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堅守大漠的敦煌文化守護人——記敦煌研究院文物保護利用群體

2020年01月20日10:04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堅守大漠的敦煌文化守護人

大漠敦煌,這座屹立在絲綢之路上的城市,以“敦煌石窟”“敦煌壁畫”聞名天下。

76年來,以常書鴻、段文杰、樊錦詩等為代表的一代代“莫高窟守護人”,秉持堅守大漠、甘於奉獻、勇於擔當、開拓進取的“莫高精神”,讓敦煌文化走向了世界。

正是這些默默耕耘奉獻的人們,讓敦煌文物研究、文物保護、文化旅游令世界矚目,使敦煌研究院發展成為我國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數量最多、跨區域范圍最廣的文博管理機構,成為最大的敦煌學研究實體。

幸福的“莫高窟守護人”

敦煌研究院誕生於抗日戰爭的艱難時期,成長在萬象更新的新中國發展之時,壯大於日新月異的改革開放之后。1944年,國立敦煌藝術研究所成立,結束了莫高窟約500年無人管理、任憑破壞和偷盜的歷史。新中國成立后,在黨和國家的重視下,莫高窟得到有效保護、傳承。從物質極度匱乏的歲月走進新時代,“莫高窟守護人”接續奮斗,在茫茫戈壁踐行著保護和傳承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使命。

幾十年來,以常書鴻為代表的一批仁人志士、青年學子遠離城市,來到大漠戈壁,踐行著他們的夢想——把精美的壁畫全部臨摹留存下來,完好地保存莫高窟。一代代莫高窟人說,敦煌已成為他們生命中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他們是打不走的莫高窟人,“能守護敦煌,我們太知足了”。

被譽為“敦煌女兒”的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扎根敦煌50余年,視敦煌石窟的安危如生命,潛心石窟考古研究,完成了敦煌莫高窟各洞窟的分期斷代,帶領團隊致力保護傳承,積極開展文物國際交流合作,引進先進保護理念和保護技術,探索形成石窟科學保護的理論與方法,作出了世人矚目的突出貢獻。2018年12月18日,樊錦詩被黨中央、國務院授予“改革先鋒”稱號,被譽為“文物有效保護的探索者”。

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揚部部長李萍,從講解員做起,38年來仍堅守一線做講解。李萍永遠忘不了當年已經退休的段文杰先生拉著她的手說:“能在敦煌工作,你多幸福啊!”

在這些“莫高窟守護人”的腳下,印刻著新中國奮斗者的光輝足跡。他們把美好的青春年華奉獻給了莫高窟,積澱形成彌足珍貴的堅守大漠、甘於奉獻、勇於擔當、開拓進取的“莫高精神”,成為敦煌研究院薪火相傳、生生不息的源泉和動力,使敦煌研究院從新中國成立前的18人發展到如今的上千人,隊伍在不斷壯大。

改革開放以來,敦煌研究院憑著一股子鑽研勁,建成國內文物系統第一個國家級工程中心,研發出第一個文物出土現場保護移動實驗室,創辦了大陸第一家敦煌學專業學術期刊,在全國文博界首次開展游客最大承載量研究。

幾十年來,高光譜成像系統、激光誘導擊穿系統、多場耦合實驗室等技術創新,似雨后春筍般在這裡涌現,敦煌研究院現已發展成為全國領先的石窟文物保護綜合研究的科研實體,基本形成了以科技保護和科學管理相結合,以專項法規、保護規劃、數字保護為主要內容的綜合保護體系。先后承擔省部級以上科研課題130項,10余項科研成果獲省部級以上獎勵,推廣應用於全國11個省、區的文化遺產保護項目。與美、日、英等1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30多家機構以及國內數十家科研院所、大專院校持續開展各種形式的交流與合作,培養壁畫修復高級人才。與吉爾吉斯斯坦和阿富汗等中亞國家達成合作意向,將文化遺產保護成套技術向“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推廣應用。

敦煌文化的傳承者

86歲的敦煌研究院保護研究所前副所長李雲鶴,從1956年來到敦煌,如今在莫高窟已從事文物修復工作63年,參與修復壁畫近4000平方米,修復彩塑500余身,2018年榮獲“大國工匠年度人物”。如今,他的兒子、孫女也都在敦煌研究院從事文物修復、藝術設計工作。

