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06月16日09:56 來源:湖北日報
6月14日,漢陽區橋西社區“第一書記”朱浩(右一),利用周日休息時間到社區服務居民。
編者按
大疫也是一場“大考”。疫情期間,武漢市各街道社區作為基層社會治理單元,為居民構建了堅固的疫情防控“安全網”。隨著疫情防控工作常態化,武漢多個街道社區形成推進市域治理現代化的制度矩陣,努力探索超大城市現代化治理新路徑。
連日來,湖北日報全媒記者探訪發現,武漢市漢陽區、青山區、東湖風景區的多個社區結合疫情防控,在基層黨組織建設、志願者隊伍建設、復工復產保民生等方面,呈現出一系列基層治理新氣象。
6月14日,武漢市漢陽區橋西社區“第一書記”朱浩利用周日休息時間,趕到社區忙碌起來,繼續為居民協調解決二次供水難題。
4月26日以來,漢陽區選派116名黨員干部下沉社區,實現社區“第一書記”全覆蓋,至今已整整50天。
50天來,他們一步一個腳印,結合疫情防控的經驗做法,逐步把社會治理現代化的美好藍圖變為居民看得見、感受得到的實效和實惠。
解決居民難題
助力企業復產
4月底,漢陽區科協書記、副主席劉志林被選派下沉到五裡墩街五玉裡社區任“第一書記”。
“小區的綠化樹木長期沒修剪,遮擋了居民室內採光。”劉志林到任第一件事,就是召集社區干部和居民代表召開座談會,收集社區和居民急需解決的疑難問題。
據介紹,五玉裡社區下轄10個小區中,有8個為無物業老舊小區,綠化樹修剪費用緊缺。經劉志林多方協調,5月21日,漢陽區園林局派出修剪專班,到社區多個小區為數百棵綠化樹進行了修剪處理。
5月初,漢陽區委組織部干部監督科科長朱浩作為“第一書記”下沉橋西社區。由於管道老化等原因,橋西社區普遍存在高樓層供水不足問題,特別是到了用水高峰時期,水壓上不去,給居民生活帶來很多不便。
為幫助居民解決二次供水難題,近兩個月來,朱浩和社區群干一起,多方協調10余次,並前往其他社區實地考察,敲定電表安裝位置,選址安裝增壓泵。5月下旬,水務部門在小區安裝增壓泵。待電表報裝完成后,小區二次供水問題將得到徹底解決。“這個夏天,我們用水有盼頭了。”江漢二橋街橋西社區居民胡四榮說。
5月25日,五裡墩街14名社區“第一書記”雨中召開現場辦公會,逐一走訪每個社區,逐一“會診”道路擁堵等困擾居民的難題。6月10日,琴斷口街組織區人大代表和社區“第一書記”代表,現場調研漢陽區老舊小區改造工作,並梳理相關問題和建議,以提升老舊小區專項資金使用效率。
不僅為居民解憂,還為企業紓困。
“我們希望拓展本地市場,但苦於沒渠道。”湖北通服工程公司位於琴斷口街馮家畈社區,業務受疫情影響較大,總經理蔡德金很苦惱。下沉該社區的“第一書記”、漢陽區人大常委會代工委主任甘霖,將企業困境及時反饋給區人大常委會。
5月26日,漢陽區“雲企雲聯”線上企業推介平台上線,為企業牽線搭橋。上線當天,湖北通服工程公司就收到了1000萬元訂單意向。
蔡德金說:“近千名員工的心穩住了。”
提倡互信互助
打造和諧鄰裡
6月6日是“全國愛眼日”,江堤街老關社區居委會辦公樓前,醫生杜磊正在為社區居民免費義診。杜磊是武漢大學人民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也是該社區居民。
“疫情期間,社區40余名志願者帶頭,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服務大家。疫后,社區居民紛紛表示願意為大家服務,居民與社區之間,居民和居民之間,已經形成一種互相信賴、甘於奉獻的良好氛圍。”下沉該社區的“第一書記”陳馳說。
琴斷口街紫荊花社區是一個典型的老舊社區,由7個老小區和4個工地組成,社區有居民3000余人、小商戶30余家。漢陽區委宣傳部下沉“第一書記”和社區工作人員一起走訪發現,居民有就近購買物資的需求,商戶也希望做家門口的生意,便提出鄰裡互助共同戰“疫”的思路,並將5月12日定為紫荊花社區鄰裡互助日。
餐飲8折,美發6折,超市副食滿100元減10元……社區書記程紅軍介紹,紫荊花社區已舉辦多場“鄰裡互助共同體”系列活動,為首批10余家面臨經營問題的小商戶制作了2000份鄰裡互助消費卡,讓居民得實惠,給商戶帶人氣。
“不僅疫情期間需要鄰裡互助,以后疫情過去了,這種和諧鄰裡關系也應該保持下去。”回憶起過去4個多月裡,鄰裡互助、共抗疫情的點點滴滴,程紅軍如是說。
無獨有偶,江堤街江博社區也組織19家小商戶共同推出“鄰裡互助消費券”。“漢陽的復工復產真的做得好。”江博社區北門一家超市老板毛先生說。
總結戰“疫”經驗
探索治理新路
江欣苑社區是武漢市最大的“村轉社區”,下轄4個小區,在住居民近萬人。
漢陽區委組織部副部長李善華下沉社區擔任社區“第一書記”。6月12日,他再次來到社區,與社區群干一起研究、完善《黨建引領社區治理的考評指標》。
李善華介紹,疫情期間,江欣苑社區在黨建引領、防疫保供、志願服務、復工復產等方面積累了許多好的經驗和做法。“不僅要實干,還要可復制。我們將進行系統梳理和完善,以江欣苑社區戰‘疫’經驗為基礎,吸收各街道社區的好做法,形成一個基層治理體系指南,在全區116個社區推廣運用。”李善華說。
據介紹,今年6月底,漢陽區還將組織首場“第一書記”互比互學擂台賽,邀請“第一書記”現身說法,引領其他“第一書記”建好黨建網、工作網、服務網,做好指導員、服務員、宣傳員、調研員。
“116名社區‘第一書記’都是經過抗疫考驗、從黨群部門和人大、政協機關精心挑選來的。”漢陽區主要負責人稱,“第一書記”變“干部下基層”為“干部在基層”,將以黨建為引領,充分調動各方資源和力量參與社區治理的積極性、主動性,探索基層社會治理新路徑。(文/圖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朱惠 通訊員 劉晶晶 黃璜)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