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決勝全面小康 決戰脫貧攻堅 專論)

扎實做好全面小康兜底夯基工作

中共民政部黨組

2020年08月21日08:09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增強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內在要求。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民政工作關系民生、連著民心,是社會建設的兜底性、基礎性工作。”民政工作在黨和國家事業發展全局中發揮著民生保障安全網和社會和諧助推器的基礎作用,是促進社會公平正義、激發社會發展活力、增進人民福祉的重要工作。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民政工作要更加注重和更好發揮兜底性、基礎性作用,把民生底線兜得更牢、治理基礎夯得更實,努力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步子更穩、成色更足、質量更高。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需要強化兜底性、基礎性制度安排

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強調的不僅是“小康”,更重要、更難做到的是“全面”。全面小康不僅要求發展水平達到小康,更強調覆蓋的領域、人口、區域要全面。為此,民政工作要更好履行基本民生保障、基層社會治理、基本社會服務等職責,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作出更大貢獻。

全面小康是惠及全體人民的小康,保障各類特殊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是底線任務。習近平總書記強調:“隻要還有一家一戶乃至一個人沒有解決基本生活問題,我們就不能安之若素。”把特殊困難群眾的生活保障好,是民政部門的基本職責,是解決貧中之貧、困中之困的必然要求。截至2019年底,全國共有4316.6萬人被納入最低生活保障,468.7萬人被納入特困救助供養,24.2萬孤兒被納入政府保障,分別有1085.7萬人、1368.5萬人被納入困難殘疾人生活補貼和重度殘疾人護理補貼。2019年,共救助生活無著流浪乞討人員129.3萬人次,給予臨時救助917.7萬人次。兜底保障特殊困難群眾的衣食冷暖,對留守兒童、留守老年人等群體給予必要的監護或關愛,不讓他們在全面小康的路上掉隊。

全面小康是共建共治共享的小康,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是必然要求。基層是社會治理的深厚基礎和重要支撐。廣大城鄉社區是黨委和政府聯系服務群眾的綜合終端,是落實改革發展舉措的“最后一公裡”,社區綜合服務設施是直接服務群眾的“第一窗口”。基層社會治理水平,直接影響著人民群眾對全面小康的認同度。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是對我國基層社會治理的一次大考。在疫情防控中,廣大城鄉社區工作者構筑起聯防聯控、群防群控的堅固防線,許多社會組織、慈善機構、社會工作者和志願者積極投身疫情防控。同時,疫情也暴露出一些基層單位工作力量不足、應急資源匱乏、體制機制不順等短板。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不斷加強和創新基層社會治理。以推進常態化疫情防控為契機,健全城鄉基層治理體系,真正把黨和政府的惠民之舉落實到基層,把矛盾問題化解在基層,使基層社會既和諧穩定又充滿活力。

全面小康是不斷滿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的小康,基本社會服務水平要持續提升。新時代,人民群眾對公共服務的需求逐步從“有沒有”向“好不好”轉變。民政部門承擔的養老、婚姻、殯葬等基本社會服務,事關群眾切身利益。近年來,我國養老服務加快發展,養老院服務質量持續提升,多元化供給能力不斷增強。婚姻信息全國聯網可查,服務日趨規范。殯葬改革穩步推進,惠民殯葬政策、生態安葬獎補政策廣泛實施,殯葬領域的一些突出問題得到整治。同時要看到,還存在養老服務體系不夠健全、殯葬服務供給結構和質量有待提升、婚姻登記服務便民化程度有待提高等問題。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必須解決好群眾關切的操心事、煩心事,著力發展基本社會服務,讓群眾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強化底線思維,編密織牢基本民生保障網

守住底線、突出重點、完善制度、引導預期,是習近平總書記對切實做好民生工作的重要要求。其中首要的是“守住底線”,即重點保障低收入群眾的基本生活,集中力量做好普惠性、基礎性、兜底性民生建設工作,綜合運用各種救助保障措施,兜住基本生活底線。習近平總書記強調:“對困難群眾,我們要格外關注、格外關愛、格外關心,千方百計幫助他們排憂解難,把群眾的安危冷暖時刻放在心上,把黨和政府的溫暖送到千家萬戶。”當前,我們尤其要強化底線思維,針對不同特殊困難群眾分類、精准、綜合施策,確保兜住底、兜准底、兜好底。

優先安排脫貧攻堅兜底保障工作。脫貧攻堅既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底線任務,也是標志性指標。在現有貧困人口中,有一部分是喪失勞動能力,無法通過產業扶持、就業幫扶等實現脫貧的人口﹔還有一部分則是因為各種原因遭遇臨時性困難導致收入降低的致貧或返貧人口。對此,要以開展數據比對、摸底排查和監測預警為著力點,健全及時發現機制,落實落細兜底保障政策,做到應保盡保、應養盡養、應補盡補、應幫盡幫、應扶盡扶,編密織牢民生保障網。創新完善社會扶貧參與機制,充分調動社會組織、慈善機構、志願者等力量,匯聚更強大的幫扶合力。

