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脫貧離不開基層黨支部“戰斗堡壘”作用

一支隊伍盤活一個村子

2020年08月18日09:36    來源:中國青年報

原標題:一支隊伍盤活一個村子

山東濟南章丘三澗溪村黨支部書記高淑貞平常開會的地方,習總書記來過。兩位不同級別的書記面對面,聊的都是做群眾工作。對高淑貞在村裡推行的為民服務卡、對黨員實行“家庭捆綁式”考核,習總書記一連說了幾個“好”。

任三澗溪村黨支部書記15年,高淑貞打贏了一場脫貧仗。她對接了一座工業園,引進60多家企業,建成29個日光溫室大棚。2019年,這個2004年負債60萬元的“問題村”集體收入超過300萬元,村民人均年純收入3萬元。

山東蘭陵代村黨支部書記王傳喜也被習總書記當面夸獎,成為“千千萬萬名農村基層黨組織書記”看齊的對象之一。

回村20多年,這個在外經商的經濟能人帶回了產業化思路,用“代村夢”吸引大批青年返鄉。

當鄉村振興號角在2017年吹響時,山東被寄予厚望,“要打造鄉村振興的齊魯樣板”,為全國幾萬個建檔立卡貧困村先行探路。用山東省委書記劉家義的話來說,山東農村過去發展中遇到的挑戰與機遇,是全國鄉村振興進程的縮影。

剛一到任,王傳喜就發現,脫貧這場仗太難打了。1999年的代村,先后有126張法院傳票等著他來處理。大半年裡,王傳喜和村“兩委”成員共出庭100余場次。因為交不起水電費,全村被停水6個月。這個地處沂蒙山區西南的古村,在20世紀90年代初負債380多萬元。

“好多困難是之前想象不到的,那時候后悔也晚了。”當時30歲的王傳喜作為經濟能人留下,有過猶豫但最終選擇迎難而上,“遇到問題就退卻,那不是年輕人的做事風格”。

從生意人到村子一把手,其中的轉換並不容易。依照過去在企業的做法,王傳喜可以把市場分析、成本控制的經驗拿來,“在村裡搞商貿、建項目”,但讓他為難的是“讀懂政策”。

“我1997年在企業入的黨,黨齡兩年就當了書記。”學政策成為這個新任村支書的日常。出於工作的需要,王傳喜每天讀黨報黨刊、看新聞聯播,找典型村子的好做法,還學習土地法、土地承包法等法律法規。

“像土地流轉、美麗鄉村建設、發展壯大集體經濟等要求,中央都提得很早,我們先了解、學習,能爭取到一些政策支持。”事實証明,對文件中這些名詞的理解與運用,給了王傳喜和支部成員實干的方向,“很多事走在了前面”。

這其中就包括實行確權確股不確地,土地還在老百姓手裡,“但位置不確定”。在王傳喜看來,搞農業離不開土地,土地是最重要的資源。2005年,村集體一次性拿出3000畝土地搞集體經營。這些從村民手中流轉出去的土地,繼續種糧食,成為幾年后農業示范園的一部分。

2008年,代村產業發展的土地基礎進一步壯大,當年流轉周邊村7000畝土地及國營農場的兩萬畝土地。其中一些土地后來鋪上了草坪,成為今天國家農業公園裡的一片開闊風景。

截至目前,代村已形成了現代農業、鄉村文化旅游、商貿物流、建筑裝飾、節會展覽、教育醫療等眾多優勢產業。

過去村民熟悉的土地上也建起了一系列新地標:蘭陵現代農業示范園、蘭陵國家農業公園、代村商城、國家4A級旅游景區……那些離開土地的村民,有的在21世紀頭10年通過投資代村商城成為股民,等待分紅﹔有的成為村企合一企業中的小老板,從和土地打交道轉為和人談生意。

今年79歲的李學全就是村裡的股民之一。離開土地的8年裡,他搬進村老年公寓,眼看著2010年和老伴投入的兩萬元本金逐步增值。到去年,分紅已達6000多元。這位放下農具的老人拿起了小時候喜歡的魚竿。因為釣魚,他被鄰村60多歲的老人誤認成退休干部,“我說我是老百姓,他不信,‘那俺跟你天地之別’”。

