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內蒙古巴彥淖爾市臨河區:特色黨建走出惠民新路

2020年07月14日08:58    來源:內蒙古日報

原標題:特色黨建走出惠民新路

一個個村支書精神抖擻擂台比武賽業績,一座座鄉村黨群服務中心拔地而起,一批批黨建扶貧產業園區和村辦企業如雨后春筍般應運而生,將一系列基層組織建設重點任務轉化為黨員群眾看得見、摸得著的實事項目。

這是近年來,巴彥淖爾市臨河區圍繞“五化協同、大抓基層”工作導向,推行的鄉村組“三級聯動”融入式黨建工作的生動縮影。

選樹標杆帶動全局

針對基層黨建與脫貧攻堅、鄉村振興融合度不夠緊密的現象,臨河區圍繞“基層黨建、脫貧攻堅、產業興旺、鄉風文明、治理有效”5項內容,在9個鄉鎮2個農場推行“五面紅旗”創建活動,推動農村黨建工作高質量開展。

“圍繞抓黨建促脫貧攻堅、促鄉村振興總要求,我鎮引進了巴彥淖爾市鮮農農業科技公司,建成佔地萬畝扶貧產業園區,讓貧困戶免費種植,並對種苗和化肥進行補貼,實現園區內12戶貧困戶穩定脫貧不返貧……”這是一位鄉鎮黨委書記在爭創“紅旗黨委”上的述職。

據了解,臨河區為抓好“五面紅旗”鄉鎮黨委創建活動,列入專項資金30萬元,嚴格按照“分項申報、專項考核、區委確定、結果公示”的程序開展創建活動。依據獲得“紅旗”數量,分別給予鄉鎮、農場黨委2萬到15萬元獎勵,黨委書記1000元到3000元獎勵和嘉獎記功,並對創建業績突出的領導干部,在晉升職級、聘任技術職稱、提拔任用上實行“三個優先”,以此激勵鄉鎮黨委和領導干部干事創業當先鋒,推動基層黨建與中心工作雙融合、雙推進、雙提升。

互學互鑒增加動力

黨支部書記是發展的“領頭雁”。臨河區緊緊抓住村黨組織書記這一“關鍵少數”,在151個村支書中開展鄉鎮和區委兩個層面的“大比武”活動,讓其切實擔負起強黨建促發展的政治責任和使命擔當。

“一根筷子輕輕被折斷,十雙筷子牢牢抱成團。發源於我村的‘五人小組’工作法在去年1萬畝大破大立土地整理項目中,起到了四兩撥千斤的效應,拓寬了群眾增收渠道。”榮獲“大比武”第一名的白腦包鎮永勝村黨支部書記齊海軍,鏗鏘有力的演講贏得陣陣喝彩。

入圍區委層面擂台比武賽的35名村書記,在8分鐘內,通過視頻播放和現場演講的方式,滿懷激情地展示了各村一年來工作業績和下一年的工作承諾。經過激烈競賽,10個村獲評綜合競賽優勝村,獎勵村集體10萬元、個人2萬元﹔20個村獲評綜合競賽獲勝村,獎勵村集體5萬元、個人1萬元,有效激發了村黨支部書記干事創業的動力。

末端治理促進和諧

創新源於群眾實踐,也源於現實需要。臨河區在總結提煉各鄉鎮探索實踐的基礎上,以解決好群眾身邊問題為目標,在151個村、1187個村民小組,全面推行“五人小組”工作法,實現基層民主管理、民主決策和民主監督,由村級向村民小組延伸,打通基層治理“最后一百米”。

八一鄉農豐村一、二、六組過去有63畝集體荒地,許多企業想征用,但由於利益不同,難以達成共識,閑置多年。於是“五人小組”上門做工作,最終通過企業公開承包的方式,以每畝地2萬元的承包費盤活閑置土地,承包費全部用於村民小組公益事業,對村庄進行統一規劃、亮化、美化,建成了遠近聞名的“美麗鄉村”示范點。

像這樣,在村黨組織的領導下,把有威望、有文化、有能力、有覺悟的村民推選出來,與村民小組長、黨小組長組成“五人小組”,聯系覆蓋組內所有村民,通過村民提議、“五人小組”聯議、全組村民決議等程序,對組內重大事項進行民主協商議定,形成簡單靈活、務實管用的村民小組自治模式。

九層之台,起於累土。臨河區通過抓黨委、強支部、帶小組,實現“鎮、村、組”三級基層黨建工作一體化運作,融入式發展,形成了具有臨河特色的基層黨建之路。(記者 及慶玲)

(責編:吳楠、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