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她用初心和信仰書寫對黨忠誠——記優秀共產黨員、最美鄉村教師張桂梅(上)

周玉林

2019年11月20日16:28    來源:中國婦女報

原標題:她用初心和信仰書寫對黨忠誠

“你們可以說某個干部不行,但絕不可以說共產黨不好。如果沒有共產黨,哪兒有今天的幸福生活。”20多年來,她始終牢記黨的宗旨,秉持為民情懷,保持著鑄魂育人的定力、淡泊名利的堅守,用愛心培育愛、激發愛、傳播愛,用實際行動踐行著“隻要我還有一口氣,就要站在講台上”的諾言。

雖然個人命運坎坷,但她無論身心如何困苦、處境如何艱難,都始終堅定理想信念,堅守初心信仰,飽含著對黨、對人民、對貧困山區的無限深情,感黨恩、聽黨話、跟黨走。

她先后被授予“全國先進工作者”“全國十佳師德標兵”“全國十大女杰”“全國五一勞動獎章”“全國十佳最美鄉村教師”“全國百名優秀母親”“雲南省優秀共產黨員”“興滇人才獎”等40多項榮譽稱號。

她就是雲南省麗江市華坪縣女子高級中學黨總支書記、校長,中學一級教師張桂梅。參加工作以來,她就像一台不知疲倦的永動機,用初心和信仰書寫著一名共產黨員一輩子對黨忠誠、一輩子為民奉獻、一輩子堅忍執著、一輩子於己克儉的大愛情懷。

堅守初心,對黨忠誠一輩子

1997年8月,張桂梅在黨旗下庄嚴宣誓:“對黨忠誠,積極工作,為共產主義奮斗終身,隨時准備為黨和人民犧牲一切……”入黨20多年來,她始終愛黨、護黨,忠誠於黨。

熟悉張桂梅的人都知道,任何人都不可以在她面前說黨委和政府的不好、說共產黨的不是。她反復說:“你們可以說某個干部不行,但絕不可以說共產黨不好。如果沒有共產黨,哪兒有今天的幸福生活。”這樣一句話,她講了22年,不知講了多少遍,她說還要繼續講下去。

2008年華坪女子高中創建后,她把黨的信念融入辦學體系,堅持革命傳統立校、紅色教育育人,實行紅色教育統領校園文化的教學模式。建校初期,由於山區條件艱苦,加之張桂梅要求嚴格,很多年輕教師難以適應,不到半年,17名教師中就有9名辭職,教學工作近乎癱瘓。

現實讓人始料不及,卻讓張桂梅意外發現,留下來的8名教師中有6名是共產黨員。這也啟示她,黨員在,黨組織就在,有黨組織,就沒有克服不了的困難。

從此,張桂梅心中有了底氣,腳下有了力量。她迅速把6名黨員教師集中起來,重溫入黨誓詞,誦讀《為人民服務》《紀念白求恩》等名篇,大家眼裡泛著淚花,緊握右拳向黨旗保証:一定要把女子高中辦好!一定要把大山裡的女孩兒送入大學!

學校黨支部很快成立起來,從此女子高中有了“主心骨”,學校建設翻開了嶄新一頁。十多年來,她開創並堅持“五個一”黨性教育常規活動,全體黨員一律佩戴黨員徽章上班、每周重溫一次入黨誓詞、每周合唱一支革命歌曲、每周觀看一部紅色影片、每周組織黨員開展一次理論學習。

有人說,張桂梅除了一副瘦弱的身軀是自己的以外,她沒有孩子、沒有親人、沒有家。她卻笑著說:“不,我是一名共產黨員,我有一顆火熱的心,這顆心裡面有黨、有人民、有學校、有國家、有千千萬萬的孩子,我什麼都有!”

牢記宗旨,為民奉獻一輩子

1974年10月,張桂梅響應黨的號召,隨姐姐從黑龍江來到雲南,支援邊疆建設,此后的時間裡,她把全部身心獻給了祖國西南邊陲貧困山區的教育事業。1996年,丈夫去世后不久,張桂梅放棄了大理優越的工作環境,申請調到深度貧困山區華坪縣。

從此,她一步步走向山區、民族地區、貧困地區,越走越偏、越走越苦。來到華坪后,她放棄進入全縣條件最好的華坪一中,選擇在全縣師資最弱、條件最差的民族中學任教,並承擔起4個畢業班的語文和政治課教學任務。

