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基層減負進行時·讓干部有更多時間精力抓落實)

各地以釘釘子精神把深化拓展基層減負工作一抓到底
基層減負 久久為功

本報記者  喬 棟  李家鼎  劉新吾  劉博通

2020年06月11日08:10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6月3日,中央層面整治形式主義為基層減負專項工作機制會議召開,研究進一步推動《關於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作風保証的通知》的貫徹落實工作,指出以釘釘子精神把深化拓展基層減負工作一抓到底。

為進一步深化拓展基層減負工作,讓基層干部輕裝上陣,各地相繼出台了一系列舉措,效果如何?形式主義還存在哪些老問題和新表現?廣大基層干部還有哪些期盼和建議?本報記者進行了採訪。

——編  者  

減負效果怎麼樣?

文山會海少了,但形式主義出現新動向、新表現

“文件、會議數量都明顯減少了,質量也有所提高。”談及減負成效,南方某省港航部門一名處長細數工作變化。“督查考核上,以前部門要花兩三周時間撰寫簡報、匯總台賬等材料,現在,一份書面材料就夠了。”

而在重慶開州團區委書記冉奇看來,減負帶來的最大變化就是,自己有更多時間和精力去抓落實了。上級單位利用大數據共享信息、下基層調研不提前“踩點”,省下來的時間都用在了解決實際問題上,單位的實干氛圍越來越濃了。

過去一年間,類似的變化還有不少。但與此同時,也有不少基層干部向記者直言,一些長期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依舊存在,有的還出現了新動向、新表現。

“線下會議確實少了,但視頻會議卻增多了。開展‘脫貧普查’時,市裡每天都要進行視頻培訓、部署,鄉鎮有些無關部門,也常被拉進來。”山西晉中市某縣駐村第一書記李某說,視頻會議本是為了方便,但若被濫用,也會成為新的負擔。

記者注意到,近年來互聯網技術在基層工作中應用越來越多,諸如一些理論學習“雲平台”等工具極大提升了干部的理論素養,但有些省市各級各部門紛紛開發自己系統內的APP,內容雷同,卻都要打卡留痕,智慧辦公無形中增加了“雲壓力”。

更有甚者,一些原有的形式主義難題“改頭換面”又重新出現。山西運城市某縣組織部工作人員張某說,“紅頭文件減少了,但‘白頭’的增多了。以縣委縣政府名義下發的‘紅頭文件’不能超過100個,但在實際執行過程中,一些文件又會以‘便簽’形式下發。”

此外,久為基層干部詬病的“以會議貫徹會議”現象仍時有發生。東北某省會城市某區委辦公室科員張建川告訴記者,“上級要求我們加強環保工作,其中一條是‘每個月必須開一次以環保為主題的會議’,年底還要檢查會議記錄。”

減負為何這麼難?

基層人手不足,少數干部政績觀錯位

形式主義難題易反彈,減負效果不明顯,在東北某縣扶貧辦科員劉明善看來,這與基層人手不足息息相關。“和我直接對接的省直部門有8個處室,市直部門有4個科室,相當於我一個人要落實12個部門的具體工作。”人少事多、有責無權,成為不少基層干部的痛點。

而針對“以文件傳達文件、以會議落實會議”的減負怪圈,山西太原某區區委辦工作人員梁某認為,“還是慣性思維作祟,怕擔責、輕落實,擔心上級精神傳達不到位就被認為是失職,有些地方有時寧願變著法把文件發下去、把會議開下去,也不想被扣上‘不落實’的帽子。”

對於這些問題,中辦此前印發的《關於持續解決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為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堅強作風保証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提出,進一步完善干部考核評價機制,以正確的用人導向引領干事創業導向,真正把政治上過得硬、善於貫徹新發展理念、制度執行力和治理能力強、“願作為、能作為、善作為”的干部選拔出來。西部某鄉黨委書記坦言,“用人導向就是指揮棒,一旦政績觀錯位,沒能切實把對上負責與對下負責統一起來,就容易造成形式主義。”

在採訪中,一些干部反映, 對上級部門的一些考核檢查,有時會擔心因材料不齊全而受到批評,這在客觀上加重了基層工作人員的負擔。對此,《通知》對症下藥,提出精准審慎實施談話函詢和問責,規范實施問責的工作程序,及時糾正濫用問責、不當問責及以問責代替整改等問題。這一舉措有助於將干部從繁重的負擔中解脫出來,有些基層干部建議,這些舉措要落地,還需出台具體細則加以規范、明確。

干部期待怎麼改?

形式主義做減法,基層放權賦能做加法

基層減負,需持續發力,久久為功。一些長久困擾基層的形式主義問題,要想得到長效解決,還需下足精細功夫,做好配套措施落實。

山西某縣街道辦副主任原某說,以精文簡會為例,會議數量要減少,會議的主題設置、通知范圍等也要盡量具體、避免“大而全”,以減輕無關參會單位、人員的負擔。發文最好也能分清輕重緩急,多替基層做好把關工作,避免簡單傳達、“一發了事”。

為了給基層干部“鬆綁”,一些地方已在積極改變督查檢查方式。吉林長春南關區規定,區直部門原則上每年搞1次綜合性督查檢查考核,對街鄉督查檢查考核事項減少85%以上。區委辦公室工作人員朱有良對此深有體會,基層反映強烈的“數據多頭上報”“同一情況反復調度”等問題正在有序改變。

“減法”有了,“加法”也不能少。《通知》提出,進一步向基層放權賦能,加快制定賦權清單,推動更多社會資源、管理權限和民生服務下放到基層,人力物力財力投放到基層,這為解決困擾基層的“有責無權”問題提供了方案。

“在以前,辦理特困家庭建檔可不簡單。群眾自主申請后,先由街道辦審查受理、調查核實,最后還要區民政局審批認定,整個程序走完,一般需要20多個工作日。” 重慶銅梁區街道民政干部甘世芬介紹,去年以來,銅梁區探索為基層減負賦權,將特困家庭建檔審批下放到街道辦,“辦理時間大大縮短。”甘世芬說,進一步向基層放權賦能,不光方便了群眾,基層干部也更有干勁。

而權責明確、管理清晰,也讓經常和街道、鄉鎮等基層單位打交道的朱有良有了更多機會傾聽來自群眾的聲音。“目前街道、鄉鎮機構改革正在加速推進,下一步希望繼續深入推動重心下移、力量下沉,讓基層干部更好地為群眾辦實事。”朱有良說。

《 人民日報 》( 2020年06月11日 11 版)

(責編:謝倩、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