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河南省鶴壁市淇濱區全面深化社會治理改革 努力創建社會治理示范區

2020年01月09日09:50    來源:黨建網

原標題:河南省鶴壁市淇濱區全面深化社會治理改革 努力創建社會治理示范區

黨的十九大報告對加強和創新社會治理進行了深刻闡述,提出了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新格局的要求。創新社會治理,是持續提升人民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的關鍵所在,也是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的必然選擇。淇濱區是河南省鶴壁市市委、市政府所在地,是鶴壁市的政治、經濟、文化、信息中心。城市規劃面積大,人口數量較多,在社會治理方面存在著一系列挑戰和風險,比如,老舊小區改造呼聲強烈,但復雜的產權關系怎麼捋順,缺位的物業拿什麼填補?疏解整治促提升乃大勢所趨,但觸碰利益藩籬時,怎麼宣傳政策、引導輿論才能讓相關群體接受轉型陣痛?“為政之要,首在得人”,不論是對於我們國家,還是對於一座城市,有了優秀的黨員干部群體,社會治理建設就有了“主心骨”。基於此,近年來,淇濱區以提升居民幸福指數、打造幸福社區為抓手,在部分社區實施網格化管理取得了較好成效。為推廣學習先進做法,進一步完善網格化治理模式,區委區政府緊緊以打造社會治理示范區為目標,在全區推行“1369”網格化社會治理模式“1”就是打造全國社會治理示范區這一總目標﹔“3”就是搭建區、鄉鎮辦、社區(村)三級平台﹔“6”就是堅持黨建引領、以人為本、網格為基、責權對等、資源下沉、全員參與六個原則﹔“9”就是突出抓好網格劃分、搭建平台、下沉職能、上下聯動、優化流程、完善系統、定責賦權、建章立制、強化保障九項任務,努力實現社會治理模式精細化、體系扁平化、服務便捷化、主體多員化、運行科學化、手段信息化、權責對等化、工作制度化、推進高效化。

一、干部全員下沉 重塑工作體系

(一)以改革探索的思路破舊立新。黨的十九大指出,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建設,推動社會治理重心向基層下移。淇濱區堅持改革創新,以基層社會治理實際需求為導向,對不適應工作的問題全面排查,推動機構、人員、編制、經費、待遇向基層傾斜,增設區社會治理和社區服務局、網格化社會治理指揮中心,堅決破除體制機制障礙,重構現代社會治理體系。鄉鎮街道工作機構以社會治理為主線重新建構,同時編制資源向鄉鎮街道傾斜,整合撤銷事業單位16個,收回編制175個,大部分用於街道辦事處,保証基層工作力量。區委書記任區社會治理改革領導小組組長,明確專人專班具體負責組織推進。

(二)以全員下沉的舉措織網治網。精細化社會治理需要充足的工作力量保証,必須調動一切可以調動的力量共建共治。一是劃分網格。城區先行,把網格作為基層治理的基本單元,根據人、地、事、物等情況,將城區劃分為49個網格,形成橫到邊、縱到底、全覆蓋的治理網格。二是全員下沉。印發《網格化社會治理分包責任制》,每名縣級干部均分包1—2個網格﹔各網格整合區直下派力量和辦事處、社區及社會組織人員,形成約8400余人(各級干部職工近6000人,社會組織、熱心群眾、志願者等2400多人)的網格員隊伍,構建了全員織網治網工作格局。三是智慧支撐。投資3000萬元,開發完成了網格化社會治理系統,將智慧城管、黨群服務等系統融合,整合“信息孤島”,促進各類數據信息互聯互通,實現全區“一張網”,統一構建區、街道、社區三級信息管理指揮平台。同步開發了手機APP,向社會公布了二維碼,方便群眾掃碼入網、反映問題、實時監督,基本形成以網格化社會治理系統為圓心,以覆蓋轄區的網格責任機制為基礎,以全方位快速響應隊伍為力量的社會治理共建、共治、共享新格局,提升了網格發現問題、調度指揮、解決問題的效率和水平。

(三)以“街道揮旗”的機制保証“網格做到”。為切實解決基層網格“干什麼”“怎麼干”的問題,採取“三張清單”工作機制。一是“職責清單”定責賦權。為適應社會治理要求,結合鄉鎮辦事處機構改革,對鄉鎮街道辦事處的職責任務進行全面梳理研究,使基層一線權責統一。實施工作准入制度,職能部門原則上不得在街道、社區設立對應機構或下達工作任務,確需協助完成的,報區委、區政府嚴格審批。二是“機制清單”運轉驅動。在街道、網格實施“1+5+N”聯動機制,街道辦事處、網格根據工作情況特別是發現的問題,及時召集相關部門參加聯席會議,研究安排問題解決,明確時間、標准、要求責任部門負責落實。三是“標准清單”定標明責。部門與網格結合,對城管、市政、環衛、園林、環保、信訪等各項治理工作,建立操作性強、可量化細化的評價體系,標准卡到質量和時限,責任到崗到人。未按標准要求發現問題、解決到位的,按規定扣除績效工資、直至組織問責。