一代代莫高窟人始終將學術研究作為事業發展的核心任務,不斷完善敦煌學術研究體系和學科體系建設,逐步形成了一支在國內外有影響力的研究人才隊伍,不斷拓展研究新領域,持續引領研究發展方向,使敦煌研究院在全國文物領域科學保護、學術研究中,填補了一個又一個空白。

莫高窟人始終堅持“臨摹、創新、研究”的敦煌藝術研究宗旨,總結歸納出一整套臨摹技法和規范,逐步構建了完整的敦煌壁畫藝術研究體系和敦煌岩彩畫技法體系。研究方向和領域從最初的壁畫臨摹與繪畫技法研究,逐步擴展到敦煌石窟考古研究、敦煌石窟藝術研究、敦煌壁畫圖像研究、敦煌文獻研究、敦煌歷史文化研究、絲綢之路民族宗教研究等專題研究,以及敦煌文化價值和精神內涵的系統解讀。

改革開放40多年來,敦煌研究院為保護人類文化遺產,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推動社會主義文化繁榮興盛作出了積極貢獻,也得到中央有關部門和甘肅省委、省政府的充分肯定並多次給予嘉獎。其中,1995年被原文化部、原人事部授予“全國文化先進集體”稱號,1998年被國家文物局、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中國委員會授予“中國世界遺產保護管理先進單位”稱號,2000年被黨和國家領導人譽為“我國文物有效保護、合理利用和精心管理的典范”,2007年被原人事部、國家文物局授予“全國文物系統先進集體”稱號,2012年被國務院授予國家科學技術進步二等獎,2018年被亞洲質量功能展開協會授予“亞洲質量創新獎”、被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授予“第三屆中國質量獎”等。

讓敦煌文化走向世界

2016年4月29日,敦煌研究院“數字敦煌”資源庫上線,首次通過互聯網向全球發布敦煌石窟30個經典洞窟的高清數字化內容及全景漫游,觀眾進入“數字敦煌”資源庫平台點開頁面后,可以採用VR360度全景漫游方式來參觀、欣賞石窟之美,從而實現身臨其境般參觀敦煌石窟。由此,敦煌石窟藝術得以永續流傳,敦煌文化也隨之走向了世界。

敦煌研究院文物數字化研究所副所長俞天秀是一位“80后”,在莫高窟工作14年,他所在的團隊主要從事將洞窟、壁畫、彩塑及相關文物採集加工成數字圖像,拼接匯集電子檔案,構建多元、智能的石窟文物數字資源庫。採集不易,拼接更難。以61窟為例,僅西壁就要6000多張,一天最多拼接30張左右。他們刻苦鑽研,努力攻關,制定了13個內部標准,總結出一整套工作流程,高質量完成了206個洞窟的數據採集和100多個洞窟的圖像處理,成為業界“規范”。

莫高窟人不斷深化文化與科技融合,努力探索讓文物“活”起來的有效途徑。他們利用“互聯網+”成功上線“數字敦煌”資源庫中英文版,實現30個洞窟整窟高清圖像全球共享,訪問量已超過400多萬次。建設全媒體平台,利用新媒體矩陣,傳播敦煌文化,講好“中國故事”,推出數字文化品牌,開發文化產品,深受社會公眾的關注和喜愛。2018年全媒體平台瀏覽量達1.14億人次,訪客覆蓋70個國家(地區)和全國34個省(市、區)。2019年被中宣部、科技部認定為國家文化和科技融合示范基地。

為積極推進敦煌學研究國際化,敦煌研究院逐步發展成為國際敦煌學的重要研究基地和學術交流平台。先后派出學者近200余人次赴10余個國家開展學術交流活動。同時,充分利用絲綢之路(敦煌)國際文化博覽會,舉辦多場專題論壇、主題展覽以及20余次敦煌學國際學術研討會,深化敦煌與絲綢之路關系的研究,對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文化交流和民心相通、認識理解絲路文明以及不同國家、不同民族間的友好交往歷史,發揮了重要作用。

保護好中華文化遺產,就是守護中華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園。莫高窟,就是以常書鴻、段文杰、樊錦詩等為代表的敦煌研究院文物保護利用團體替民族守護並傳承開拓的精神家園。有了他們的守護,中華兒女便能回望民族的根和魂,賡續傳統文脈。(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李琛奇 趙 梅)

(責編:劉尤罕、喬業瓊)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