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他,像火車輪永遠向前——記廣州鐵路集團吉首客運站退休職工王源孝

李孟河 喻陽

2019年11月27日09:28    來源:湖南日報

原標題:他,像火車輪永遠向前

開欄的話

艱苦奮斗、勤儉節約,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也是我們黨的優良傳統。

為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關於弘揚艱苦奮斗精神和勤儉節約優良傳統的重要論述,湖南日報今天推出《艱苦奮斗好作風》專欄,集中報道我省一批艱苦奮斗先進典型的感人事跡,以引導廣大黨員干部見賢思齊、嚴於律己,砥礪初心使命,不斷加強黨性修養和自我改造,保持艱苦朴素、清正廉潔、求真務實、埋頭苦干的工作作風,為加快建設富饒美麗幸福新湖南凝聚磅礡力量。敬請關注!

 

“1986年2月8日,除夕之夜,王源孝為在客運站候車的旅客生炭火取暖,泡茶。”

“1986年2月26日,309次列車下來一名9歲小孩,因為夜間無法回家,王源孝把小孩帶回自己家……”

在廣州鐵路集團吉首客運站,一本泛黃的《好人好事及旅客表揚意見登記台賬》上,原原本本記錄著客運站每天發生的好人好事。記者翻了翻發現,與“王源孝”這個名字聯系在一起的好人好事,幾乎每頁都有。

王源孝是吉首客運站的退休職工。一直以來,他把雷鋒當偶像坐標,把助人為樂視為終身樂趣,艱苦奮斗一輩子。

一輩子學雷鋒,2萬多天做好事5萬多件

11月25日,寒風小雨,上午8時30分,吉首客運站。

左耳戴了一個助聽器,左胸別了一隻黨徽。站前廣場,一個身材瘦小的人左右挪著腳,嘴裡哈著氣,還沒到與記者約定的時間,78歲的王源孝已經在等了。

“王老!”記者走上前大聲地跟他打招呼。他開心地笑著,目光如炬,全身像注滿了能量。

王源孝,共產黨員,貴州桐梓人,1964年成為一名普通鐵路工人。當時,全國正掀起學習雷鋒的熱潮,王源孝一腔熱血,投入到向雷鋒同志學習的洪流當中,一學就是一輩子。

1986年4月2日傍晚,從吉首站下來一位老太太,她拄著拐棍,神情焦急。

王源孝趕緊上前攙扶,得知老太太家住永順縣靈溪鎮。兒子說好的要來接站,可老太太找了半天,沒找著兒子。見老太太著急回家,王源孝一邊安慰一邊想法子。

個頭小,又精瘦,王源孝背不動老太太,怎麼辦?誰也沒料到,他竟借來一輛板車,咬著牙,愣是足足拉了2公裡路,將老太太送到了汽車站。

當王源孝彎腰喘氣,稍做休息時,得知當天開往永順縣的班車沒有了。於是,王源孝又幫老太太就近找了旅店,替她買好次日回家的車票。

“你比親兒子對我還好。”老太太緊緊握住王源孝的手不放。

55年,半個多世紀,2萬多天如一日,王源孝艱苦奮斗在平凡的崗位上,共為旅客和社區群眾做好事5萬多件,幫助100多名離家出走的青少年、精神病旅客,重返學校或與家人團聚,他始終把雷鋒當作偶像和坐標默默學習。

堅持每年上40個奉獻班,不要國家1分錢

王源孝熱心公益。退休前,他就利用節假日和休息時間,為旅客提供志願服務1840個工作日。

2001年,王源孝退休沒幾天,便找到站領導:“我人退休了,但艱苦奮斗、無私奉獻的作風不能丟!”他請求:“每年上40個奉獻班,不要國家1分錢。”

他提出請求沒幾天,春運開始了,他身穿嶄新的志願者服裝,帶上半導體喇叭、醫藥箱、針線盒上崗了。

“共產黨員就要像磁鐵,把周圍的人團攏來,形成合力。”在做好事的道路上,王源孝意識到一個人的力量有限。

2012年1月25日,王源孝組織吉首客運站30名退休職工,成立了第一支春運志願者服務隊。30名老年志願者,從早到晚,在客運站往來穿梭,為游客提供貼心服務,成為那年冬天吉首客運站一道最美的風景。

“今年春運,要開始備戰了。”王老自言自語,他個頭小,步子快,記者幾乎一路小跑跟“節奏”。不一會兒,“博愛家園志願服務站”到了,這是王老2014年倡議成立的。在他的帶動下,5年間,志願者隊伍由最初的30多人發展到了1250人。

楊正策曾是服務站幫過的對象。雙目失明的楊正策真誠地說:“王源孝真是這個世上難得的好人。”遇到王源孝前,楊正策收入甚微,生活難以為繼。得知楊正策在長沙學過專業按摩,王源孝為他申請戶口、殘疾人補助款和按摩店營業執照,跑了上百回。王源孝打趣說:“別看我快80歲了,但渾身都是勁!”

退休至今,王源孝每年40個奉獻班從不間斷。大家都說他是“永不退休的勤務員”“武陵山下的活雷鋒”!

金婚紀念捐贈6萬元給紅十字會,夫妻簽訂“遺體捐獻書”

2012年是王源孝和黃俊先結婚50周年。這一年,他們夫妻作了一個決定:將6萬元積蓄捐給中國紅十字會,以此紀念他們的金婚。

這事感動了吉首山城,大伙都在為他們的善行點贊。4個孩子要撫養,王源孝工資不高,妻子沒有正式工作,年輕時靠打零工補貼家用,這個家並不富裕。

6萬元,是黃俊先打零工多年攢的“私房錢”。2012年5月28日,黃俊先把壓在箱底的包裹拿出來,輕拍灰塵打開,裡邊是厚厚的六疊鈔票,有100元的、10元的,還有1元、5角的,有些鈔票甚至發了霉。

6萬元,當時對於王源孝夫婦而言,是一筆“巨款”,是他們畢生艱苦奮斗、勤儉節約的“血汗錢”。后悔嗎?“我的第一身份是共產黨員,第二身份是學雷鋒志願者。”王源孝說,他不后悔他和妻子的決定。

記者來到王源孝家,一眼望去,家中十分簡朴,很多家具都是夫妻倆結婚時買的舊家具。

王源孝至今還用著一部老諾基亞手機,100多元買的,穿的是一件洗得發白的黑色粗布衣。多年以來,他把自己的全部獎金、補助金、講課費,以及部分工資都用來從事他愛的事業。至今,王源孝用於幫助他人和志願服務的金額達21萬元。

在他的影響下,全家形成了勤儉節約、助人為樂的良好家風。

2012年3月,王源孝和黃俊先與省紅十字會干細胞、遺體捐獻資料管理中心簽訂“遺體捐獻書”。“把一切有用的,都給用得著的人,我要奮斗到生命盡頭。”他表示要把自己的“能量”發揮到最后一刻。

王源孝1989年榮獲中國紅十字會先進會員,1990年榮獲全國“五一”勞動獎章……2016年他榮登“中國好人榜”。

“我回趟服務站,發個郵件。”告別時,他神情堅定,步履匆匆。一年365天,他像火車輪永遠向前,他像鐘擺永不停歇。風吹得有些發冷,王老不“老”,他走在路上,都沒戴帽子。

(責編:王珂園、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