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用生命詮釋入黨初心——追記亞東縣下亞東鄉村干部普瓊

2019年11月22日15:30    來源:西藏日報

原標題:用生命詮釋入黨初心

普瓊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49歲。

2019年4月11日凌晨,亞東縣下亞東鄉仁青崗村黨員干部普瓊,在處置轄區暴雪災情時,不幸發生意外,經搶救無效去世。

14年前,面對黨旗,普瓊舉起了右手、攥緊了拳頭,庄嚴宣誓,“……隨時准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14年后,他用生命踐行初心,兌現了一名共產黨員“為人民服務”的承諾。

風雪中的逆行人

“太危險了,現在雪太厚了,要不等雪化了再去吧。”

“不行,這麼厚的雪壓著樹和電纜,它們隨時都有可能砸下來,砸到行人怎麼辦……”

2019年1月23日,還在被窩裡的普瓊得知仁青崗村一棵大樹因連日來的積雪傾倒,壓在了高壓電纜上,存在極大的安全隱患。他馬上起身,打電話通知村裡其他黨員后,拿著工具就沖出家門,出門前還不忘囑咐患有疾病的妻子,“這幾天都在下大雪,你就待在家裡,不要到處亂跑了。”沒想到,這竟成了丈夫對妻子說的最后一句話。

剛到現場,普瓊心裡就咯噔一下,這麼大的坡,上面全是厚厚的一層雪,一不注意可能就要摔下來。“大家千萬要注意安全。”普瓊囑咐一句,就干了起來。不一會兒,眾人齊心協力將倒在高壓電纜和通信線路上的大樹一分為二。大家都忙著處理鋸斷的樹干,還沒緩過神來,普瓊拿著電鋸爬上去處理還靠在電纜上的另一半樹干,就在普瓊將樹干鋸斷的一瞬間,意外突然發生了!靠在電纜上的樹木在鋸斷后因作用力反彈回來,來不及躲避的普瓊,被狠狠地砸中頭部,倒在了血泊中。

經過兩個月的搶救治療,由於傷勢過重,普瓊因醫治無效於4月11日凌晨1:09離世。可他無私奉獻、艱苦奮斗的意志品格,深深地烙印在了大家心裡。

村民眼中的好干部

“人活著的意義是什麼?就是愛黨愛國一輩子,作為一名黨員,大家認可才是我最大的動力。”這是普瓊生前常挂在嘴邊的一句話,他是這樣說,也是這樣做的。

2008年7月,普瓊被推選進村“兩委”班子,擔任村黨支部組織委員、村委會治保調解委員、多加崗自然村負責人,至今已連任了四屆。11年來,他始終牢記使命,甘於奉獻,樂此不疲地奔走在服務群眾的最前線,用實際行動詮釋了什麼是共產黨人的初心。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普瓊利用亞東氣候濕潤,適合種植樹苗這一點,及時抓住國家補助樹苗的機遇,帶領群眾積極開展樹木種植出售。剛開始的時候,村民都不支持,“種樹能當飯吃嗎?我們是牧民,那就應該做牧民該做的事。”普瓊挨家挨戶進行宣傳、講解,帶頭種樹,一邊往山上跑,一邊往縣裡跑,積極找銷路。漸漸的,村民思想開始有了變化,自願跟著他種起樹來。

普瓊還帶領村民修建蔬菜大棚、入股合作社、出租閑置土地……村庄每個角落都留下了他奔波的身影,每一塊土地都有他走過的痕跡,而村裡也悄悄地發生著變化。在村民心目中,普瓊就是好黨員、好干部的代名詞。“他真是個好人,誰家有困難他都幫。”“他自己也不富裕,還自掏腰包幫助村裡的困難戶。”……

在普瓊和其他村干部的努力下,村民跑起了邊貿、養起了鲑魚、辦起了合作社,仁青崗村先后獲得“自治區級文明村鎮”“市級先進雙聯戶創評工作先進集體”“縣級優秀村(居)黨支部”等獎項30余個。如今的仁青崗村,已成為宣傳黨的主張、貫徹黨的決定、領導基層治理、團結動員群眾、維護社會穩定的邊境線上堅強戰斗堡壘。

邊境線上的守護者

從剎那選擇到一生堅守,普瓊說,最重要的是要守住初心。

多加崗自然村位於反分裂、反滲透的最前沿。普瓊長期帶領村民在邊境一線守邊固邊,積極參與到國防公路建設的前期勘察工作中,在險惡的原始森林中來回穿梭,還要防著隨時可能出現的野獸,然而他從沒有害怕過,總是沖在長滿荊棘道路的前面,用自己力所能及的力量為國防建設和守邊固邊作出貢獻。

“沒有國,哪有家。我們必須守好祖國邊境的每一寸土地!”普瓊經常對守邊牧民這樣說。在2018年底的一次邊境反蠶食工作中,他帶領牧民,行走在早已沒過膝蓋的大雪中,沿著山路一步一個窟窿的走在通往邊境的路上。鞋子已經被雪水打濕了,天還在下雪,普瓊和他帶領的巡邏隊伍守護著神聖國土。“像這種暴風雪天氣,每年冬天都會遇見許多次,我們早已習以為常了。”普瓊說。

生活並不富裕的他,自掏腰包慰問部隊官兵成為常事,這些年來無償為部隊送去土豆、新鮮蔬菜、水果等不計其數。“為部隊官兵服務就是為我們自己服務,是他們在守護著我們呢。”他經常這樣說,他的言行感染著身邊的每一個人。

作為一名共產黨員、一名村干部,普瓊始終都保持著一顆為人民服務的熱心和對崗位的責任心,敢於擔當,樂於奉獻,始終把自己的責任扛在肩上、放在心裡。他是一名優秀的共產黨員,更是黨在基層的一名好干部。

“現在,每當聽到摩托車的聲音,就感覺父親馬上要推開門回到家了,我總覺得父親沒有離開我們。”隻要一說起普瓊,兒子普布扎西就流下了眼淚。是的,普瓊沒有走,他的精神永遠活在亞東的山谷裡,活在亞東人民的心裡。(本報記者 張斌 本報通訊員 羅煉)

(責編:王靜、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