回想自己和代村這些年的變化,李學全一直笑,他想不出小康生活的具體樣子,但他認為,“現在吃住無憂,兒女也省心,真是過上了天上的日子。”

代村的農業產業化之路越走越寬時,高淑貞正在尋找三澗溪村窮和亂的根源,“這個村6年換了6個黨支部書記,他們也想干好啊,也有對黨對人民的一顆忠心和責任心,但為什麼沒走下去,還是基層黨組織出了問題”。

抓黨建成為高淑貞2004年上任后的工作重心,這個當了8年體育老師、有過5年村支書經驗的人,在三澗溪村到任后上的第一堂課,就是面向全村70多名黨員開講的。

除了堅持每月舉辦主題黨日活動外,高淑貞在村裡成立了財務監督委員會,“黨務、村務、財務,越亂越需要公開”。

如今為人熟悉的新媒體手段在當時的村裡還很少見,高淑貞和支部成員想了些笨辦法,設立“黨員代辦”服務崗,由5名黨員輪流值班,及時接聽村民的需求電話。為民服務卡也進入三澗溪村的家家戶戶,在這張卡上,村民吃喝住行中的任一需求都對應一位黨員。“現在看著形式有點落后了,但出發點沒變,就是關心村民的吃喝住行、耕種收割,關注村民的生老病死、婚喪嫁娶。”高淑貞說。

10多年來,這支時刻准備為民服務的黨員隊伍不斷擴充,從70多人發展至145人,其中不乏回流的本村村民。

6年前,50歲的葉玉輝回村找了份新工作,從百貨商店老板轉行為一名黨群工作服務者。不用再為購貨奔波,葉玉輝坐在辦公窗口,逐步適應訂貨單變為一疊疊濟南12345承辦單。“體力上的勞累比以前少,但腦力上的勞動更多了,還要琢磨怎麼把政策翻譯為土話,說給鄉親聽,琢磨怎麼給年輕人提供回來的平台與機會。”

這個土生土長的本地人記得家鄉之前的樣子。四五十年前,三澗溪村的東澗溪、西澗溪、北澗溪村三個村發展路徑不同,北邊土質適合種糧,南邊土質鬆軟隻能發展些石灰粉碎小產業。但窮是這裡的底色,青壯年更多出去鍛鋼、劈鐵,隻有少數人留下,“現在不同了,種糧好的地方繼續種糧,不好種地就發展新型產業”。

用高淑貞的話來說,產業落地還是要看“這地能不能叫產業的種子發芽”,“要發揮村民的主體作用和積極性,因地制宜,讓有的人殺雞但他連刀都不會拿,那肯定不行”。目前,連發醫用塑膠廠作為村裡新型產業的代表之一,已帶動了500個家庭就業,留守的村民可以從事採血針等產品的組裝工作。

相比於上任之初,如今有越來越多的人來聽高淑貞講那堂關於黨建的課。習總書記在2018年6月的視察像一次盛大的推廣,將她和村黨支部還有三澗溪村推向全國。兩年來,村子陸續迎接了考察團成員10余萬人,高淑貞已接待近1000個考察團,在今年全國疫情基本穩定后,她作了160場專題講座。

無論是讓產業落地還是治理環境,無論是鄉風建設還是村務治理,對於“把事做成”的方法,王傳喜概括為“好的時代、好的帶頭人、好的班子”,高淑貞則表述為“在大環境發展下,發揮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戰斗堡壘”這個於抗日戰爭時期提出的意象,在中國鄉村的基層政治生態中,再次成為號召黨員與群眾,打贏脫貧仗、探索致富路的有力表達。在國家重大戰略部署中,全面從嚴治黨成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國順利推進的根本保証。

“最重要的是讓農民收入多起來。”這場脫貧的仗,高淑貞不敢說已經打完了,對她和支部成員來說,要帶領村民脫貧、致富,隻有不斷地讀懂政策、理解村子,“不然不可能變成生產力”。

中青報·中青網見習記者 朱彩雲 高榮建 記者 楊月

(責編:王靜、呂騰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