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用知識滋養大地 以淡泊守護初心——追記江蘇省鎮江市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室原主任糜林

2020年07月02日09:47    來源:新華日報

原標題:用知識滋養大地 以淡泊守護初心

“春蠶到死絲方盡,蠟炬成灰淚始干。在帶領農民致富路上,糜林一生實干,科技興農,淡泊名利,奮斗到生命最后一刻。他是江蘇520萬余名黨員中的一分子。他說,自己的每一天都很平凡。但正是用每一天看似平凡的不平凡,糜林連綴起豐盈又淡泊的一生,樹立起一個基層科研工作者勇於擔當默默奉獻的人格豐碑。”

——記者手記

2月17日,句容種桃大戶王巧娣匆匆趕到醫院看望糜林。看到病床上裸露在外的雙腳時,王巧娣震驚了:“平時隻知道糜主任手上有厚厚的老繭,沒想到他腳上的老繭更厚,足足有一公分。”厚厚的老繭,真實記錄著鎮江市農業科學院果樹研究室原主任糜林33年來在田間地頭、風裡來雨裡去的風塵仆仆與堅實足跡,更體現了一位知識分子扎根大地,為農民奉獻一生的真摯情懷。

從一片葉子就能瞧出病害——

“農業科研人員先要學會當農民”

糜林的床頭,放著一沓日文版果樹栽培類專業書籍。女兒糜蓉說,父親研究最新果樹種植技術到達痴迷的程度,回家再晚,臨睡前他都要讀上幾頁。在日本農文協電子圖書館,糜林至今仍保持著一項紀錄——日本本土外專家訪問閱讀量第一名。

上個世紀80年代,糜林發現,日本的地理條件與鎮江類似,且水果種植技術有著良好的積澱。於是,糜林每天收聽1小時收音機節目自學日語,學習日本栽培技術。1995年,他前往日本研修,扎扎實實學了一年。糜林常說:“日本的品種技術,不能原版原套拿過來就給農民用。我們要在自己的試驗田裡先消化吸收再創新,之后拿給農民。這樣他們就可以少走很多彎路,減少損失。”

2019年7月的一天,一個農戶急匆匆來到鎮江農科院求助。他手裡拿著一片葉子:“家裡無花果這是生了啥病?”糜林接過葉子一看,十分肯定地對農戶說:“炭疽病,是濕度大導致的,從下往上發病。”沒等農戶繼續開口,糜林繼續介紹防治方法。“技術這方面不用擔心,不懂的可以問我,我免費給你提供技術支持。”

當農民拿不准種什麼苗、怎麼種時,糜林總說:“有我在,你們放心!”同事李金鳳說,糜主任在農民心中就像是“定海神針”,什麼困難找上他都能解決。

去年10月17日全國“扶貧日”,糜林帶隊走進丹陽市杏虎村開展技術扶貧活動。桃農范忠帶著問題來了:“家裡桃樹上總有小木屑,是什麼病虫害?”糜林立即判斷這是天牛虫害,並告知解決辦法。

在農民眼裡,糜林總是這樣的形象。一身素衣,皮膚黝黑,戴著大草帽,背著沉甸甸的布包,裡面裝的是鋸子、剪刀和日文字典。為什麼戴草帽?糜林說:“我戴草帽是為了讓別人能夠一眼找到我!”穿梭在田間地頭,一頂醒目的大草帽給找糜林辦事的果農提供了極大方便。身為農業科研人員,糜林對自己的定位是“農業科研人員先要學會當農民”。

哪裡窮就去哪裡——

“搞農業科研要多下去跑跑”

父親離世這幾個月,糜蓉總會翻看父親留下的照片。“原來,爸爸年輕時也曾是愛打籃球、意氣風發、皮膚白皙的少年。”不知從何時起,糜蓉發現父親矮了、黑了,頭發越來越少,一口牙掉了半口……

“你們要多到果園裡跑跑,隻有親自動手才能心裡有數,才能更好地指導幫助農民。”糜林常說。在果樹研究室年紀最小的楊勇印象中,糜林不是在田間就是在農戶家指導。他總對年輕人說:“要多看資料,學知識,然后到地裡去試驗,理論實踐結合。不要小看田間生產試驗,很多創新就來自田間地頭的細心觀察。”

