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共產黨新聞網>>黨建

最美芳華綻放在扶貧路上

——追記甘肅舟曲縣扶貧辦干部張小娟和縣融媒體中心記者王彥輝、陳文燕、閔江偉

2019年11月08日09:03    來源:經濟日報

原標題:最美芳華綻放在扶貧路上

2019年10月7日19時40分許,甘肅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縣扶貧辦干部張小娟和縣融媒體中心王彥輝、陳文燕、閔江偉等新聞工作者,在完成當天各自工作任務后,返程途中發生交通事故,不幸殉職。

4個青春的身影永遠定格在了脫貧攻堅的路上。

惋惜、哀嘆,換不回他們的回應,徒留人們的敬仰和遺憾,在山城舟曲的空中回蕩。

脫貧路上的最美身影

“這是立節一戶貧困戶自己做的板凳,有70多個,核桃木樺木都有,質量很好,也很漂亮(我下鄉順便拍的,沒拍好)。想要的和他本人聯系,您的消費就是扶貧哦!”這是張小娟微信圈裡的內容,給貧困戶的產品做廣告、做政策宣傳,事無巨細,雖然很苦很累,但她總是樂在其中。

幾年來,張小娟一直在最基層和家鄉群眾打交道。她的腳步遍布家鄉的溝溝坎坎,而這一切都源於她對家鄉的熱愛。

“我以后有本事了,會回報家鄉。”這是張小娟當年考上大學時的承諾。

張小娟是藏族人,1985年出生在舟曲縣曲瓦鄉城馬村,父母都是普通農民,2003年考入中央民族大學,攻讀歷史學和旅游管理專業雙學位。

2007年大學畢業后,張小娟來到舟曲縣立節鎮成為一名駐村干部。2010年被選拔納入甘肅省優秀“80后”年輕干部后備庫。2018年被評為舟曲縣“最美扶貧人”、甘肅省脫貧攻堅先進個人。今年5月,舟曲縣成立脫貧攻堅“三大行動”辦公室,張小娟被抽調擔任副主任。

10月7日,張小娟又前往曲告納鎮大年村進行脫貧攻堅縣級督查核查工作,返回途中發生意外。

家中有兩個年幼的孩子在等著媽媽,年邁的雙親等著她回去叫一聲“爸、媽”,那些貧困村的群眾還等著她去宣傳政策……

“可惜了,太可惜了啊,年紀輕輕的,正是干事的時候!”舟曲縣曲瓦鄉頭溝壩村黨支部書記不住地哀嘆。而這又何嘗不是頭溝壩村民共同的心聲呢?

頭溝壩村自2012年開始發展苗木種植產業,因為經濟效益可觀,到2015年,村裡70%的村民都已種植苗木。然而,受2014年苗木價格下跌的影響,第二年苗木嚴重滯銷,村民們愁眉不展,憂心忡忡。

那一年正是張小娟到曲瓦鄉任副鄉長,她創建了“wei曲瓦”微信公眾號,通過各種渠道宣傳推廣當地苗木,成了名副其實的苗木推銷員。

同事回憶,她總是笑,不知道疲憊,各鄉各單位都知道她是業務骨干,一遇到工作上的難題就找她商量。

張小娟的家人回憶,家裡一起吃飯,她的工作電話就沒斷過,一接起電話就會神情嚴肅。

張小娟的工作幾乎每天和困難群眾打交道,她心又軟,碰上困難群眾就會給個50元、100元的。

選擇遠方就要風雨兼程

10月7日清晨,奔赴脫貧攻堅一線的不隻張小娟,還有舟曲縣融媒體中心的王彥輝、陳文燕,他們前往曲告納鎮易地扶貧搬遷集中安置點進行採訪,已經到了脫貧的關鍵時刻,持續關注各項工作進展是他們近期的重點工作。

