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探尋“中國之治”的“實踐密碼”】

良治善治開辟縣域現代化之治新境界

——江蘇省昆山市創新基層社會治理實踐調查

余佶

2020年06月01日08:18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良治善治開辟縣域現代化之治新境界

摘 要

基層是一切工作的落腳點,社會治理的重心必須落實到城鄉、社區。在連續15年雄踞百強縣(市)之首的江蘇省昆山市,近300萬常住人口中,“新昆山人”佔到2/3,還有超過12萬的台灣同胞和外籍人士,給基層社會治理帶來巨大挑戰。黨的十八大以來,昆山市委市政府聚焦“平安穩定、為民服務”主責主業,樹立尚法明德、剛柔並濟的社會治理理念,構建黨建引領、網格為基的社會治理體系,增強機制創新,多元共治的社會治理能力,奮力走出一條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的“昆山之路”。

關鍵詞:基層治理 尚法明德 黨建引領 多元共治

在連續15年雄踞百強縣(市)之首的江蘇省昆山市,近300萬常住人口中,“新昆山人”佔到2/3,還有超過12萬的台灣同胞和外籍人士,給基層社會治理帶來巨大挑戰。

黨的十八大以來,黨中央對堅持和完善社會治理制度,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作出新部署。2014年12月,習近平總書記在江蘇調研時強調:“緊緊圍繞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率先基本實現現代化的光榮使命,努力建設經濟強、百姓富、環境美、社會文明程度高的新江蘇。”昆山市委市政府牢牢把握“核心是人、重心在城鄉社區、關鍵是體制機制創新”的原則,堅持尚法明德,堅持黨建引領,堅持機制創新,不斷增強具有昆山特色的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能力,使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1.樹立剛柔並濟的社會治理理念

“以道為常,以法為本”。面對新形勢新挑戰,昆山著力打造“尚法昆山”,以法治思維和法治方式推動發展、化解矛盾、維護穩定,豐富社會治理道德內涵,樹立尚法明德、剛柔並濟的社會治理理念。

尚法的基礎是普法。在昆山市尚法中心,既有憲法教育、法治講堂、法律測試等知識學習,也有模擬法庭、法治實踐、法治動漫、法治微電影創作、尚法歌曲等老百姓喜聞樂見的文化活動。這裡不僅是引領“關鍵少數”學法、尊法、守法、用法的全市法治型黨組織實訓基地,也是新老昆山人和青少年熟悉的法治宣傳前沿陣地。

2019年3月,“昆山高新區基層黨組織書記履職法律知識考試”在市尚法中心舉行。來自高新區22個行政村及13個社區的30多位基層黨組織書記參加了閉卷機考,考試內容為法律知識和黨建知識相結合。他們對著電腦一臉認真細心答題的情景從側面生動體現了昆山加強基層法治建設,引導基層自治組織提高民主法治化管理水平,健全村(居)“兩委”班子及村(居)民學法制度的實踐。

尚法是一種共同願景、尚法是一種生活方式、尚法是一種全民信仰、尚法是一種城市精神,法治實踐是最生動有效的法治宣傳教育。

近年來,昆山大力開展安全生產專項整治、工業企業藍盾護航百日行動、安環消防領域專項嚴打整治,全面推行群租房標准化管理,創新開展“紅藍軍”對抗演練,啟動建設城市安全管控指揮中心,積極創建“無黑城市”,建立“公眾評判庭”,打造人民調解升級版,讓公眾參與矛盾糾紛調解,實現了“評判一件事、影響一群人”。2018年9月,江蘇省昆山市公安、檢察機關通報了“昆山反殺案”調查處理結果,收獲點贊聲一片。在這起案件裡,不僅案件當事人的合法權益得到維護,更倡導了社會法治思維,提升了社會法治意識,也為廣大民眾上了一堂生動的法治課。

秉承昆山先賢顧炎武“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家國情懷,昆山將“責文化”“和文化”“廉文化”融入社會治理﹔實施好家風好家訓“昆山人家”工程﹔組織中小學生編演《朱子家訓》情景劇﹔邀請專家學者講授德法思想﹔開展村規民約梳理、法治家訓征集、道德家庭評選,推進基層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用春風化雨的道德力量和潤物無聲的文明情懷潤澤群眾心田,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潛移默化走進百姓生活,法律和道德在社會治理中共同發揮作用,形成良性互動。

在昆山,“辦事依法、遇事找法、解決問題用法、化解矛盾靠法”的良好氛圍逐漸形成,全社會文明程度和社會治理效能節節攀升。2019年,全市公眾安全感滿意度達到98.7%,創歷史新高。昆山市成為全國文明城市提名城市,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建設試點升格為國家級,文明實踐所、站建設實現全覆蓋。

2.筑牢網格為基的社會治理體系

昆山堅持黨建引領,從2017年起全面推開網格化社會治理實體運作,推動社會治理和服務中心向基層下移。

建立城鄉全覆蓋的市、區鎮(城市管理辦事處)、村(社區)三級網格化管理平台。在市級層面,建成集信息採集、研判分析、指揮調度、事項處理、績效考核等功能於一體的網格化信息系統。在鎮村層面,全市15個區鎮(城市管理辦事處)一級網格、325個村(社區)二級網格和1593個基礎網格劃分到位,無縫對接。

