扎西院長來過﹔8月25日,他也來過﹔他說收獲的時候還要來。”村支書嘎瑪歐珠清楚記得,尼瑪扎西院長蹲點在村裡,從選用良種、科學技術、田間管理等多個方面進行指導,“他話不多,每次一來就沖到地頭開始忙碌。”

“村裡從2013年開始種‘藏青2000’,現在全村共種了800畝,今年畝產650斤左右。”嘎瑪歐珠說,從畝產不足300斤到畝產300多公斤,從人均年收入4000元到1萬元,高產青稞改變了村民的生活面貌。2016年,孟卡榮村整村脫貧摘帽。

為了選育青稞新品種“藏青2000”,尼瑪扎西和他的團隊傾注了近20年的心血。

青稞主產區的示范推廣田,他要去﹔氣候差異明顯的偏遠山鄉,他也要去﹔連外出開會趕飛機的間歇,還要跑到機場周邊的農田去察看、記錄青稞長勢狀況。

“剛開始試種時,尼瑪扎西院長每天起早貪黑,在田間地頭和農民一起,經常一連好幾個小時喝不上水。”在白朗縣金嘎村村主任普瓊印象中,尼瑪扎西是一個能和農民打成一片的“土專家”。

西藏農科院農科所研究員禹代林告訴記者,尼瑪扎西常說,要善於聽農民說話,說農民聽得懂的話。“比如,一畝地要施50毫升農藥,農民可能沒有概念。你跟他講,施‘兩瓶蓋’的農藥,他就懂了。”       

“農業科技工作者的貢獻大小,不是在國際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多少論文,而是有多少成果能被農牧民使用,幫助多少農牧民脫貧致富。”在尼瑪扎西看來,“做一名受農民歡迎的‘土專家’更值得驕傲。”

瀏覽尼瑪扎西的微信朋友圈,多半是旅途奔波中的工作感悟:“一路普降大雪。對草地作物返青利好,但望盡快陽光普照以免雪災。察隅縣今晚對於隻帶夏天的衣服的人,好冷。”“墨脫寸土寸金:果園裡種植玉米,玉米間種稻秧﹔平緩土地開墾農田,緩坡地修成梯田種植水稻﹔坡地開墾成水田。”

“尼瑪扎西不是在實驗室,就是在試驗田,抑或是下鄉和下鄉途中。”與他相識幾十年的西藏科技廳廳長赤列旺杰感慨地說,“一天24小時,他的心都在青稞上。”

截至目前,“藏青2000”累計示范推廣330.87余萬畝,佔西藏全區青稞種植面積的50%以上,畝均增產25公斤,新增產值3.98余億元。

“論文寫在大地上,成果留在農戶家”

今年6月13日,尼瑪扎西在為青稞產業扶貧“帶貨”的一場直播中,向網友展示富含膳食纖維的青稞米、青稞酒、青稞醋、青稞挂面、青稞能量棒。

“論文寫在大地上,成果留在農戶家。”尼瑪扎西認為,科技要助推農牧業發展,農牧業發展要帶動脫貧,產業化要惠及萬家。隨著青稞產品新技術、新工藝、新產品的研發和推廣,截至目前,西藏農科院已經研發青稞產品100余個,全區已有50多家規模以上的青稞加工企業。

多年來,尼瑪扎西帶領技術團隊,繪制出世界上第一個也是唯一一個青稞基因圖譜,通過現代分子生物學,特別是基因組學、功能基因組學和分子標記來選育青稞品種,首次提出了高β—葡聚糖青稞品種選育、糯性青稞育種、青稞保健食品開發等一系列青稞產業科技創新的新論點。

但尼瑪扎西並不滿足於現狀。“他有一個願望,希望我們堅持10年、15年,把冬青稞種到海拔4000米以上的高原。”西藏農科院農業所副研究員達瓦頓珠說,為了造福更多農牧民群眾,尼瑪扎西把下一步的目標設定為“高稈、抗倒、高產”的“藏青3000”。

今年9月5日,為補上全國種質資源普查的最后一塊空白,尼瑪扎西前往阿裡地區日土縣調研,在調研途中遭遇車禍,不幸以身殉職,長眠於他畢生為之奮斗的青稞叢中。

斯人已去,留下麥香綿綿,尼瑪扎西畢生堅守的科技報國精神,連同他培育的無數青稞種子,已撒遍雪域高原的山山水水。

《 人民日報 》( 2020年11月05日 11 版)

(責編:謝倩、趙晶)
相關專題
· 黨的建設數據庫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