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江蘇省揚州市沿湖村:支書劉德寶和上岸漁民的小康路

2020年10月29日08:24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支書劉德寶和上岸漁民的小康路

白鷺翩翩,湖光熠熠,白牆青瓦的小洋樓整齊地排列在沿湖大道的兩旁。今年的“十一”黃金周,江蘇省揚州市邗江區的網紅漁村——沿湖村游人如織,8天內,0.8平方公裡的土地上就接待游客數萬人次,旅游收入高達240萬元。

16年前,這裡還是個遠近聞名的“窮村”。1620人,僅有76畝地,家家戶戶隻能蝸居在船上,靠捕撈湖裡的魚蟹勉強糊口。

16年的時間,沿湖村實現了逆襲:從填塘造地到上岸定居,從靠天吃飯到發展特色鄉村旅游,從貧瘠落后的“漁花子村”一躍成為享譽全國的“最美新漁村”。蝶變的背后,離不開基層黨組織的領導,離不開黨員干部劉德寶16年如一日扎根沿湖村,帶領漁民開啟脫貧致富門。

填平600畝水塘,漁民上岸住新房

1992年,土生土長的沿湖村漁民劉德寶中專畢業,在江蘇油田找到了令人艷羨的好工作。不承想,冬日裡,老支書金光來冒著寒風劃著船找上門來,懇請他留在村裡:“你有知識、有思想,我知道將你留在村裡對你不公平,但是這裡確實需要你。”這一留,劉德寶便再也沒有離開過。

2004年,30歲的劉德寶成為沿湖村村支書。彼時的村情是“一窮二亂人心散”,村民靠打漁連飯都吃不飽,村集體還欠了20萬元外債。

沿湖村村民的祖輩來自蘇魯晉皖四省,再加上常年生活在船上,彼此之間缺乏交流。在村民的心裡隻知道家人和老鄉,從來沒有村集體的概念。

鑽船艙,跑田頭,經過一個月挨家挨戶的調研,劉德寶意識到,脫貧致富的首要問題就是齊人心。

於是在第一次村兩委會上,他明確提出“還權於民”,推行“村民代表會議”“村民代表監督”“全體黨員審議”三項民主機制。410戶村民一戶一票選出村民代表,村子怎麼發展、住房問題如何解決、水塘怎麼分……大大小小的事項都由村民代表投票決定。就像漁民撒網捕魚,一網下去,撈了幾條魚、幾隻蝦,老百姓看得一清二楚。

三項民主制度推開后,一團亂麻擰成了一股繩。1600多位村民開始打心底認同“沿湖村”,把村裡的事當成自己的事。人心齊了,過好日子也有盼頭了,接下來要解決的就是“住”的問題。

離開隨風飄搖的漁船到岸上安家,這是沿湖村漁民期盼已久的事。可村裡僅有76畝地,在哪裡蓋房?千名漁民上岸,何處落腳?

2007年,劉德寶推動沿湖村啟動“填塘整地,上岸定居”工程,決定向荒灘要生存空間,將600畝水塘填成平地。鄉裡挖渠、城裡搞建設,有多出來的土,他就帶著村民運回來。“百家土”的運費怎麼解決?沿湖村沒有企業老板資助,隻能靠“化緣”。每天天不亮,劉德寶就騎著摩托車去鎮上,再坐公交車到區裡,托熟悉的區人大代表、找區分管領導,每趟來回要3個小時,苦苦跑了3個月,才獲得了5萬元的啟動資金。

填塘、筑底,這10年,劉德寶已然“長”在了工地上。整整6年,荒灘變土地。又過了3年,沿湖大道兩旁村民全部上岸,住進了設施齊全的“新漁小區”。整齊劃一的小二樓,寬闊整潔的街道,草木掩映的湖口人家廣場……沿湖村搖身一變“換新裝”,村民的苦日子也都留在了搖搖晃晃的漁船上。

漁家特色旅游富了村民口袋

住的問題解決了,劉德寶的臉上還是難見笑容。國家提倡生態保護,邵伯湖屬於江淮生態大走廊范圍內,徹底退養還湖是大趨勢。可世代靠湖為生的漁民們離了打漁和養殖,還能干什麼糊口,村民的口袋怎麼才能鼓起來?