“我是在城裡賣梨時撞上糜主任的。”63歲的唐躍進回想起初見糜林的場景。2016年,由於技術落后、留果多,唐躍進守著一園子梨子賣不出去。一天,他照例在路邊攤一邊抽悶煙,一邊蹲守買家。突然,來了一位瘦黑的“農民”。糜林自報家門后,唐躍進激動得直搓手,將自己的煩惱一股腦地“吐”給這位陌生人。“好好干,來年一定有好收成。”接下來,糜林成了唐躍進家果園的常客。一年后,唐躍進從“負翁”變富翁,如今每年淨收入30萬余元。

“再復雜的技術他都能嚼爛了講給農民聽。”糜林徒弟、草莓種植大戶紀榮喜一直將糜林視為榜樣,他將草莓種植示范黨支部建到田間,吸收30名建檔立卡貧困戶參與草莓種植,免費為他們提供技術指導,帶著他們一起向全面小康沖刺。

小康路上,一個人都不能少。這些年,哪裡窮糜林就往哪裡跑,貴州沿河縣、新疆克州、重慶萬州等極度貧困縣都留下他的足跡。

重慶萬州人何厚軍10年前帶著一批農民工到句容租種數十畝地的楊梅,結果第一年由於缺少技術支撐,虧得血本無歸。糜林了解情況后,不僅給他出主意讓他改種葡萄、草莓,還親自教他怎麼種。第二年,何厚軍扭虧為盈,純利潤就有100多萬元。與何厚軍一起來的貧困戶李雲學到糜林的技術后,返回重慶帶著大家種植葡萄、草莓,一個村3000多戶農民全部脫貧。

榮譽總是讓給年輕人——

“我能給農民帶來效益就行”

這些年來,糜林牽頭完成的科研成果很多,但獲得的榮譽卻不多。他總說,“年輕人評職稱更需要第一署名和評優評先,我能給農民帶來效益就行。”於是,糜林總是把集體研究成果和申報表彰機會讓給團隊其他成員。僅在江蘇,糜林就培養出全國勞模2名、省勞模3名、市級勞模36名。

“他總是說,就怕你們不好好學,隻要想學,我沒有條件也要創造條件讓你們學。”糜林助手萬春雁說,在工作中隻要請教糜林問題,他總是知無不言、言無不盡。

“科研的道路上,歷經無數次失敗后,才能獲得成功。”這是糜林對同事劉吉祥說過最多的一句話。在劉吉祥眼裡,糜林身上一直有一股拼命鑽研的勁兒。

同事王輝瓊記得,在一次扶貧活動中,糜林曾表示,“‘輸血’不如‘造血’,扶貧一定要扶智。科技致富,不能光靠一個人的力量, 要把大家都培養成果樹專家。”

沒上過一天正規農技學校、當了幾十年裁縫的朱春喜是糜林的大徒弟,跟著糜林在地裡“摸爬滾打”20多年。他種了30畝的梨,每年收入在30萬元左右,日子蒸蒸日上。朱春喜記得師父的一句箴言——“要想果樹種得比別人好,就要不停試驗、不斷創新。”

為了將科學有效的信息記錄下來,2001年起,糜林著手將自己掌握的第一手資料編寫成冊。“細到一根枝條要留有多少片葉子合適,他都叫我們挨個數清楚。”朱春喜說,那兩年,梨樹的發芽期、成長期、結果期,糜林就跟數葉片這件事干上了,常在田裡一蹲就是一下午。2004年9月,歷時3年,一本2萬多字的《果樹栽培指南》出爐,首批印刷的100多冊全部免費送給果農。

白兔鎮龍山村村民李斌說:“糜老師教給我們的不僅是技術,更多的還有他不求回報、一絲不苟的品質。”

“耗盡畢生所學,讓農民富,誠心誠意為農民服務”是糜林一生的追求,也是他的初心。在糜林的入黨申請書中,有這樣一句話:“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刻苦鑽研業務知識,為科技興農發光放熱。”33年來,糜林無怨無悔扎根農村,全心全意服務農民,辛勤耕耘、忘我工作,始終踐行著愛農、為農、興農的誓言,在平凡的崗位上做出不平凡事。

翻開糜林的工作日記,最后一頁記錄著這樣的內容:“1月2日,杜家山指導梨、葡萄修剪、春城老唐處指導梨修剪﹔1月3日上午趙健、小竇處指導,下午述職述廉述法……”每一天的工作都安排得滿滿當當。而正是工作兢兢業業,腳上沾滿泥土,使得糜林57年的人生閃著動人光輝。

(記者 沈崢嶸 葉 真)

(責編:呂騰龍、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