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愛國情 奮斗者】

劉永強:竭盡全力帶著大家過上好日子

2019年11月29日09:11    來源:光明日報

原標題:劉永強:竭盡全力帶著大家過上好日子

劉永強,江蘇省連雲港贛榆區宋庄鎮沙口村黨總支書記,敢於翻過去村財務的“舊賬”,敢於向發展的困難說“不”,10年間領著大伙把一個不起眼的小漁村建成國家級生態村和江蘇省文明村。

一把尺子量人,一杆秤量事

2010年3月,33歲的劉永強開始擔任沙口村黨總支書記。當時的沙口村,村庄建設亂、承包經營亂、村民思想亂,怨聲載道的群眾上訪接連不斷……

劉永強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走訪村民。全村386戶,他一家不落跑了個遍,用了整整三個月,村民的建議要求記了三大本。他還請鎮農經中心對村集體進行財務審查,找到問題症結所在:村管理不公開、暗箱操作、“一言堂”嚴重侵害了集體的利益。

找到症結后,通過公開選拔,作風正派、致富能力強、群眾公認度高的村民當上了村干部,並開展一系列大刀闊斧的改革。

“群眾心裡都有一杆秤,誰對他們最好,誰對他們幫助最大,心裡跟明鏡似的。村干部一定要一把尺子量人、一杆秤量事,竭盡全力帶著大家過上好日子。”劉永強下定決心。

面對挑舋不卑不亢,面對謾罵不急不惱。村民有疑問,他仔細詢問情況,盡力給予解答﹔村民有困難,他想辦法協調村兩委班子幫助解決﹔面對關系戶、“人情包”等不良風氣,他堅決說“不”……一年又一年,他用自己的“辛苦指數”換來了群眾的“幸福指數”。

蝦塘承包絕不搞“特殊化”

“以前都是粗放經營,再加上村集體資源底數不清,蝦塘一承包就是10年、20年,承包費高低不一,關系包、“人情包”情況嚴重,不僅村裡見不到效益,我們這些一心想搞養殖的老百姓也拿不到塘子,大家伙都憋著一肚子意見。”回憶起以前村裡灘涂承包的亂象,沙口村水產養殖戶萬軍來說。

“問題出在哪裡,就從哪裡尋找突破口。”劉永強立即組織人員重新丈量全村蝦塘。他每天起早貪黑、早出晚歸。經過兩個多月丈量,蝦塘面積多出了200畝,收回沒有合同的蝦塘400畝。那年10月,村裡2600畝蝦塘合同到期,劉永強決定將它們全部收回村裡重新發包,並立下規矩:村干部及其直系親屬,一律不准插手或承包村裡的資源、工程項目。

消息一傳出,首先遭到了家人、親戚的反對,有幾個親戚就是拖著不退。劉永強帶頭,硬是把包括他父親承包在內的60畝蝦塘全部收回。一些養殖戶趁著夜色,帶著名煙、名酒到他家“走路子”,有的直接把萬元現金扔到他家沙發上就跑。劉永強堅決退回,並明確告知:“承包蝦塘要憑本事競標。”

招標會上,劉永強請來鎮紀委、農經中心坐鎮監督,邀請電視台全程錄像。經過激烈的競標角逐,承包費由過去每畝600多元增加到2000多元,村集體承包費收入由原來的每年130萬元增長到350多萬元。

之后,劉永強又帶領村干部清理了亂佔的宅基地,拆除亂搭亂建。村裡的各種亂象得到了整治,群眾心氣順了,齊聲夸贊劉永強是值得大家信任的村干部。

千畝灘涂變身“金鳳凰”

科技是第一生產力,也是農業發展的第一動力。劉永強明白,在推廣立體養殖中,掌握全面的養殖技術,是提高效益、降低養殖風險最好的辦法。為此,他多次上門請教淮海工學院(現為江蘇海洋大學)教授羅剛,並聘請他擔任村裡的技術顧問。

在農業科技的支撐下,塘子裡的東方對蝦、梭子蟹及各種貝類長勢喜人。年底起捕,家家獲得大豐收,每畝塘子純利潤達5000多元,比傳統養殖翻了一番。“以前說泥地裡不能養梭子蟹,沒想到現在立體養殖的梭子蟹,比沙地裡長得還肥。”站在自己承包的蟹塘前,做了十幾年養殖的李傳賢喜笑顏開。

如今,沙口村灘涂養殖業已初具規模,不僅成為村裡重要的支柱產業,還帶動了魚類產品冷藏、加工、運輸、銷售的發展。隨著產業鏈的不斷延伸,產業價值鏈和村民利益鏈都得到提升。

“現在,全村從事水產品鮮活快運的車輛達36輛,年運銷量達2200噸,僅此一項就帶動村民增收400萬元。特別是到了水產品銷售旺季,運輸車天天往返於北京、上海、西安、鄭州等城市,水產品更是供不應求。”劉永強實現了當初對村民們的承諾,通過暢通水產品流通渠道,解決銷售難,讓養殖戶實現了在塘頭進行活體銷售,讓千畝灘涂從“丑小鴨”變身“金鳳凰”,帶領村民,走上致富路。

(本報記者 李慧)

(責編:呂騰龍、常雪梅)
相關專題
· 愛國情 奮斗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