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到:

讓“面子工程”沒面子

桑林峰

2019年12月10日08:42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讓“面子工程”沒面子

  【光明論壇】

  近日,中央“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領導小組印發《關於整治“景觀亮化工程”過度化等“政績工程”、“面子工程”問題的通知》,要求“從嚴從實抓好整治工作”。由此,“面子工程”又一次成為公眾熱議的對象。

  “面子工程”由來已久,其實質是形式主義,是錯誤的政績觀所致。對照中央主題教育領導小組的通知,我們不能不反思,為什麼“面子工程”屢被整治卻屢禁不絕?“面子工程”到底是給誰看的?事實不難辨析,“面子工程”勞民傷財,黨員和群眾深受其害,當然不願意看。“面子工程”不斷上演,主要是給上級領導看的。倘若上級領導干部愛看喜歡看,並給予“高度認可”,下面就會千方百計搞“面子工程”。因此,領導干部一定要樹立正確的政績觀,弘揚實事求是的好作風,千萬不要被“面子工程”糊弄住了。

  我們來看一看“面子工程”是如何打造出來的。一些下級希望得到上級領導的認可,以博得成長進步的政績,這些都可以理解。然而,仍有少數干部不把心思用在干事創業、民心工程上,整天琢磨上級領導的喜好,以此為基點打造“面子工程”。比如,上級領導喜歡整齊劃一,他就建“景觀牆”,哪管牆內臟亂差﹔上級領導期盼盡快脫貧,他就蓋起了“扶貧車間”,哪管能不能引來投資、有沒有利潤……“面子工程”完工后,上級領導坐在車裡看一看、站在遠處望一望,還連連說“好”“不錯”,那他的這種“面子工程”就“保底”了,升遷就有了“資本”。

  媒體所報道的安徽阜陽“刷白牆”事件被揭穿,原因是多方面的,最重要的是上級領導干部求真務實、深入一線的工作作風。對於這一“面子工程”,如果領導干部被糊弄住了,就可能成為“亮點工程”,這是多麼可怕的事情。俗話說,“吹大的氣球最怕針”“刷金的菩薩不經擦”。隻要領導干部敢於較真、敢於碰硬,不信奉“好人主義”,多貫徹群眾路線﹔少關注“外面的牆”,多關心“牆內的人”,不管“面子工程”建造得有多麼巧妙、掩飾得多麼高超,終究是經不起查、經不起看的。

  上風下草,上行下效。探究起來,下級打造“面子工程”,不是不知道其中的風險,他們之所以敢於大肆“造景作秀”,就是因為他們自認為已經摸透了上級領導的作風,認為可以輕鬆過關,不需要費太多氣力就能捧回“大獎”。可見,整治“政績工程”“面子工程”不能隻抓下邊,還要抓源頭、抓上頭。

  1963年初,胡耀邦到湖南瀏陽農村做社會調查。有人斷言,上面來的人都是“過路神仙——歇歇腳就走了!”胡耀邦說:“我就不當‘過路神仙’,我住下來,不走了,不查清問題,不收兵!”他一住就是一個多星期,直到徹底摸清實情,獲得第一手資料。這一故事也提醒上級領導干部,整治“面子工程”,沒有好的作風是解決不了問題的。

  讓“面子工程”沒面子,關鍵在上級領導干部。如果上級領導干部不以個人喜好判斷工作優劣,不搞坐在“車上看看”的“神仙式”調研,而是多到一線走一走,多看看“后院”和“牆角”,再“完美”的“面子工程”也會轟然倒塌。這就要求領導干部必須做到不忘初心、不改本色、不丟宗旨,始終牢記職責使命,堅決克服官僚主義,堅持一切從實際出發,廣泛聽取群眾意見、建議,深入搞好調查研究,躬身實地檢驗和評判工作。如此,才能有效防范形式主義,防止讓“面子工程”有面子,確保讓“民心工程”多上馬。

   (作者:桑林峰,系解放軍報評論員)

(責編:喬業瓊、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