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樂當脫貧致富的“活地圖”“活字典”

——記《閩東日報》原總編輯、全國脫貧攻堅奉獻獎獲得者王紹據

高建進

2020年08月11日08:46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樂當脫貧致富的“活地圖”“活字典”

火紅七月,信念如磐。在紀念中國共產黨建黨99周年的前夜,中信銀行福州分行的學習教育宣傳基地燈光明亮,座無虛席。《閩東日報》原總編輯、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的高級記者、全國脫貧攻堅奉獻獎獲得者王紹據,應邀到這裡,給中信集團駐閩分支機構全體黨員干部開了一場生動講座。

廳裡的巨大屏幕上播放著2016年2月19日,習近平總書記與“中國扶貧第一村”福建省福鼎市赤溪村干部群眾代表連線的視頻。重溫著這段視頻,總書記親切深情的話語,依然讓73歲的王紹據激動不已!視頻中,總書記稱贊王紹據“幾十年前報道赤溪村的情況就很有新聞價值”,並勉勵這位寧德的“活地圖、活字典”,協助大家總結扶貧經驗,為下一步全國全面擺脫貧困、建成小康發揮余熱。

看完這段視頻,大廳裡的熱烈掌聲經久不息,在座的黨員干部們向王紹據表達著由衷的敬意。

這是一位大半輩子矢志為脫貧攻堅而努力的新聞工作者。“在打贏脫貧攻堅戰、決勝全面小康之后,弱勢群體依然會存在,我們扶貧扶弱、扶志扶智的工作,是不會落幕的。”王紹據表示,“幫扶路上,我不會止步,也不敢停歇。我會牢記總書記的囑托,不斷發揮余熱,為群眾脫貧致富繼續當好‘活地圖’‘活字典’。”

敢於擔當 大膽呼吁

20世紀80年代初,王紹據在福鼎擔任縣委辦副主任兼縣委報道組組長。1984年春天,他聽說該縣磻溪公社赤溪村下山溪自然村極度貧窮,新聞工作者的責任感讓他決心去一探究竟。5月15日,他起個大早,從縣城乘車一個半小時到公社,隨后沿著崎嶇山路徒步26公裡抵達目的地。這個畬族村寨的貧困,讓他十分震驚:村民的口糧除了番薯絲就是野苦菜,居住的茅草房破敗不堪,大人小孩衣衫襤褸,連雙像樣的鞋也沒有……

面對貧困,王紹據感同身受。“我12歲時失去父親,13歲輟學回家放牛。白天在生產隊掙工分,晚上就自學文化知識。”他回憶,當時家裡窮得連煤油燈也點不起,自己就想辦法捉螢火虫裝在雞蛋殼裡照明學習。艱難的少年生活,讓王紹據刻骨銘心。

王紹據說,回到縣城的當晚,他輾轉反側無法入眠,下半夜起床寫就題為《窮山村希望——實行特殊政策治窮致富》的稿子,既反映了這個村寨的艱苦狀況,又提出幫助脫貧的具體措施。第二天起早,他滿腔熱忱趕到省城投稿。一位相熟的編輯卻給他澆了一盆冷水:“你這是給當前大好形勢抹黑,你不怕嗎?”王紹據雖然碰了壁,但他並沒有死心。他想:偏僻邊遠的貧困農村不只是下山溪,如果不如實向上反映,怎稱得上“鐵肩擔道義”?一定要把這個革命老區基點村的真實情況反映上去。於是,經過激烈的思想斗爭后,他頂著各種壓力,將稿件寄往人民日報社編輯部。

一個月后的6月24日,《人民日報》一版以來信形式刊登了王紹據的稿件,並配發評論員文章《關懷貧困地區》,在全國各地激起了強烈反響。同年9月,中共中央發出《關於幫助貧困地區盡快改變面貌的通知》,拉開了新時期扶貧開發工作序幕。默默無聞的赤溪村,也因此被稱作“中國扶貧第一村”。

當即,福鼎縣委、縣政府召開專題會議商討扶貧辦法,確定由王紹據當向導,帶領一支由黨政領導及相關部門負責人組成的扶貧工作隊,對這個自然村進行“輸血”式的幫扶,開了全省之先河。

踐行“四力” 永不止步

“為人民謀幸福是共產黨人的初心,脫貧攻堅是共產黨員的光榮使命。”在黨課上,王紹據如是說。他認為,作為黨的新聞工作者,既要有敢擔事的“鐵肩膀”,更要有干成事的“真本領”。這個“真本領”,就是要靠不斷增強腳力、眼力、腦力、筆力來磨煉。

1989年8月,時任福建寧德地委書記的習近平同志親自點將,選定王紹據籌辦《閩東日報》復刊事宜,並擔任報社總編輯。30多年來,他始終牢記囑托,勇挑重擔,踐行“四力”不止步。他堅持實踐第一,注重調查研究,善於觀察,腳力走得實、走得遠﹔眼力看得透、看得明﹔腦力想得全、想得細﹔筆力寫得好、寫得深。從事新聞工作這些年來,王紹據身先士卒,帶頭採寫稿件數千篇,以“三農”為題材的稿件就有360多篇。

