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閻錫新:每一個抉擇都事關生死

2020年09月12日09:12    來源:河北日報

原標題:閻錫新:每一個抉擇都事關生死

       9月8日,人民大會堂,燈光璀璨。在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會上,閻錫新榮獲全國抗擊新冠肺炎疫情先進個人、全國優秀共產黨員兩項榮譽。習慣於埋頭做事、極少接受媒體採訪的他,一下子“紅”起來。

  58歲的閻錫新,是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呼吸與危重症一科主任,省呼吸疾病研究所所長。今年疫情突發,他被任命為我省新冠肺炎醫療救治專家組組長,同行稱他是“專家中的專家”。

  從1月23日起,在省衛健委不大的遠程會診室裡,閻錫新堅守了一百多個日夜。疫情高發階段,每天會診十幾個小時,逐個討論治療方案。

  你如果近距離觀察過他,會發現黑框眼鏡后面,淡定如水的雙眼裡布滿紅血絲。“在這個位置上干一分鐘,就要盡力60秒。我的背后,護佑的可是7500萬河北百姓的生命健康安全啊。”他說。

  疫情洶洶,這是一場前所未有的硬仗。

  打開那段抗疫日子裡的記憶,他輕描淡寫,但談到的每一個場景都足夠驚心動魄。1月31日午夜,張家口緊急求援:患者老代病情突然惡化,雙肺幾乎全白,呼吸衰竭,怎麼辦?

  新冠病毒充滿未知,治療方向差之毫厘,就有可能失去寶貴生命。生死一瞬,來不及半點遲疑,必須立即作出決斷。

  遠程會診室裡,閻錫新和專家們緊盯屏幕,層層分析。短暫討論后,他果斷發令:“將仰臥位機械通氣改為俯臥位,立即實施高流量氧療,開展床旁血濾。”那聲音,沉穩有力,堅如磐石。

  幾小時后患者病情好轉。一直守在會診室裡的閻錫新,長長鬆了口氣。

  一個數字背后代表一個家庭。閻錫新怕數字增長,更怕這個數字是因為自己做得還不夠、有疏漏而增長。

  面對全新的病毒,沒有現成的路走。如何防止輕症轉重症?怎樣抑制炎症風暴?如何應對多臟器衰竭?疫魔凶猛,一個個新問題接踵而來。

  向科學要答案、要方法。為了找到預警指標,他帶領專家組一個個患者比對,一個個指標查找,“救治容不得一絲失誤,我們隻能對出現變化的指標追著打。”

  俯臥位通氣、維持液體負平衡、控制炎症風暴……正是在這樣艱難的摸索中,總結出寶貴的“河北經驗”。這些方法被寫進我省診療方案,沿用至今。

  呼吸衰竭,上不上ECMO?上,可能加劇病情﹔不上,就是等死。救人如救火,每天都會面臨這樣的艱難抉擇。

  閻錫新總是很小心、很小心,權衡再三,冷靜拍板。他的冷靜,讓人踏實。有基層一線的醫護人員評價:“閻主任的氣場,讓我們有信心。”他卻說,“每一次拿意見,都可能決定患者生死,怎能不怕?但你是組長,關鍵時刻就得頂上去!”

  用藥如用兵,用醫如用將。

  深耕呼吸專業36年,各地醫院呼吸學科怎樣、醫生水平如何,早已像一張清晰的地圖,深深刻在閻錫新的腦子裡。這一次,他把排兵布陣做到了極致。

  一名患者突發多臟器衰竭、凝血功能障礙,當地專家組幾經努力仍未見起色。河北醫科大學第二醫院、省人民醫院……閻錫新立即調度呼吸、血液、心內等十幾位專家連夜馳援,優質資源精銳盡出。隨后,又邀請李蘭娟院士遠程會診,為救治患者提供指導。最終,患者在使用ECMO 57.5天后順利脫機。

  全力救治,不放過一絲希望。截至6月30日,省市專家聯合會診903人次,邀請國家級專家外援24人次,從生死之門“拽”回一個又一個鮮活的生命。

  老代就是其中一位,這是我省首例治愈出院的新冠肺炎危重症患者。2月14日,閻錫新在電視新聞裡第一次見到老代,那個專家組拼盡全力從死神手中奪回來的人,生機勃勃地站在醫院門口。

  那一幕,直到現在想起,他依然有“熱淚盈眶的沖動”。“重獲新生的藝術家,一定能畫出最美的畫吧!”閻錫新一遍遍回味,一種幸福感油然而生。

  冬去春來,從至暗到天明。老代出院了,李先生出院了,孫氏兄弟出院了,張大姐也出院了……截至9月6日,我省確診新冠肺炎患者365例,其中重危患者54例,死亡率1.6%,展示出較高的重危症救治水平。

  有人說:“他有專家之專、戰士之勇,更有醫者之擔當,是抗疫戰場上當之無愧的特殊戰士。”

  表彰大會會場裡,鏗鏘的旋律還在耳畔回響,閻錫新的目光已望向更遠的未來。

  盛譽之下,不能有負重托!他想全力推進全省呼吸學科建設質控與巡講,盡快補齊公共衛生短板﹔他打算把60篇新冠肺炎診療日記結集出版,充分總結自己的抗疫診療經驗﹔他還計劃積累更多科學數據,進一步開展新冠病毒抗原檢測攻關……

  新一輪的戰斗又打響了。而他,只是全省近23萬名醫生中的“浪花一朵”。(河北日報記者 周 潔)

(責編:劉尤罕、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