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陳正平的“蘿卜經”

黃如飛 楊凌怡

2020年07月10日09:41    來源:福建日報

原標題:陳正平的“蘿卜經”

頂著烈日,陳正平從蘿卜產業基地返程。今年是陳正平到黃棗村的第4年,對於村裡的情況,他可以拍胸脯說,比對自己家還清楚。

陳正平是華安縣新圩鎮黃棗村的駐村第一書記,4年來,黃棗村從原來的軟弱渙散貧困村,變成漳州市鄉村振興示范村和省級鄉村振興試點村。

陳正平到黃棗村的那一年,村子被漳州市列入市級扶貧開發工作重點村。“兩委”力量薄弱、產業發展滯后、基礎設施不完善、農民收入微薄……各種各樣的問題困擾著黃棗村的發展。

“先找到問題的症結,摸清底細,才能找到發展的方向。”到了黃棗村,陳正平第一步就是扎到黨員、村民家中,了解村裡的基本情況,聽取群眾意見。兩個多月裡,陳正平走遍了村裡的每一個角落,共收集了8大類17條問題。找到症結,就理清了發展思路。從實際問題出發,他制定了三年的扶貧工作計劃,對“窮根”下手開挖。

“黨建引領力量不足,發展的動力就不夠,增強班子力量是第一要務。”針對村“兩委”力量薄弱等問題,陳正平從人員著手,將懂政策、會管理、有能力、敢擔當的人補充進“兩委”班子,讓班子成員年輕化、專業化。有了人員,還要有制度,新班子成立后,制定了11章35條村規民約,建立健全長效機制,提升黨組織組織力。

組織力起來了,下一步,就要找到發展的著眼點。陳正平了解到,蘿卜干曾經是黃棗村的招牌,然而產業發展鬆散,村民各自為戰。

有了特色產業,就找到了發展方向。結合村裡的現狀,陳正平萌發了用“產業+貧困戶”組合的發展思路,用產業帶動扶貧工作,既能促貧困戶脫貧,又能促產業興旺。

於是,陳正平帶著村干部拜訪了村裡的老人和蔬菜專家,學習“蘿卜經”。向上爭取的產業扶貧資金到位后,他們馬上行動起來,征地、整平、修水渠、安裝灌溉設施、接管引山泉水……一邊學一邊做,2017年底,在九龍江畔的沙質地上,開墾出了50畝蘿卜產業基地。

“平常在基地種植蘿卜,在家門口賺錢,方便照顧家裡,我很感恩。”馮東發是蘿卜種植基地的第一批種植戶,今年51歲的他,原來是村裡的建檔立卡貧困戶,獨自照顧兩個孩子以及年邁的父親,生活的重擔常常壓得他喘不過氣來。

“村裡也不是沒給我介紹過廠裡穩定的工作,但是我每天早晚要接送小孩,不能離家太遠,隻能放棄那些機會。”如今,他的工作地點就在家門口,又有了穩定的收入,生活上方便了許多。

基地在組織村民種植蘿卜的同時,還成立了黃棗蘿卜專業合作社,安排了全村6戶17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全部入股。2020年3月,又讓新圩鎮全鎮35戶建檔立卡貧困戶統一入股,享受一年一度的保障性分紅。

如今,注入了產業活血,黃棗村走上了致富路。2019年,該村實現穩定性村集體收入45萬余元,全村的6戶17名建檔立卡貧困戶穩定脫貧。

“脫貧只是第一步,下一步,我希望通過產業的發展,讓黃棗念好念精這部‘蘿卜經’,創造更好的明天!”對黃棗的未來,陳正平同村民一樣,充滿信心。

(責編:王珂園、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