在扶貧過程中,王紹據不斷發現和總結經驗教訓,為脫貧攻堅盡心盡責。當下山溪村民們對脫貧信心不足時,他撰寫稿件鼓勵他們樹立目標﹔當村裡人養的豬、羊等牲畜發病時,他就帶著科技書籍向他們傳授飼養知識﹔當這個窮村扶貧效果不彰時,他接連進山13趟,廣泛調查研究,得出結論是:這裡的自然條件過於惡劣,一方水土難養一方人,以此寫下《十年貧困帽,為何摘不掉》的長篇通訊,提出“換血”刨窮根等新思路。他的建議得到當地黨委政府的肯定和支持,最終將下山溪整村搬遷到赤溪行政村所在地。當時搬遷集資,王紹據帶頭捐了兩個月的工資。易地搬遷的“造福工程”新思路,后來也成為寧德地區脫貧致富的一個好經驗。

王紹據深有感觸地說,習近平總書記在福建工作期間,自己曾多次跟隨他下鄉。“總書記的調研工作非常深入,而且非常務實,尤其關心貧困群眾和弱勢群體的生產生活。徹底解決連家船民上岸問題就是典型的例証。”王紹據表示,正是這種扎實、求實、務實的作風,不斷鼓舞和激勵著自己,在扶貧工作與新聞實踐中,腳踏實地,努力前行。

傾力扶智 關注未來

在扶貧的歲月裡,王紹據始終牽挂著貧困地區孩子們的學習狀況。他認為,阻斷代際貧困,就一定要加強“扶智”,要讓窮孩子們能夠讀上書,學到知識,通過知識改變自己的命運。

早在下山溪自然村搬遷之前,村裡沒有學校,沒有教師。王紹據跑了十幾趟縣教育局,幫助協調了一位民辦教師到村裡教書。從此這個畬族村子才有了琅琅書聲。

1995年,下山溪整村搬遷到行政村所在地后,王紹據聽到許多搬遷下山的村民孩子交不起學費,眼看著輟學。他果斷把自己獲得中國新聞獎后當地政府頒發的6000元獎金,全數送到學校,為18個適齡入學的孩子解決了全部學費問題。這6000元在當時是一筆巨款,而那時王紹據一家7口人仍擠住在不到50平方米的舊宿舍裡,他的愛人原本想用這筆錢改善住房。但王紹據認為,幫助貧困孩子讀書更緊迫,讓下一代人有文化知識,才能斬斷貧困鏈。耐心地做好思想工作后,這一善舉得到家人的支持。這18名貧困生很爭氣,有的考上高中、中專,有的還考上大學,他們有了文化知識,都成了各個家庭脫貧致富的頂梁柱。

為了將扶貧真心傳承給下一代,2016年正月初三,王紹據帶著全家老少到赤溪村,並從自己的退休金中掏出6000元,為赤溪小學20名品學兼優的學生頒發了獎學金。他還指定自己的孫子王庭鈞在頒獎儀式上發言談感受,希望做到扶貧精神代代相傳。他的孫子去年大學畢業后,考上公安系統成了人民警察,主動要求到赤溪村警務室工作,傳承扶貧精神。

2017年的一天,王紹據在赤溪村走訪村民,偶然看到村民李乃鬆愁眉不展,他問明情況得知是因為女兒在福鼎城關念高中,一年的學雜費、生活費達2萬多元,家裡供不起,准備停學回家。為此,王紹據多次找到福鼎市關工委,並聯系當地信用社,一起來資助這個孩子繼續讀書。后來這個女孩終於考上大學,成為全家人的希望。

老驥伏櫪 余熱不減

2008年,王紹據退休后,仍經常到赤溪村調研脫貧進程,邀請有關部門領導,幫助加強頂層設計與規劃,積極參與謀劃發展旅游產業,讓村民們拓寬致富門路。

同習近平總書記視頻連線后,王紹據更是激情迸發,老當益壯。為了響應“發揮余熱”的囑咐,他年屆古稀,頂著腰椎突出的劇痛,加班加點28天,全面總結了赤溪村從“輸血”“換血”到“造血”3個歷程的7個方面經驗,寫出10萬多字的《赤溪——中國扶貧第一村紀實》一書,由福建人民出版社出版。該書還被評為第三屆全國黨員教育培訓優秀教材。與此同時,他還主編40多萬字的《滴水·筑夢》一書,詳盡敘說扶貧開發歷程的“寧德模式”。2018年,他又撰寫了扶貧專著《下黨在向上》。為了探討怎樣使“綠水青山真正變成金山銀山”,他自費到浙江華東林業產權交易所考察調研,認真總結那裡發展林下經濟、林產權抵押貸款、碳匯交易等有效經驗,採寫成《葉子變票子,鼓起錢袋子》的調查報告,在《人民日報》全文刊登,為全國各地加強生態建設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為傳播精准扶貧體會,王紹據不顧年事已高,先后參加180多場報告會、講座,介紹脫貧攻堅的“寧德模式”。作為老黨員,他還應邀到有關單位上黨課,結合親身經歷,大力宣傳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聆聽王老的黨課,我們深深為他數十年如一日、滴水穿石的扶貧精神所打動,為他執著的信念、高尚的情操所感動。”中信銀行福州分行負責人有感而發。他告訴記者,通過王紹據的牽線搭橋,分行正與寧德有關方面就扶貧開發項目進行洽談商議。

“每個人生命的長度,無法由自己把握,但隻要認真肩負起自己的使命,生命的寬度、厚度、濃度就完全可以由自己掌控。”王紹據這樣說,實踐在行動。數十年來,閩東大地的崇山峻嶺,留下王紹據的足跡。正是這一串串堅實的腳印,讓他這位新聞人終於能成為習總書記贊揚的扶貧攻堅的“活地圖”“活字典”。

(責編:常雪梅、王靜)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