建立“黨建+網格”機制,深化“網格+警格”雙網融合,推進“專業+綜合”網格建設,形成全要素網格。將黨支部(黨小組)建在網格上、黨群服務點設在網格內、黨員納入網格中,建起“區鎮(辦事處)黨工委—村(社區)黨組織—網格黨支部—樓棟黨小組—黨員中心戶”五級組織架構,按照“一人多崗、一崗多能、專綜結合”要求,組建“1+3+N”基礎網格工作隊。“1”即網格長,由村(社區)干部兼任﹔“3”即網格督導員、網格警務員和專職網格員,分別由黨員干部、社區民警和警務協管員擔任﹔“N”包括民政、城管、應急管理和環保部門等部門專業網格員,以及樓道長、保安、物業人員、社工、志願者和群眾代表等作為網格輔助員。全市1593個網格黨組織全部由村(社區)“兩委”班子成員擔任網格支部書記(黨小組組長)、網格長。

用“信息化+人性化”手段,將管理和服務職能寓於網格中。無論是基礎信息採集、風險隱患排查、矛盾糾紛化解、重點人員管理,還是居家養老、垃圾分類、政策咨詢等民生服務,在基層一線信息互通、相互配合、高效協作,大大提升群眾的滿意度。

周市鎮永共村距離昆山市區不遠,戶籍人口5800人,流動人口約1.8萬人,有房屋出租戶1031戶,流動人口體量大、矛盾糾紛多。為摸排清楚居民樓沿路一層車庫開店、住人問題,永共村第二網格網格長、黨員陳中,與專職網格員、輔警集中排查消防隱患。僅永平家園一個小區就發現有252家住戶的車庫改做商用,274家住戶的車庫直接住人。

昆山市通過建立“一張全域網格、一支網格隊伍、一份職責清單、一個實戰平台、一項閉環機制、一套考核辦法”的工作體系,推動基層社會治理實現精細化、高效化,真正把網格打造成採集信息、發現風險的第一感知觸角,化解矛盾、消除隱患的第一前沿陣地,便民利民、解決問題的第一服務窗口。2019年,昆山全市網格員主動發現上報各類事件78萬余件,日均處置事件2500余件,事件辦結率、合格率全部達到99.99%以上。

3.提升多元共治的社會治理能力

面對多元化的社會治理需求,昆山市推動社會組織積極參與社會治理,促進服務與需求精准對接,有效提升社會治理效能。

近年來,昆山市通過政治同向、服務同心、工作同步的“三同”工作法,把黨的領導與社會組織依法自治統一起來,推動社會組織建設,孵化出越來越多志願互助類、專業服務類、文化體育類社會組織和公益隊伍,培育壯大了社區自治力量。

康居新江南社區是於2007年就建成的大型拆遷安置社區,社區居民隔閡多、融合難,成為社區治理難題。2014年,昆山市引入愛德社會組織培育中心作為第三方力量入駐康居新江南社區,挖掘社區自治力量,培育社區“五彩益家”社會組織,營造互助自治氛圍,多方合力開展社區綜合服務。

2014年昆山市政府印發《昆山市政府向社會購買服務實施辦法》,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改革和創新政府服務供給機制,通過購買服務、項目外包等方式吸納社會力量參與社會治理。

如今,在養老、文化、法律服務等領域都可以見到政府運用市場化手段購買服務的形式,讓市民享受到專業、完善的公共服務。

昆山樂惠居養老服務中心在柏廬街道為政府援助補助對象提供居家養老服務,由昆山市民政局“買單”,由簽約的養老服務社會組織派出愛心服務員,走進五保、殘疾、高齡等老人的家裡,為簽約老人提供生活照料、居家安防、康復護理、精神關愛等服務。

張浦鎮由鎮政府購買服務,引入專業社會力量,在全鎮范圍內開設三家新昆山人文化俱樂部,提供公共文化服務,搭建促交流、益和諧的群眾精神文化平台。

市司法局積極培育司法行政類社會組織,發揮其在法治宣傳教育、矛盾糾紛化解等方面的專業優勢。昆山樂融融法律服務中心創新建立“家事公眾評判庭”,以圓桌評議方式柔性化解家庭矛盾糾紛。

近日,昆山市出台《“五爭五最五突破”三年行動實施方案(2020-2022)》。關於社會治理,方案指出:聚焦基層黨建、治理創新、民生改善、文明創建、安全發展,深入實施社會治理現代化“引領工程”“平安工程”“幸福工程”“文明工程”“強基工程”。昆山在構建黨委領導、政府負責、民主協商、社會協同、公眾參與、法治保障、科技支撐的社會共治同心圓中,又開始了新一輪謀篇布局。

昆山曾因走出了一條“以改革開放為時代特征、以創業創新創優為精神動力、以人民幸福為不懈追求”的“昆山之路”聞名全國。如今的昆山,正在深化“昆山之路”的新內涵,奮力走出一條新時代基層社會治理的“昆山之路”

(作者:余佶,系中國浦東干部學院長三角研究院副院長、教授)

(責編:謝倩、閆妍)
相關專題
· 專家輔導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