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內蒙古烏海:黨建引領實現轉型發展基層善治

2020年03月30日10:45    來源:中國城市報

原標題:黨建引領實現轉型發展基層善治

烏海市是內蒙古自治區西部的新興工業城市,建市40多年來,城市面貌日新月異,城市化率達到94.7%。在經濟發展方式深刻轉變和新型城鎮化快速推進過程中,我們深刻研判城市基層治理面臨的新任務、新挑戰,認真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大、十九屆四中全會精神,認真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城市基層黨建和基層治理的重要指示精神,堅持以黨建引領城市基層治理,不斷加強和改善黨對城市工作的全面領導,滿足全市各族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新期待。

堅持同部署同推進

以基層黨建助推城市轉型

烏海市因煤而建、依煤而興,先有礦區后有城區。在工礦城市向現代城市轉型中,大量工礦棚戶區居民搬遷進城,給城市治理帶來不少難題。比如,如何讓搬遷居民盡快適應和融入城市,實現自我服務、自我管理﹔如何加快補齊城市公共服務供給短板和歷史欠賬,讓搬遷居民早日過上幸福美滿的生活,等等。

烏海市委認為,實現轉型發展的善治,必須用時代的視角來審視城市治理問題,必須用治理的思維來解決我們面對的各種難題。在大量調研的基礎上,特別是上海會議召開后,烏海市委明確將加強和改進城市基層黨建作為推動和保障烏海資源型城市轉型的核心政治任務來抓,通過抓實基層、打牢基礎,把城市基層黨組織戰斗堡壘作用和黨員先鋒模范作用充分發揮出來,整合各方面力量資源,有效組織、宣傳、凝聚和服務群眾。

為此,我們按照系統建設、整體建設要求,進一步壓實市、區、街道、社區四級黨組織齊抓共管的責任,擰緊建強城市基層黨建“動力主軸”:健全“1+6”制度體系,出台《關於全面加強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指導意見》等一系列文件﹔依托市、區兩級黨建工作領導小組,系統謀劃城市基層黨建工作,集中解決了社區工作者薪酬遞增、社區減負增效、經費保障等重點問題﹔高度重視基層人才隊伍建設,重點抓好社區書記隊伍建設,近兩年提拔重用優秀社區書記22人,基本建成一支素質較高的專業化社區工作者隊伍﹔持續加大投入力度,社區辦公活動用房全部達到500平方米以上,社區黨建經費達到30萬元,基礎保障得到進一步加強。

發揮街道黨工委龍頭作用

推動街道管理體制改革

城市在快速發展,城市治理難度也日益加大。近年來,我們大力推進老舊小區改造、背街小巷整治、特色街區打造、社區服務提升等工作,著力讓烏海這座祖國邊疆城市變得更加美麗宜居,但巷陌之間的私搭亂建、環境污染以及居民區物業管理不到位等城市病問題仍然比較突出,“看得見的管不了、管得了的看不見”,群眾意見較大。

烏海市委認真學習貫徹中央和上級有關精神,在深入調研的基礎上,決定通過構建科學的體制機制,強化街道統籌服務功能,激活城市治理的神經末梢,把黨建引領基層治理落到實處。按照先行試點、總結經驗、逐步推開的思路,烏海市在全市范圍內實施了以明責、賦權、擴能為重點的街道管理體制改革。

改革后,街道主要承擔加強黨的建設、組織公共服務等8項職能。同時,街道被賦予了涉及街道的公共事務綜合管理權,新建小區前期物業選擇建議權,多部門協同解決的綜合性事項統籌協調和考核督辦權,下沉資金、人員的統籌管理和自主支配權等7項權利。

烏海市整合街道黨政機構和力量,按照“5+1”模式設置街道機構,將機構數量由21個縮減為6個,更加綜合化、扁平化,變“向上對口”為“向下對應”,面向群眾開展“一門式辦理”“一站式服務”﹔整合各類站所力量資源,推動城市管理、市場監管等執法力量下沉,實行“一支隊伍管執法”。烏海將直接面向群眾且量大面廣的政府職能部門服務、審批事項下沉到街道,把社區不該辦、辦不好的政務服務上收,規范運行規則程序和權責關系,提高街道和社區的運行效能﹔將編制資源向街道傾斜,真正讓基層有人、有物、有權。