當天下午,完成採訪任務后,他們和在曲告納鎮進行督查核查工作的張小娟及縣融媒體中心的另一名同事閔江偉,一同乘車返回舟曲縣城。

19時40分許,汽車自東向西行至隴南市武都區兩水鎮煙墩溝白龍江大橋南口時,不慎墜入江中,他們不幸遇難。

“別在能吃苦的年紀選擇安逸,做最好的自己,成為最好的自己,學更多知識。”這是閔江偉的座右銘。積極上進的他始終奔赴在新聞採訪最前沿。

南峪江頂崖和東山鎮牙豁口滑坡災害現場,他不顧個人安危,到災難最前沿獲取第一手材料,攝取最震撼的畫面。今年,在甘南州舉辦的“一會一節”期間,閔江偉主動請纓到州廣播電視台協助開展宣傳報道工作,不管是在脫貧攻堅主戰場還是突發災害第一線,還是在重大活動報道現場,他始終以勤勞的姿態和勤懇的態度扎實工作。

提起王彥輝,同事們都說,正是因為對新聞工作的熱愛,才讓他在工作崗位上不知疲倦,奮勇向前。

兩年來,他曾穿行滑坡災害現場,報道搶險救援的感人故事﹔他曾爬行數十裡山路,拍攝舟曲民俗博峪採花節的盛況﹔他曾冒著高溫酷暑蹲點村組,做舟曲富民產業系列報道﹔他曾在寒冬臘月進村入戶,報道舟曲新農村的新變化。

王彥輝參與了舟曲全縣脫貧攻堅、文旅融合、經濟社會發展等方面的對外新聞宣傳報道,連續5年發稿全州名列前茅,100多部反映舟曲經濟社會發展成效、脫貧攻堅實效、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專題片、紀錄片、微視頻,頻頻亮相央視熒屏。

突如其來的災難,讓32歲美麗的陳文燕離開了她熱愛的這個世界。

這個被同事親切稱為舟曲“陳小丫”的朴實上進姑娘,用一腔熱血奔走在家鄉小城內外的一線現場,用實際行動傳播著舟曲經濟社會發展的正能量。在從事新聞工作的4年裡,300多條新聞、100多個新媒體作品、20多場現場直播,記載著她曾經的工作﹔還有100多部反映舟曲經濟社會發展成效、脫貧攻堅實效、文化旅游融合發展的專題片、紀錄片、微視頻,以及讓多災的舟曲浴火重生、鳳凰涅槃的生動故事,溫潤著舟曲這一方水土的人心。

人生天地間,忽如遠行客。這些年輕的生命,永遠定格在了芳華綻放的青春歲月。

鄉親們永遠不會忘記

“剛到博峪,正在吃飯,一會兒下村。”這是舟曲縣扶貧辦副主任張小娟10月6日留給家庭群裡的最后一句話。

今年國慶假期,姐姐一家從州府回舟曲,她和丈夫原本要請全家吃飯,但是因為她負責的扶貧驗收工作沒有結束,團圓飯沒吃成。

“再見,這次招呼不周,等下次你們來就脫貧了,把這次的補上。”張小娟承諾家人。

但是,誰也不會想到,這小小的承諾卻永遠無法兌現。

告別儀式那天,張小娟的幾個好朋友久久不願離開。她們經常聚會吃飯,但10次聚會張小娟能來一次都很難得,因為她工作太忙了,總是笑著在電話裡給大家致歉:你們先聚,下次下次啊……

然而,卻真的沒有下次了。

閔江偉,這個長著一對小虎牙的年輕人,陽光帥氣,謙虛活潑。因為年紀小,和同事之間經常以兄弟姐妹相稱,他孝敬老人,尊敬長輩,獲得大家一致稱贊。隻要誰需要幫忙總少不了他忙碌的身影﹔他愛說愛笑,在上下班的路上或單位開展活動時,大家總是喜歡圍著他談笑取樂,一下子就將工作的勞累消減了一大半,同事們戲稱他為“開心寶”。

“我以后還跟你去採訪!”這是閔江偉在甘南州電視台實習期間,對帶他的記者陳陽說的話。如今,已成了無法兌現的事實。

隻能和爺爺奶奶去游玩的兒子和張小娟視頻聊天,學著大人的口氣說:“我這次帶爺爺奶奶旅游你不要嫉妒呀,我先帶他們去,以后再帶我爸和你去……”

雖然張小娟、王彥輝、陳文燕、閔江偉有太多的承諾已永遠無法兌現,但是他們兢兢業業、為群眾服務的身影永遠印在人們的心裡。(記者 李琛奇)

(責編:呂騰龍、常雪梅)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學習大國”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

微信“掃一掃”添加“人民黨建雲”