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分享

(一線行走)

幸福感在實干中獲得

樊學斌

2019年11月20日08:45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了解群眾所需所求、所想所盼,用責任、實干挪開前進路上的“絆腳石”,就能闖出一片新天地。

     

  “你是來這裡耍的游客噻?”第一次來到四川攀枝花市米易縣草場鄉頂針村枇杷種植地調研時,老鄉見到我之后的第一句話讓我有點哭笑不得。

  剛到基層做幫扶工作,因為沒有農村生活經歷,又不是本地人,該做什麼、能做什麼,我一時理不出個頭緒,決定先從了解返鄉創業大學生的基本情況開始。

  “這麼年輕能有什麼幫扶經驗?”“不是來‘鍍金’的吧?”

  聽到村民七嘴八舌的議論,我有點心灰意冷。可是靜下來想一想,又釋然了——人家為什麼不信任你?打鐵還需自身硬,我要在“硬”字上下功夫。

  我先給自己制訂學習計劃,學懂弄通幫扶政策、流程,為走訪做好准備。

  群眾不積極,咱就主動湊上去,聽聽大伙兒有啥難事煩心事,然后一一記下來,並編上號。回去后認真整理,找到解決方案,個個“擊破”。

  “我種的羊肚菌怎麼品質和產量都不得行?”家住略坪鎮建國村的返鄉創業大學生小張種植羊肚菌近百畝,遇到“技術壁壘”后情緒低落,我聯系到省林科院專家實地“把脈會診”,“菌種分離、提純、轉擴及菌絲生長階段,極易受到雜菌感染,從而影響羊肚菌的質量和產量”。在專家的指導下,小張漸漸掌握了技術,羊肚菌長勢喜人,每畝收益3萬元,還解決了當地10余戶貧困家庭就業,帶動5人創業,種植基地也成了教學實踐基地和技術推廣基地。

  多去村裡走走,有問必答,老鄉對我的評價發生了180度大轉彎,這也成為我開展創業幫扶工作的“法寶”。

  調研中,我發現返鄉創業大學生小茜家滿樹黃澄澄的枇杷格外誘人,而當時網絡直播正火,就建議她試一試。我們商量后在直播中加入果園風光、採摘及當地民俗等內容,直播頗受歡迎,單期觀看量平均達70多萬。一場果樹下的傈僳族婚禮直播,吸引了200多萬粉絲觀看。一家從事生鮮水果出口的公司找到小茜,在市農牧局和檢驗檢疫局的支持下,首批出口的一噸枇杷,順利漂洋過海抵達加拿大。

  走訪調研多了,我慢慢從一個“門外漢”變成了“土專家”。筆記本越記越厚,手機通訊錄裡電話號碼也越來越多,找我來咨詢政策、幫忙出點子的人絡繹不絕,我的成就感、幸福感也隨著鄉親們生活的改善而不斷攀升。

  相比錦上添花,創業者更需要雪中送炭。多一些心貼心的交流,找准同頻共振點,了解群眾所需所求、所想所盼,用責任、實干挪開前進路上的“絆腳石”,就能闖出一片新天地。

  (作者為四川省大學生創新創業中心工作人員) 

  欄目投稿郵箱:yxxz8494@163.com 


  《 人民日報 》( 2019年11月20日 11 版)

(責編:喬業瓊、閆妍)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

微信“掃一掃”添加“黨史學習教育”官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