提升服務群眾水平

讓基層黨建融入群眾生活

城市的核心是人,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是城市基層黨建工作的目標,也是檢驗基層治理成效的“試金石”。從了解的情況看,我市一些基層黨組織還不同程度地存在聯系群眾不緊密、服務群眾不到位等問題,尤其是有的服務陣地缺失、服務資源分散、群眾需求得不到滿足,等等。

針對這些問題,我們讓城市基層的各項工作回歸到對老百姓衣食住行問題的關注,回歸到干部與群眾之間魚水之情的增進,推動適應廣大群眾生活實際的城市基層黨建思路再造、組織體系再造、組織機構再造,解決黨建引領和服務群眾“兩張皮”的問題。

烏海市統籌社區黨建、政務和社會服務等各類資源,全力打造“15分鐘服務圈”。全市建成78個黨群服務中心,形成了覆蓋15個街道、68個社區、3個產業園區和城市商圈的黨群服務中心聯盟,黨員和群眾不出1公裡范圍就能享受到各方面的便利服務,讓老百姓實實在在地感受到黨組織的關懷。

全市社區黨組織統籌各類服務群眾資源的能力不斷增強,近5年累計投入為民辦實事資金8300多萬元,有效撬動了其他各類社會資源,解決了一大批民生實事難題,樹立了社區黨組織在廣大群眾中的威信。

烏海市還打造了“親情服務一家親”“紅色黨建+”“鄰裡黨建”等黨建品牌,深入開展各類暖人心、聚民心的黨建活動,建立起以黨員為骨干,社區工作者、居民代表、志願服務者、群團組織等多元群體為支撐的黨建引領社區治理工作機制。我市海勃灣區聯系服務群眾“五步工作法”還在央視《新聞聯播》得到播出推廣。

增強黨建整體效應

深化各領域黨組織開放融合

作為典型的工礦城市,烏海市城市基層黨建條塊分割、各自為戰的問題尤為突出,各領域黨組織建設缺乏統籌,難以形成合力。為此,我們出台《城市基層黨建“融合行動”方案》,推動落實城市各領域黨組織思想融合、組織融合、機制融合、資源融合、工作融合等5個方面19項重點任務,打通街道社區、行業系統與駐地單位、兩新組織間的行政邊界和組織壁壘,努力形成全域黨建的工作格局。

依托街道“大工委”和社區“大黨委”,烏海市建立“社區+機關”“社區+園區”“社區+企業”等一批跨領域聯合黨組織,探索出“八聯八建”“一體四翼組團式互聯”等一系列黨建載體,推進各領域黨組織的開放融合,實現黨建工作與“放管服”改革、企業發展、基層治理互動共贏。

烏海市深入挖掘社區共駐、共建、共享資源,結合“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優化在職黨員“雙報到雙報告雙考核”機制,推動機關黨組織和黨員從“難請來”向“不請自來”轉變,努力形成機關圍著基層轉、干部圍著群眾轉的良好局面。

我們引導黨員志願服務進網格,把黨建工作、服務群眾、市容環境、安全穩定等一並納入網格管理,做到需求在網格發現、資源在網格整合、問題在網格解決,提高服務黨員、服務群眾的精准化、精細化水平。

烏海市首批選擇在萬達廣場等6個大型商業綜合體建設黨群服務驛站,將黨建、群團、司法、勞動、計生、民政、文化、金融等服務項目“捆綁打包”,向城市商圈和人員流動樞紐區域延伸覆蓋,使之真正成為黨領導城市治理的堅強陣地和服務群眾的溫馨家園。

(內蒙古自治區烏海市委書記 史萬鈞)

(責編:謝倩、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