2003年,張桂梅送走了一個特殊的班級。這個班有的學生轉校,有的學生輟學回家,有些男孩子還在網吧過夜,老師們對這個班都失去了信心,紛紛要求調離。

隨著中考臨近,張桂梅看在眼裡,急在心上,主動請求接下這個班,擔任班主任。之后,她進山找回那些不讀書的學生,但玩游戲的學生還是管不住自己,晚上總想跑出去。

張桂梅橫下心來,把行李搬進了男生宿舍,和32個男生住在了一起,既當師長又當家長。早上6點,她叫學生們起床出早操﹔晚上,她先檢查完女生宿舍,再逐床清點男生人數,之后才躺下休息。

一段時間下來,男生們都說就像在家裡一樣,有個媽媽和他們住在一起。可是,隻有張桂梅知道,住在男生宿舍裡的那幾個月是怎樣熬過來的。為更好照顧男生的起居,每到下午張桂梅就不敢喝水,擔心晚上起夜時學生趁機溜出去,而且男生們粗重的鼾聲、夢話聲和臭腳味,常常使她睡不好覺……她的辛勞沒有白費,這個班有22名學生的中考成績在500分以上。

少年喪母、青年喪父、中年喪夫,不幸總是纏繞著張桂梅。

1997年4月,她被查出患有子宮肌瘤,已經像5個月胎兒那麼大,需立即住院治療。但為了不耽誤初三畢業班的教學進度,她偷偷把檢驗結果藏起來,繼續堅持站在講台上,直到7月份把4個班的學生送進中考考場后,才住院接受手術。手術后,醫生反復叮囑,一定要靜養6個月以上,可僅僅24天之后,張桂梅又站在了她熱愛的講台上……

丈夫去世后,張桂梅沒有再組建家庭。她沒有親生兒女,全身心投入教育和慈善事業。2001年,張桂梅一邊在民族中學當老師,一邊兼任“兒童之家”院長,成了眾多孤兒的“媽媽”。建院第一天,“兒童之家”就收了36個孩子,最小的僅有兩歲,最大的也才12歲。

2003年,維持“兒童之家”的資金面臨短缺。為緩解窘境,張桂梅到華坪各部門籌措資金,當年暑假又從華坪“轉戰”昆明,雖然把各種証書、媒體報道都帶上了,卻仍被很多人認為是騙子,有人還辱罵她、驅趕她。

“求人很丟人,但如果孩子們生活得不好,我這個義務院長更丟人。”籌款期間,張桂梅累了就在路邊歇一會兒,渴了就討口水喝,餓了就啃幾口干糧,2003年至2007年的寒暑假,張桂梅在昆明為孩子們籌措到兩萬多元。對此她說,一切辛苦都值了!

無私無我,於己克儉一輩子

在華坪,張桂梅對自己的“摳門”是出了名的。由於每天隻用三元生活費,有不熟悉張桂梅的人質疑:“現在吃碗米線、面條都要五六元,她每天隻用三元的生活費,怎麼可能?”然而熟悉她的人都說:“這的確是事實,為了省錢,她多年來從不吃肉,現在隻要吃點肉就會嘔吐,就會難受。”

張桂梅的吃穿用度極為簡朴。她使用的手機還是一部老式諾基亞,這也是她最重要的寶貝之一。別人問她,為什麼不換部智能手機?她說,手機裡存有學生和家長的電話,怕換手機后這些電話號碼會丟失。對她來說,跟學生保持聯系,經常聽聽學生的心聲,為他們加加油、鼓鼓勁,是一件非常幸福的事。

張桂梅穿的衣服多年都是一個樣。她說:“我身上穿的衣服,多半是一些領導、同事或好心人買了,硬往我身上套的。”黨的十七大召開前夕,華坪縣委給了張桂梅7000元制裝費,讓她買身像樣的西服,穿著去北京,她卻用這筆錢為學校買了一台電腦,供教師辦公,給學生學習。

張桂梅對自己的“摳門”出了名,對別人的慷慨更出名!有一次,一名學生沒錢吃飯,她回到宿舍翻箱倒櫃地找錢,把僅有的20元都給了那個學生。從此,那名學生每周都按時得到張桂梅30元的救助,直至初中畢業。

還有一天深夜,一個學生突發高燒,張桂梅看到他在寒冬臘月還穿著單衣,當即把丈夫生前留下的唯一一件毛背心送給了這名學生,並連夜把他送到醫院,替他付了200元的住院費……

張桂梅這樣慷慨的事例不勝枚舉。截至目前,張桂梅把全部獎金、捐款和大部分工資累計100萬元,全部捐獻給了山區的孩子們和教育事業。

正如她的自我總結:“如果說我有追求,那就是我的事業﹔如果說我有期盼,那就是我的學生﹔如果說我有動力,那就是黨和人民。”

(責編:謝忱、呂騰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