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戰地日記】用青春書寫抗疫答卷

——記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駐村幫扶組

2020年03月25日13:58    來源:中國農業科學院

原標題:【戰地日記】用青春書寫抗疫答卷——記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駐村幫扶組

  疫情是一次危機,也是一次大考。由80后賴欣、王強和90后朱曉昱共同組成的駐村幫扶組,在天津市西翟庄村以智戰“疫”,在脫貧攻堅決勝之年的第一場“大考”中,將初心使命寫在抗疫扶貧的特殊答卷上。

沖鋒在前駐村戰疫

  “這時候不在村裡,我心裡不踏實”。賴欣今年38歲,是農業農村部環境保護科研監測所農業生物多樣性與生態農業創新團隊的青年骨干,作為幫扶組組長,他從大年初二開始就主動放棄了與家人的團聚,沖到了幫扶村抗疫前線,加入到村裡的防疫工作組。

  王強是鄉村環境建設創新團隊的青年骨干,今年34歲的他非常沉穩,“按照統一部署,我們在所有的入村道路設起了路障,對進出村人員測量體溫,對節后返鄉人員進行了人對人核實、面對面告知,還在全村重點區域開展了垃圾消毒……”。盡管通過不懈的努力,村裡的大局穩定了,但讓他們頭疼的是個別群眾不理解、不配合,甚至還有個別外來人員強闖卡口。防疫工作組想了很多辦法,懸挂布標、大喇叭廣播、上門發放明白紙等,“這樣盡量多渠道普及疫情防控知識,還能了解村民的思想動態和身體狀況。”

  “防控工作千頭萬緒,把活干細干實才能得到大家的認可和理解。”朱曉昱是期刊出版與信息服務中心的青年骨干,今年29歲,也是所裡的團委書記,她總是能夠站在對方角度思考問題,“有些村民不是有意為難,而是真的不了解疫情的嚴重性,通過上門宣講疫情防控政策和知識,面對面溝通很有效果,我們還鼓勵村民積極參與疫情防控服務工作,有事干了心裡就不慌”。

群策群力統籌抗疫

  截至目前,防控工作組共勸返外來人員1300余人,處理突發事件100余起,上門發放了百余份明白紙,漸漸地,村民理解了他們的良苦用心,思想也隨之轉變。

  為支持村裡的防疫工作,有20余名黨員、群眾主動加入到志願小組,被服務的人也成了服務別人的人﹔看到值班點缺衣少物,很多村民送去了方便面、水果、礦泉水等等﹔抗疫以來,盡管自己不富裕,但村民的自發捐款就達到了9700余元。“在這裡經常吃到百家飯,誰家做了好吃的,都會端一碗過來。”幫扶組說,“每天,我們的值班點成了匯聚正能量的集散地,能量在這裡匯聚,再傳播到各戶各家。”

  盡管大家齊心協力捐款捐物,但在疫情防控的關鍵階段,消毒液和口罩等防疫物資很難購買到。幫扶組成員向環保所發出了求助,所裡迅速應援、多方籌措,拿出口罩450隻、84消毒藥水20升、酒精1箱和一些農用物資,緩解了村裡的燃眉之急。

使命擔當助力脫貧攻堅

  2020年是決戰脫貧攻堅、全面小康的關鍵一年,疫情期間,幫扶組亦在協助村“兩委”從細處抓實各項脫貧收尾工作。其實,自從被派駐到駐村后,幫扶組就積極探索精准幫扶的措施方法,為困難村爭取科研項目支持。

  幫扶組組長賴欣將自己主持或參與的科研項目在困難村開展了示范,包括農業國際交流與合作專項、國家重點研發計劃“黃淮海冬小麥化肥農藥減施技術集成研究與示范”等。依托科研項目支持,他們在困難村幫助合作社開展了400畝的科學種田示范,將冬小麥-夏玉米生產模式下的農機化水平提升到95%,同時引入了更適宜當地種植的耐鹽鹼抗倒伏新品種和更加經濟環保的緩釋性肥料,這不僅使化肥和農藥用量分別降低了10%、20%,減少了面源污染,而且增加了村集體收入30萬元,優化了種植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經濟和社會效益,得到了村民的肯定。(中國農業科學院供稿)

(責編:趙晶、謝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