“靠水吃水”,管得了“溫飽”,卻帶不來“小康”。一時找不准發展的路子,劉德寶就找來村民代表吃飯、聊天。漁民祖上都是從各地遷來的,這一次聚會中餐桌上擺滿了五湖四海的風味兒,山東煎餅、安徽臭鱖魚、山西糯米油糕……一桌的美味匯成了一個金點子——漁家人還要吃漁家飯,隻不過換個吃法,那就是發展鄉村旅游,做足“漁”文章!把漁家美食端上來,讓游客吃個新鮮、嘗個稀罕!

2011年10月18日,首屆沿湖村漁民文化美食節在邵伯湖畔舉行。漁民們烹制出的龍形饅頭、異性花糕、清炒芡實莖、湖蝦米炒蒲菜……既保留了魯菜、徽菜和北方面食特色,又融合了漁家美食文化。周邊的村民和游客聞訊趕來,各種漁家菜被“一掃而光”。

不僅如此,水上帆船比賽、漁娘織網比賽、蟹王爭霸等特色漁文化活動輪番上演。沿湖村的精彩通過這次活動傳遍了游客的朋友圈。

守著漁文化“聚寶盆”,不能盲目發展。劉德寶心裡十分清楚,鄉村旅游如果與其他地區雷同,很容易讓游客審美疲勞,這條路子就走不遠。在村裡以“摳”出名的他竟然在2014年甩出了罕見的大手筆——花80萬元請設計師繪制了一張鄉村發展設計圖。同時他收集漁技、漁歌、漁俗等漁文化資料,為沿湖村規劃以“漁隱”為主題的“深休閑、微度假、慢文化、細體驗”特色鄉村旅游方向。

在劉德寶的動員下,走出漁村的大學生回來了,在家鄉開起了民宿﹔13家漁家樂陸續開業,漁娘們憑借一手好菜留住客人的心﹔村集體開設網店,將沿湖村的蝦餅、魚圓賣到全國各地﹔村民自發成立“俏漁娘”宣傳隊,通過社交平台的直播賬號,宣傳美麗漁村﹔“歡樂漁家金秋品蟹節”“迎端午、慶開漁民俗風情節”等漁事漁節活動輪番開展,漁家特色文化吸引越來越多的游客參與體驗……

2019年,沿湖村實現旅游產業產值2600萬元,村集體收入達到245萬元,人均年收入3.2萬元。依托漁村豐厚的生態、文化資源,沿湖村的村民開拓出了一條漁旅並舉的鄉村振興之路。

心系漁村的一草一木

“這小子做村會計時我就特別欣賞他,村裡的錢都經他的手,那時候生活困難,他偷拿點就能過好日子,可他一分錢也沒有拿過。”老支書回憶起當年的劉德寶,不住地夸獎他。

近年來退養還湖、漁民上岸、淮河入江水道整治和漁民燃油補貼等項目費用,經他手就達上億元。但劉德寶從沒讓老支書失望,以兩袖清風換得了村民的信任。

劉德寶不僅嚴格要求自己不拿村裡一分錢,還以更加苛刻的要求對待家人。他的一位親戚提出以30萬元的費用承包2000多畝芡實地。劉德寶上網查了芡實的市場價格,決定實行公開招標。

眼看煮熟的鴨子飛了,這位親戚找到劉德寶,一把鼻涕一把淚訴說自家的困難。“困難家家有,別說你是我家親戚,換成其他村民,村裡也會想盡辦法解決。”劉德寶態度堅決,“但這次芡實招標是村兩委會的決定,必須執行。”不久,一個外地客商以75萬元中標,每戶村民分到了5120元芡實承包收入。捧著厚厚的一沓鈔票,村民們不禁感嘆“書記做事行得正,芡實發財都有份”。

給獨居的五保戶孫齊友送醫送藥,資助殘疾低保戶潘學才買新車謀生,在外考察時不忘為患有風濕的邵如珍買風濕膏藥……家家戶戶的情況匯集成30余本民情日記,每一條要求都會得到劉德寶的認真回復。捧出一顆真心,贏得一片民心。“有什麼事情就找德寶書記,他是咱們的大家長!”談起劉德寶,村民沒有人不豎起大拇指。

“我認為基層干部要做好兩件事,一個就是要讓村民知道我們在做什麼、想什麼,另一個是干部要知道村民想什麼、需要什麼。”這是劉德寶始終堅持的兩個原則。

16年日升日落,滄海桑田。

劉德寶的心仍然牽挂著漁村一草一木,那副並不寬闊的肩膀仍在挑著為村民謀發展的重擔繼續前行,從未停歇。

(本報記者 鄭晉鳴 本報通訊員 張欣)

(責編:謝倩、趙晶)
相關專題
· 黨的建設數據庫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