(四)以群眾評價的標准獎優罰劣。為確保工作實效,建立健全了督導考評機制,倒逼責任全面落實。一是實施“雙考核”建立完善自下而上評議機制和自上而下考核機制。二是實施“雙問責”。將網格化社會治理納入區委、區政府督查重點,建立日常督導、隨機抽查、突擊暗訪機制,加強重點事項落實情況督導,對重視不夠、落實不力、作風不實的,實施“雙間責”,既追究屬地責任,也追究分包責任。三是實施“雙激勵”。對工作成效突出、群眾滿意度高的單位和個人同步獎勵,採取以獎代補形式給予單位工作經費,對網格員在政治榮譽、經濟待遇上統籌考慮,切實調動基層工作積極性。對授予幸福社區稱號的,按照一定比例擇優確定優秀社區干部,在社區工作崗位期間,享受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工資待遇;取消幸福社區稱號的,待遇一並取消。

二、成效與反響

(一)多元參與的治理結構更加完善。在淇濱區黨委政府的統一領導下,科學合理劃分若干個服務管理責任網格,建立並形成橫向到邊、縱向到底、全面覆蓋、無縫對接的管理格局。區直各部門、各街道辦事處、各維護單位都成為社會治理的重要主體,共同對各種社會服務管理需求做出及時“響應”,形成社會治理合力。如:九州路辦事處淇水百合小區,因道路施工給居民的居住環境造成污染。接到居民的訴求后,金鶴社區網格員聯合分包單位區稅務局兩名網格員迅速行動,積極協調施工方,及時對淇水百合污染的地面、牆面進行清洗,為轄區居民營造了一個“干淨、整潔、優美的居住環境。

(二)網格工作責任更加明晰。劃分網格、明確職責、落實責任、監督考核,使全區網格化社會治理工作真正做到精細化。一是根據各網格的實際情況,量身打造不同的民意“源頭收集”方式,依托基礎網格,利用信息化手段及時收集居民關心的熱點和難點問題。二是搭建區領導和職能部門對接社區的“分戶包片”制度,促進與居民面對面交流,把“訪聽解”工作落到實處。三是加強街道統籌協調的屬地治理職能,以“條塊結合、以塊為主”為原則,充分調動各種資源和工作力量。

(三)基層基礎工作更加扎實。達到各種社會服務管理問題盡可能解決在網格的效果,通過社會治理力量的下沉,把觸角延伸到每家每戶,確保“小網格”服務“大民生”。發現問題直接現場處理,不能現場解決的及時上報解決,強化跟蹤問責和限時辦結,確保知民情解民憂,使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斷提升。

(四)問題解決實現“一網攬盡”。一是城市管理統攬能力顯著增強。網格化社會治理實施以來,各網格排查重點難點問題,召集部門聯席聯動、研判攻堅。此外,分包網格責任單位每天堅持不間斷巡查,甚至工作至深夜,對流動攤販、佔道經營等現象及時制止,市容市貌明顯改觀,群眾滿意度顯著提升,也有力促進了“六城聯創”“百城提質”工作。二是服務群眾更加精細精准。依托網格化,全區深入開展幸福社區創建,把老百姓的家作為社區的工作地點,把老百姓問題的辦結率作為社區的考核標准,把老百姓的點贊作為社區的評價標准,三是防范防治水平全面提升。網格員覆蓋到城區每個角落,能夠第一時間發現、處置、解決問題,有效提高了前端處置能力。自5月份網格化工作運行以來,各網格共排查發現涉及城市管理、便民服務、環境衛生等問題7200余件,全部解決到位,沒有向區級平台上報一起,基本實現了間題化解不出網格。

三、探討與評論

經濟社會在建設和發展的同時,需准確把握群眾需求和利益的多樣性,化解矛盾糾紛,維護社會穩定,通過提供有力的公共服務,促進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的完善,鞏固黨的執政基礎,這些都是需要面對和解決的關鍵問題。為破解這些問題,全國各地抓住社會治理的主要環節和瓶頸制約,圍繞民生保障、矛盾排查化解、環境衛生整治等工作,積極探索推進網格化社會治理這一城市社區管理運行機制,創造了一些新的經驗和亮點。淇濱區“網格化社會治理”以信息化為支撐,以幸福創建為載體,寓管理於服務之中, 堅持以基層黨組織建設為關鍵、政府治理為主導、居民需求為導向、改革創新為動力,健全體系、整合資源、增強能力, 以全方位和優質高效的服務,來滿足新形勢下居民群眾多樣化的需求, 在廣大群眾中營造了一種祥和、平安、歡樂的生活氛圍,樹立了風清氣正、幸福和諧的社會主義新社區形象。一是健全共同治理機制。二是完善協調機制。三是增進居民互信互融。如何更好地做好社區治理,創新社會管理模式固然是一優化策略,其治理績效日益獲得大家的認可。但是,基層治理創新的評價不應缺少了公眾態度,如果可以更好地將公眾評估納入治理體系中,將會更好地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改革戰略。

(作者:鐘睦琴 河南省鶴壁市淇濱區區委常委、副區長﹔李軍華 河南省鶴壁市淇濱區區委常委、區委辦公室主任)

(責編:謝倩、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