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黨建札記)

峽谷裡的燈盞

記者  徐元鋒

2019年12月10日08:36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你小子,還想著給我打電話啊!”得知要採訪雲南麗江華坪女子高中黨支部書記、校長張桂梅老師先進事跡,我馬上撥了她的電話。剛打通,電話那頭便傳來她爽朗的聲音。11年前,我曾採訪過她撫養照顧幾十個孤兒的事跡﹔11年來,她以“超人”般的意志和付出,創辦面向貧困山區孩子的免費女子高中,把1600多名學生送入大學,再次被媒體聚焦。

  初冬的獅子山色彩斑斕,瓦藍高遠的天空下,華坪女子高中如一塊美玉,點綴在群山間。見到張桂梅,與11年前相比,她蒼老了許多,臉色更暗、皺紋更深,不過神情還一如既往地堅定。她創辦的女子高中堪稱奇跡:生源參差不齊“學苗”差,但連續9年高考綜合上線率100%,綜合排名一直是麗江市第一名!

  怎麼做到的?

  走進華坪女子高中,理想信念教育和“紅色文化”扑面而來:每周一全體師生參加重溫入黨和入團誓詞活動﹔課間操由“南泥灣”舞蹈改編而來……10多年來,學校每周堅持黨員戴黨徽上班,重溫入黨誓詞,組織理論學習,合唱革命歌曲,觀看紅色影片。這種教育也滲入師生日常工作學習,表現在師生的言行舉止和精神風貌裡,自然而然成習慣。

  這種狀態之所以能持之以恆,源自榜樣的力量。張桂梅10多年和學生一起住宿舍,每天5點多起床,深夜12點后才休息。她是校長,是保安,每天檢查水電安全、熄燈與否,晨曦中拿著小喇叭催促學生起床吃飯做操。

  華坪女子高中為來訪記者准備了“張桂梅的100個小故事”,第六十八個故事是“峽谷裡的燈盞”,是馬海老師貢獻的,他如今已離開女子高中。他回憶,2009年秋天他和張老師一起去永勝縣光華鄉家訪,到了晚上7點,還差一個傈僳族的學生沒家訪到。到那個學生家需要乘拖拉機,沿著河床顛簸40分鐘。怕張老師身體受不了,馬海建議張老師等著,他和其他同事乘老鄉拖拉機去家訪。天色已黑,張老師提著一盞電瓶燈站在峽谷口送他們。馬海結束家訪,一路顛回來已是后半夜。令他沒想到的是,一出峽谷口,那盞電瓶燈竟然還在。原來,張老師擔心他們安全,提著那盞燈站在原處,一等就是五六個小時。當時秋水長流,星斗滿天。雖已過去10年,馬海說,那峽谷的燈盞還亮在心裡。

  黨組織能成為“戰斗堡壘”,靠的是“領頭雁”做到了“向我看齊”。張老師猶如峽谷裡的“燈盞”,用她的無私奉獻感染激勵了無數人:如今,來女子高中參觀學習、一起進行黨建活動的單位絡繹不絕﹔女子高中的畢業生,把奮斗精神和感恩之心播撒到她們所在的各個地方。這,正是基層黨建的生動實踐!


  《 人民日報 》( 2019年12月10日 19 版)

(責編:喬業瓊、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