統籌面向各類特殊困難群眾的救助關愛舉措。我國已經建立起一整套社會救助制度,但還存在資源分布不均衡、綜合效應不強等問題。改革完善社會救助制度,需要在供給側統籌好不同部門的政策資源,在需求側統籌好不同對象的救助需求,形成以基本生活救助、專項社會救助、急難社會救助為主體,社會力量參與為補充,覆蓋全面、分層分類、綜合高效的社會救助格局,更好保障和改善各類低收入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針對特困人員、農村留守兒童、生活困難殘疾人和重度殘疾人等群體的特點和需求,精准施策、精准發力。對現行政策下無法完全解決基本生活困難的,可通過一事一議研究解決。採取適當擴大救助范圍、按時足額發放各類救助金、強化臨時救助的救急解難功能等措施,切實保障受疫情影響困難群眾的基本生活,讓各類特殊困難群眾感受到黨和政府的溫暖、社會的關愛。

提升人民群眾對基本社會服務的滿意度。民之所盼,政之所向。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結果導向相統一,把人民群眾在養老、殯葬、婚姻中的操心事、煩心事當作大事要事來抓來辦。針對不斷增長、日益多元的養老服務需求,持續推進市場化改革,擴大社會參與,優化城鄉、區域布局,增加優質養老服務供給,實現居家、社區、機構養老服務協同發展,促進醫養結合服務水平不斷提升。加快殯葬改革步伐,構建保基本、廣覆蓋、可持續的城鄉基本殯葬公共服務體系,鞏固殯葬領域突出問題專項整治成果。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推進婚姻領域移風易俗,培育文明健康的婚姻家庭文化,促進婚姻幸福、家庭和諧。

促進基層社會和諧穩定,夯實全面小康的社會基礎

科學有效協調秩序與活力的關系,保持秩序與活力的動態平衡,是基層社會治理的重要任務。要以加強黨對基層社會治理的領導為統領,一手強管理,一手抓引導,著力推動各類自治組織、社會組織等社會治理主體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運行,不斷拓展社會力量協同高效參與社會治理的廣度和深度,推動實現政府治理和社會調節、居民自治的良性互動,不斷鞏固黨的執政基礎、群眾基礎。

健全充滿活力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始終著眼於展現社會主義民主的廣泛性和真實性、提升基層社會治理實效性、促進基層社會和諧穩定,健全黨領導的自治、法治、德治相結合的城鄉基層社會治理體系,推進基層民主制度化、規范化、程序化。民政部門要和其他有關部門一道,指導各地村(居)委會依法有序開展民主選舉,完善村規民約、居民公約,加大村(居)務公開力度,發展多種形式的基層協商,健全村(居)民主管理和監督制度。堅持和發展新時代“楓橋經驗”,適應信息技術快速發展、城鄉人口流動加快等新形勢,創新拓展群眾參與基層事務的辦法和渠道。

增強城鄉社區服務能力。社區雖小,但連著千家萬戶。社區工作最終要落腳到為群眾提供優質高效的服務上。根據群眾實際需要,加強社區綜合服務設施建設,加大資源下沉和資金保障力度,引導社會資金投入,更好提供公共服務、便民利民服務,健全以群眾自治為主體、社會各方廣泛參與的新型社區治理體系,讓群眾生活和辦事更方便、表達訴求的渠道更暢通、感受到的平安和幸福更多。在常態化疫情防控中,加強社區應急管理體系建設。加強社區工作者隊伍建設,強化激勵保障,提升職業吸引力、凝聚力。推進社區減負增效,建立社區工作事項准入制度,讓社區組織騰出更多精力做好服務。

激發社會組織、慈善力量、專業社工、志願者的正能量。加強黨對社會組織的領導,堅持積極引導發展與嚴格依法管理並重,建立健全社會組織參與基層社會治理的動員激勵和監督管理機制。慈善是第三次分配的重要方式。要健全促進慈善事業發展的政策措施,激發慈善組織、愛心企業、愛心人士等慈善主體的活力,規范慈善行為,將守望相助、扶危濟困的傳統美德發揚光大。志願服務是群眾奉獻愛心的重要渠道。要為志願服務搭建更多平台,讓奉獻、友愛、互助、進步的志願精神在新時代熠熠生輝。進一步發揮社會工作者在困難救助、矛盾調處、權益維護、心理輔導、行為矯治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進一步壯大這支隊伍,為群眾提供更多個性化、專業化服務。

優化行政區劃設置等服務。穩妥有序優化行政區劃設置,發揮其對優化資源配置、推進新型城鎮化和城鄉融合發展、服務區域經濟社會協調發展的作用。進一步規范地名管理,提高地名公共服務水平,加強地名文化建設,更好服務於經濟社會發展和政治建設的需要。

《 人民日報 》( 2020年08月21日 09 版)

(責編:謝倩、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