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到:

新疆阿克蘇地區黨建引領脫貧攻堅

全力沖鋒誓拔窮根

2020年06月11日14:26    來源:中國組織人事報

原標題:全力沖鋒誓拔窮根

新疆阿克蘇地區屬於全國“三區三州”深度貧困地區,綠洲承載能力弱,沙漠、戈壁面積佔比大,水資源匱乏、生態環境脆弱,工業化、城鎮化水平低,產業發展帶動能力不強,貧困發生率曾高達14.2%。

近年來,阿克蘇地區充分發揮黨的政治優勢、組織優勢和密切聯系群眾優勢,堅持將黨建引領貫穿決戰決勝脫貧攻堅全過程,凝聚脫貧合力,跑出攻堅加速度,為如期打贏脫貧攻堅戰提供堅強組織保証。

夯實基礎筑堡壘

“村裡環境變好了,村干部們的精神面貌不一樣了,我們的日子也越過越紅火,現在的生活是我以前想都不敢想的。”說起家鄉的變化,阿克蘇市阿依庫勒鎮闊納巴扎村村民亞森·艾麥爾有說不完的話。

昔日的阿依庫勒鎮是遠近聞名的貧困鄉鎮,黨組織凝聚力戰斗力不強,黨員干部能力素質與形勢任務不相適應,群眾增收致富步伐緩慢,脫貧攻堅任務異常艱巨。

為啃下這塊“硬骨頭”,從2013年開始,阿克蘇地委加大力度,分層分級集中整頓軟弱渙散基層黨組織,地市兩級黨委班子領導帶頭包聯軟弱渙散村。基層黨組織以抓集中整頓為牽引,從嚴規范落實“三會一課”“四議兩公開”等制度,選優配強村“兩委”班子,加大村干部培訓力度。同時,該地區把脫貧攻堅一線作為培養干部的“磨刀石”和主戰場,把最強最優最有潛力的人放到最貧困的地方,選派副縣級領導干部擔任鎮黨委書記,市委班子成員擔任包聯村第一書記,選派干部、大學生村官、“天池計劃”人員,招錄優秀大學生等到村工作,充實鄉村扶貧隊伍,使黨員干部成為脫貧攻堅的中堅力量。

手把手教、心貼心幫,阿依庫勒鎮基層黨組織帶領群眾開展庭院化整治,整合出土地1.1萬畝,幫助6446戶群眾搬進安居富民房﹔建成紅棗、核桃示范基地33080畝,引入24家小微企業,就地轉移就業5668人,人均年收入達1.3萬余元。經過幾年持續用力,該鎮終於摘掉“貧困帽”。

支部搭台促增收

“感謝村黨支部牽線搭台,我把家裡的30畝地流轉給了合作社,村干部還幫我和妻子找了工作,月收入近6000元,日子越過越有奔頭。”沙雅縣海樓鎮喬格鐵熱克村村民艾則孜·阿散說道。該村黨支部以土地流轉適度規模化經營為契機,引進龍頭企業,成立農業服務專業合作社,以“黨支部+公司+合作社+農戶”為經營模式,引導農民將土地入股合作社,實行統一管理,年底統一分紅。目前,合作社經營管理土地3500余畝,惠及農戶470戶1650人,1100余名農戶轉移就業,老百姓的“錢袋子”逐漸鼓起來了。

烏什縣依麻木鎮亞貝希村曾是深度貧困村,該村黨支部採取“黨支部+合作社+貧困戶”模式,成立合作社,組織貧困戶種植蔬菜抱團發展。同時,引導貧困家庭勞動力轉移就業,增強貧困戶的內生動力。2019年底,該村合作社收入達37萬元,帶動6名貧困戶就近就業,社員年增收5000元左右。村裡貧困戶都算了賬,僅靠蔬菜種植一項,分紅最多的能領到1萬元左右,最少的也有3000余元。

黨支部搭台,合作社唱戲,貧困戶脫貧。阿克蘇地區堅持以黨支部為主導,以農戶為主體,以產業為依托,推行“支部+合作社+農戶”模式,把黨員致富帶頭人、種植大戶和部分群眾骨干組織起來,創辦專業合作社、扶貧車間等經濟實體,促進農民增收致富。同時,按照發展產業增就業、推動創業帶就業、加強培訓促就業的工作思路,創新脫貧培訓方式,突出需求導向,採取實訓教學、現場觀摩、送學上門、“請進來、送出去”等形式,提高培訓針對性和實效性。此外,在內地建立銷售終端416個,拓寬農牧產品銷售渠道,村民增收致富的路子越來越寬。

黨員帶頭當先鋒

“如今的幸福生活都是呂選良手把手教出來的,沒有他的言傳身教,我過不上現在的好日子。”拜城縣亞吐爾鄉帕什塔其村貧困群眾阿依木汗·阿皮孜激動地說。

呂選良是帕什塔其村的一名黨員,也是村裡有名的油雞養殖能手。為把村裡的能人用起來,發揮他們帶領群眾脫貧致富的示范作用,鄉黨委聘請呂選良擔任村科技副主任。在村黨支部的支持下,呂選良牽頭成立了油雞養殖合作社,幫助村民提高養殖技術,先后帶領37戶貧困村民走上致富路,合作社每年還為村集體帶來5萬多元的收入。

走在阿瓦提縣英艾日克鎮夏庫爾村的田間地頭,致富帶頭人張艷正指導村民管理果樹,村民都親切地叫她“張專家”。為鼓勵張艷領辦特色種植專業合作社,該村黨支部一面積極協調提供寬鬆的創業環境和服務,一面與她定期聯系,提升其思想政治素質。在村裡的支持下,張艷終於鼓起勇氣,成立了合作社,先后吸納了村裡的14名貧困群眾入社,通過學習新技術、抱團闖市場,社員收入越來越高,去年社員年平均收入達2.2萬元。“在促進群眾致富這條路上,我看到了黨的領導力、凝聚力,沒有黨,就沒有我們的幸福生活,我要入黨!”2019年,張艷向村黨組織鄭重遞交了入黨申請書。

一個黨員就是一面旗幟。阿克蘇地區注重加強農牧民黨員隊伍建設,推行無職黨員“定崗管”、流動黨員“跟蹤管”、離退休黨員“延伸管”、困難黨員“幫扶管”、農牧民黨員“屬地管”等黨員分類管理機制,讓黨員在脫貧攻堅、鄉村振興中發揮先鋒模范作用。著眼於把農牧民黨員培養成致富帶頭人,把致富帶頭人培養成黨員,推動黨員作用發揮與產業發展深度融合,該地區大力支持農牧民黨員帶頭創辦領辦合作社、致富項目,一大批表現突出、帶領群眾增收致富的黨員先進典型在脫貧攻堅戰場上脫穎而出。

截至目前,阿克蘇地區烏什縣、柯坪縣2個深度貧困縣摘掉了國家級貧困縣帽子,全地區實現269個貧困村全部退出、6.54萬戶24.66萬人整體脫貧的目標。上下一心謀增收,脫貧路上黨旗紅,在決戰決勝脫貧攻堅的最后一役中,阿克蘇地區廣大黨員和各族群眾正全力沖鋒!(通訊員 胥良焱 柴春博 李晉)

(責編:黃玉琦、呂騰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